邓海霞
老挝,一个陆地环绕、山岭纵横的热带雨林国家。
原始雨林里,庞大的树冠织成浓密的绿色天篷,更高的树木突出绿色天篷,形成高耸入云的独特美景。
老挝,一个四面被陆地环绕、中间山岭纵横的季风国家。重峦叠嶂的长山山脉和汹涌奔腾的湄公河及其支流,成为它和周边国家的天然分界线。它几乎70%的国土都被各种绿色植被覆盖,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热带雨林国家
降雨、纬度和土壤等条件结合起来,使老挝成为一个典型的热带雨林国家,不论真正的雨林还是季雨林都很普遍。原始雨林由常绿阔叶树种构成,其特点是树木高大、树干笔直,几乎没有分枝,庞大的树冠织成浓密的绿色天篷,密不透风。在大片的丛林绿荫里,常常有更高的树木突出这道绿色天篷,形成高耸入云的独特美景。高大的树木下常覆蓋着由各树龄的树种构成的次生林,同时还支持着各种攀缘和寄生植物,以及较小的野草和空气植物。不论是硬木还是软木都在这种森林中生长,但在高耸入云的林木的永恒阴影下却极少见到灌木。雨林在雨量较多的地方颇为茂盛,但在雨量较少而土层硬又善于保持水分的地方也会发展起来。
在易于排水或雨量不足以使雨林生长的地方,通常会产生以落叶树为主、也有常绿树的季雨林。这是一种树木较矮的林地,通常没有附生植物和空气植物,常有林中空地点缀其间,如镇宁高原以南和甘蒙高原上面的广大矮松林,通常没有灌木,但如果有则非常浓密、刺多和难行,地面通常覆盖一种粗大的野草。
老挝人民世代生活在湄公河及其支流流经的富饶丘陵和山谷地带。生活在低地冲积平原地带的佬族人是老挝的主体民族,主要以水田为生。生活在丘陵或高原地带的苗瑶等山地民族则常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每年砍倒一长条丛林,焚烧后用简单的工具在地上钻凿一个个小洞,再把旱谷种子撒进去。等到这一块土地使用过、肥力不足时,整个村子就迁到另外的地方,周而复始。对于这些民族,清除季雨林要比清除雨林容易些。在耕地被放弃后生长出来的次生林通常以竹林和矮树为主,高大的硬木较为少见,而低层植物浓密得多,常密得无法通行。为了保护森林,老挝政府鼓励山民放弃原始耕作方式,下山从事替代农业。
在原始丛林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族系叫做“卡隆”,“卡”是老挝语奴隶的意思,“隆”是老挝语黄色的意思。他们不事耕种,而是靠丛林中的天然产物生存,迁徙无常。他们用各种高大的芭蕉叶搭成倾斜的草屋,等到叶子变黄而附近可吃的天然产物吃尽时就搬走,他们的族名也因此而来。
丛林里的动物
大部分老挝人都在周围的树林里手工伐取天然材料来建筑房屋。柚木是砍伐下来出口的木材,通常来自湄公河沿岸的沙耶武里省。著名的安息香和虫胶是老挝从古至今就收集和贩卖的两种重要林产品。虫胶是树木寄生虫所产生的一种黏性胶质,被广泛用来制造干漆。老挝最著名的红木品类大红酸枝和大果花梨的成材期长达数百年,是老挝珍贵名木的代表,也是国家换取外汇的重要资源,但多年的砍伐已使这些林木的保有率降至最低,大料难寻。
老挝的丛林中还盛产野生动物,从大象、虎豹、穿山甲以至蟒蛇、蜥蜴、鳄鱼等应有尽有。象在老挝的整个历史上都被人们捕来驯养为载重家畜,同时是老挝王权的象征。1478年老挝琅勃拉邦国王擒获一只极为少见的白象,越南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派一个代表团讨要一些象毛。负责护送象毛的老挝清劳亲王一向讨厌越南人,就偷偷将象毛换成了象粪。越南皇帝大怒,据说派出55万大军攻打琅勃拉邦,导致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1643年,万象本萨梅寺的老方丈梦见一头大象闯进他的房间偷吃了他两筐经书。老方丈醒来后发现大象和经书都不见了,只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沙弥。老方丈认为小沙弥是神象转生,遂用心教导他读书认字。小沙弥后来成为辅助老挝王室建立占巴塞王国的首臣。
在机械难以进入的丛林地区,大象是重要的脚力和运力。当某地区发现野生象群的迹象时,捕象者的队伍就骑着几只大象出发,他们可能要花几天甚至好几星期才能追上野象群。猎象者会挑选年龄在8到11岁之间的象作为目标,用自己的象和它搏斗。在搏斗中猎象者趁机把锁链偷偷地套在目标象的腿上,锁链的后面是长长的水牛皮编织的绳子。目标象在慌忙逃脱中,被踏平的热带树木和竹林藤蔓就和皮绳缠结在一起。跑不了多久,目标象就会又累又气地停下,追逐它的捕象者就会把它套在一株结实的大树上,饿上三两天,再把它带回村里人工驯养。
象牙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在,都一直被老挝以及周边国家认为是最珍贵的物资之一。亚洲象只有成年雄象才有两颗长牙齿,也不一定都有象牙。只有一颗象牙的象并不稀奇,有些甚至一颗象牙也没有。熟悉森林的人们常说,没有象牙或者只有一颗象牙的象是最凶险的。亚洲象牙品质优良,偷猎者迷信血象牙的品质更好,导致生取象牙严重危害亚洲象种群的数量和稳定。
