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华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李崇萌
美国学者基兰·伊根说过“孩子们在学校里,记得最清楚的是爱恨、欢乐、恐惧、善恶,也就是说,他们记得最清楚的是人类最深邃的情感。”我参加工作17年,一直奋斗在职业教育战线,并担任班主任工作10年,教研组长7年,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情感教育更能深入到职业教育学生的精神灵魂。进入职业学校的孩子,大多都是基础教育初中升高中淘汰下来的,他们在情感上能有多愉悦吗?对人生会有多高的追求吗?我针对“没有追求的学生”做过广泛的调查,“没有追求”的背后,存在以下根源:
他几乎无法容忍失败;他不懂努力的方向;他不清楚老师的期望;他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他讨厌学习;他渴望关注;他试探老师的底线;他缺乏学习的技能;他渴望成功;他有压力;他有潜在的心理障碍……
作为教师,不能无视学生这些心理的发展,用空洞、枯燥无味的知识去说教,动机再好,道理再深,也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许多教育家认可“教育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世界就没有教育”。情感是开启心灵的钥匙,它对人的行为起着重大作用。
生命质量好不好,能从情绪情感状态上看出来。作为教育者,不只是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的结果怎么样,首先要关心他们的情绪状态,这是情感教育最基础的内涵。有过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教师都会去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深入学生内心,获得他的信任,才能找到施教的基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道德形成的第一步阶梯是源于安全感、依恋感和自我接纳感,由此获得人正常的自尊心。如果没有自尊感,人不可能开始发育道德,很难发育起健康的道德,因为他丧失自尊以后就可以破罐子破摔。教师的爱心、耐心、宽容是学生获得自尊,获得独立品性的重要保障。教师需要很大的敏感性和创造性,必须深入到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情感和语言。所有的情感,都要在尊重人格这一最主要的背景下展现。
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以鼓励表扬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渴望从所接触的人的评价中来判定自己的价值,尤其是老师给予的评价。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要及时肯定和充分鼓励,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特别留心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只要他们有一分优点,就要热情的给予三分的肯定和表扬。
每个孩子班级生活质量和在班级中的感受是怂样的?比较安全?不压抑?不恐惧?比较愿意和同学交流?和老师合作?孩子们的班级生活和家庭生活是交互作用、交汇生长怎样?
(1)有集体的目标
集体的目标是集体的导向,我们的定位,我们要做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建立班级的共同目标,再到具体每位学生的子目标。
(2)有良好的规范
良好的规范是集体的保证,推进班级法治建设,像召开“两会”一样喜迎“班级会议”!班集体一定要有共同的规范约束,这是建设优秀班集体的制度保证。规范包括自觉的纨律和健康的舆论。
(3)有关系
人际关系是集体的基础,班级成员的情感状态、品种、品质构成班级人际关系的基础;班级内情感的流动和涌现构成班级整体性的、弥漫性的文化氛围,是班集体建设重要的、内质性的精神文化条件。所以,创建班级的情感文明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使命。
(4)有组织
组织机构是集体的骨架,班集体好似一个社会小群体,里面有各种不同的劳动分工,有班长、团支部书记、文艺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等,既能协助班主任管理好班集体,又能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5)丰富的活动是集体建设的中介和源泉
魏书生老师坚持40年的“七个一分钟”活动,我们职教学生坚持做一件事的时间长不了,但我们可以从一分钟开始:
每天都要做家务劳动,至少一分钟;每天写一遍日记,至少写一分钟;每天唱军歌、校园歌曲,唱好歌,至少一分钟;每天挺胸、抬头、大摆臂、高抬腿、踏步至少一分钟;每天练一分钟注意力;每天练一分钟演讲;每天带中外名著或好人传记上学,至少读一分钟。
我现在开始,也要带我的学生每天坚持一分钟,不必做太多的事,先让他们习惯,再逐步增加。
黄百央老师提出过一个问题“今天,你把孩子交给我,而我将还你什么样的孩子?”估计我们教育工作者都会陷入沉思。黄老师是这样回答的:“心在这里暖起来,脑在这里灵起来,手在这里巧起来,体在这里强起来,人在这里站起来,素质教育的旗帜在这里飘起来”!
北师大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说过“孩子们的班级生活和家庭生活是交互作用、交汇生长的。孩子们把学校里的欢乐和苦恼带到家里,把家庭里的欢乐和苦恼带到学校。但是,今天很多孩子是把烦恼带回家庭,给家庭增添很多烦恼,然后反过来孩子又把家庭的烦恼带回学校,孩子们的学校(班级)生活和家庭生活形成了恶性循环”。
师生联心,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家校联盟,激励一代人,温暖全家人。社校联动,推倒思维的围墙,向社会要力量。把家访当做一个项目来做。
未来班主任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班集体建设,情感性班集体建设,把班集体建设成为孩子正向成长的一个情感共同体。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促进师生的情感共鸣,建立融洽亲和的师生关系,创造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使教育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得到全面提升。要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跨文化能力,包容、理解、接收和对话不同的文化,努力做一个具有国际视野、本土行动的新“教育工匠”。
教育专家说过“总有一条路可以抵达心灵”“幸福是熬出来的,转角遇到爱,爱会有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