据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消息,因盗砍林木和盗猎及工业废水和农药使用,老挝目前有157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另有115种数量锐减。在各国政府及国际动物保护组织支持下,老挝近年逐渐通过“六·一植树节”和“七·一三鱼类放生和动物保护日”推动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遏制非法砍伐和猎取。
行走丛林的经验
老挝的热带丛林美不胜收,但没有多少丛林行走经验的人很少敢走进丛林深处。只有多年丛林经验的老猎人才敢深入,他们手持弯刀,一面披荆斩棘开路,一面刻画树皮做记号,以免迷失方向。万一迷了路,经验丰富的老猎人也有一套独特的生存技能。猎人们会先找到山梁,选择一棵最高的树爬上去,从高处俯瞰,如果在一片整齐的林幕中发现有绿色的“胡同地带”,他们就会推测那里大概是河流和道路,也大概是林子的边缘。河边和道路两旁、森林的边缘地带,因为日光和水源充足,植物通常长得特别稠密茂盛,所以这种地带在大片林幕中就好似一条条绿色的胡同,从高处望去十分明显,沿着这条绿色的胡同就能走出丛林。
在人群较为密集的城镇和乡村,仍有大片大片的森林,伴生有芒果、木瓜、芭蕉、椰子等天然作物。高大的芒果树下时常有人聚集在一起捡拾酸涩的青芒果,剥皮后蘸着老挝特有的甜辣味粉末,好吃又过瘾。还常有小孩子三五成群地捡拾淹没在落叶里的芒果核,找到一颗就淘到宝似的赶紧敲开,取出里面脆脆的果仁吃掉。
最常见的是开满黄白相间小花的占芭树。占芭是老挝的国花,色彩典雅、香味浓郁,是老挝人的最爱。每年泼水节期间开得最艳,人们摘取新鲜的花朵,放在盛满清水的钵中互相泼水祝福,或编成美丽的花环佩戴在胸前。有些爱美的少女则会直接把花插在发髻。凤凰花树颜色最为艳丽,红花满树,插入蓝天。成片成片的榕树则挂满浪漫如云的粉色花缨。房前屋后芭蕉林边的各种热带藤蔓植物玫红青紫,绚烂至极。
人们渴了就到野外寻找高大笔直的椰子树,灵活地爬到树顶,用特制的刀割下或黄或绿的椰子果。老挝人常说椰子水是世界上最干净的水,亲人用椰子水给死者净面,在缺医少药的时代得了登革热就大量饮用或直接往体内注射椰子水。老挝人周末的消闲娱乐就是走入森林,在湖边或野瀑前搭上遮阳棚,摆上桌椅或地垫,就着青木瓜沙拉喝着啤酒,伴随轻柔的老挝小调一起跳起南旺舞,不亦乐乎。
在老挝,不论走到哪里常有顽皮的野生动物前来打扰。有时,数也数不清、赶也赶不完的热带蚂蚁一不留神就会爬到身上,突然竄出的壁虎、野蛇吓人一跳。雨季的傍晚,无数只飞蛾密集地撞向村民们装有夜光灯的地方,然后结束短暂的生命,在地上积满厚达数寸的蛾翅。雨季是繁殖的旺季,常有尺把长、三五成群的大蛤蚧白天黑夜在寻常人家的窗棂墙隙内寻欢作乐,发出如婴儿般响亮的叫声。人们也懒得理会它们,任由无赖的它们走了又来,来了又走。
游客的亲密接触
老挝有24个国家森林保护区,覆盖近14%的国土面积。老挝政府大力宣传具有老挝特色的原生态旅游项目,2018年老挝旅游年的主题即为“Simply Beautiful(简单美丽)”。神奇的热带雨林、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山清水秀的喀斯特地貌和原生态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有效提高了森林利用的经济效益,也部分遏制了村民焚烧开山和猎取野生动物的行为。
琅勃拉邦是老挝历史上著名的佛都,群山环抱、河流环绕,不仅有独特的历史风貌,还有迷人的原始生态环境。琅勃拉邦的光西瀑布森林保护区有点像人猿泰山生活的地方,一切都未经修饰。光西瀑布前有一个简陋篱笆围成的亚洲黑熊保护区,十几头熊在废旧轮胎做成的秋千、水泥管道做成的迷宫中穿梭游戏。走过黑熊保护区,听到哗哗流水,循着水声就会看到道旁一串串天然绿池,乳白的石色、亮绿的水色、郁郁葱葱的树色,一切都原始且美丽。沿着山路再往上走,一个巨大的山崖瀑布出现在眼前,水流从山上泻下,闪烁着银子般的光芒,相当壮观。离光西瀑布林区不远的民族村落还有骑象探索热带雨林的项目,经过人工驯养的大象由驯象人驾驭,游客坐在象座上,踏着泥泞的原始小路穿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看成群的蝴蝶在身旁飞舞,看透蓝天空中压得极低的云团,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在老挝波乔省的森林保护区还有野生长臂猿观光项目,人们在高大的林木间搭建高空溜索,体验者乘着溜索如长臂猿般在丛林穿越,到达搭建在丛林最高处的森林树屋中,与天齐平,和云为伴,听长臂猿在林间呼啸,看日头在林间落下升起。这种体验独一无二,深受丛林爱好者的喜爱。
老挝是一个原始而神秘的国家,以其寂静的美丽著称于世。森林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上起到重要作用。老挝有句古老的俗语:“入田有米,入水有鱼。”田地、水源、森林是人民的衣食父母,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才能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责任编辑/王苒 任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