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昱宏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 300134)
体育教学作为当前高校体育活动中的首要行为表现,与体育竞技运动中的体育运动训练有着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体育训练原则、特点与目的方面,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运动训练主要是为了培养专业的体育运动员,这样的体育运动差异性导致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功能差异明显,但是特征却存在一定联系,把握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关联性,在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有着深远影响。
一般认为体育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赛事的表现行为,结合预期体育目标,制定严谨科学的训练任务,通过高强度运动训练和技巧训练,在体育赛事中获得胜利。而体育教学中的体育运动训练主要制定是学生在专业体育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身体素质和战术等两个方面的训练,整个运动训练过程更加专业,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或者运动员进行的活动本质就是训练,这样的运动训练依靠训练课为载体而开展,结合课程任务,学生开展频繁的运动训练,最终达到体育课程目标,提升自身身体素质。一般情况下,训练场地、训练目标、教学水平、学生身体素质和项目规划方法都会对体育运动训练成果造成影响,从体育运动训练的理论方面来看,其本身就具有较为突出的教育本质,首先,体育运动训练能够提升运动员或者学生的文化素养,运动员在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接受体育技能教育和体育文化,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体育意识,掌握丰富的体育技能理论知识,并将其渗透到日常体育训练当中,来作为一种教育过程,另外,体育运动训练本身较为专业,必须在有具体目标和专业体育理论知识的配合下,才能进行有效合理的身体运动训练,这与常规的教育过程大同小异。所以说,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体育运动训练过程本身就能被视为一种教学过程而存在。
全面训练原则是提高运动员运动水平,增强其专业技能的基础原则,全面训练原则主要包括基础训练和专业训练,指的是在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需要在坚持基础训练的基础上,结合体育项目的特征、运动员身体素质情况、运动员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和运动训练目标,将专项训练与身体训练相结合,调节好两种训练的配置比例,力求达到最佳训练效果。对于基础训练来说,它是一切运动训练的基石,也就是说所有专项训练都需要在基础训练的前提下开展,在进行各种专项训练之前,需要辅以相应基础训练进行热身,基础训练课程开展的主要意义在于能够修补运动员体能劣势,提升运动员的综合能力,并结合运动员专项训练项目扩大训练优势,由此可见,基础训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而存在,其对运动员本身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训练需要每天坚持进行,才能发挥出应有效果。专业训练在目的和过程上与基础训练有着较大区别,专业训练根据运动员的主攻项目来确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运动员的某种专项体育技能,从而进行针对性较强、时间较长的专业训练,基础训练是锻炼身体,而专业训练是在身体训练的基础上,提升训练成果。比如游泳运动员,在竞技游泳中,要想划水更加有力有效,必须进行上肢力量训练,要想在水中更好的控制身体位置,必须加强运动员陆上腰腹肌力量训练;要想在出发及转身中能快速有力地蹬离出发台和池壁,必须加强运动员腿部力量练习,此外,为了避免运动损伤,应进行综合的力量练习,提高全身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辅助性的训练手段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常见训练方法包括杠铃训练、哑铃训练、壶铃训练、腰腹肌力量训练、实心球练习、引体向上、立定跳远和有氧跑等。在参加比赛之前,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强化训练,以此来保证运动员维持最佳竞技状态,获得更好成绩。
区别对待原则是运动训练中针对个性化差异产生的一种训练指导,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类型,体育教师需要在对体育运动员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训练目标和训练方法,保证运动员能够适应运动负荷,并激发自身的训练潜力,达到最佳许梿效果。区别对待原则可以说是针对每个体育运动员的缺陷所产生的训练原则,在实际运动训练过程中,每个人的训练长处和身体素质会有一定差异,比如说在排球运动中,有的运动员可能扣球比较熟练,但是在接发球的时候会出现姿势过低等情况,导致接发球难度增加,针对这些体育运动员实际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缺陷,需要坚持区别对待原则,合理安排个人训练,调整体育运动员的运动缺陷。另外,运动员常常也会由于心理影响因素而导致发挥水准失常,这也需要进行区别对待,为每一位运动员制定出适合自身的训练方法。
在体育运动训练开展过程中,需要制定清晰可靠的训练目标,以此来实现运动员的主动积极训练,提升训练效果,改善传统体育训练模式,转换体育运动员的运动思想。所谓主动积极原则,也可以被认为是体育运动训练的一种指导思想,体育训练中的训练方法只是外因,运动员本身的训练意识是内因,外因由内因调动并产生作用,运动员主观训练意识的增强,能够使运动员在体育训练中更加懂得坚持,创新运动训练方法,取得更加优秀的训练成果。
从以上体育运动训练原则可以看出,体育运动训练在现代体育教学中有着重大意义,当前我国体育教学方式仍旧较为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课程比较老旧,不能满足目前现代体育的发展需求,所以说将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各项内容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当前体育教学的陈旧教学观念,提升体育教学成绩,但是同样使体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将体育运动训练原则完美的融入体育教学中,是现代体育中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差异性体现在性质不同,体育运动训练主要属于竞技体育,是运动员通过专项训练、比赛竞技而获得最终荣誉成果的过程,作为一项大众娱乐项目,根据运动训练项目设置的特殊性可以知道,其针对性较强,参与人群是所有受众中的一小部分,但也正是由于体育运动训练的局限性,其具有全民运动的意义:体育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全力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展示过程中所体现的运动美和肢体美,会对参与欣赏体育运动过程的人们造成精神上的冲击,另外,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展示的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也会深深感染受众。作为两种不同的体系,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在过程和目的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共同点也非常明显,就是两者的教学效果都是为了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这样的目的共通性证明部分体育运动训练内容和过程能够被应用到体育教学当中。体育运动训练所需时间较长,训练过程比较科学合理,这就说明体育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规程中掌握了正确的训练方法,提升了自身的身体素质,基于以上,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使学生掌握合理的基础训练方法,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学校体育运动体系,增强校园体育教学专业性。体育运动训练内容及过程在体育教学中的引入,能够帮助体育教学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困难。
运动训练作为训练形式中的一种,要想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需要在结合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的过程可以被看成一种学习过程,所以说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与体育教学具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在进行田径训练过程中,需要着重训练运动员起跑阶段腰部与腿部的发力,提高其冲刺速度,整体训练过程就可以被看成一种理论教学,而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也可以体现在体育运动训练中,比如体育教学中的演示法与讲授法相结合,体育教师先采用语言讲解的方式传授训练方法,对其中的要点进行剖析,在运动员掌握基本动作要领的情况下,体育教师进行基础动作演示,运动员通过语言讲解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通过动作演示来掌握,这也是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另外,体育运动训练原则在体育教学中也能被运用,比如区别对待原则,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差异性来制定合理教学方案,从而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体育运动训练与运动员培养息息相关,其中的训练理念、训练方法、训练器材都更加先进科学,大部分与国际接轨,这样才能保证训练成果更加明显。所以说,先进知识和科学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体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带来启示,学校应该重视体育教育,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体育训练场地,引进先进体育器材,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秀的体育训练环境,加上体育教师的悉心指导,能够快速完成体育学习任务,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另外,体育教师也需要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将心理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保证能够将体育知识准确高效的传递给学生。
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共通点在于能够提升身体素质,虽然两者在出发点和目的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在原则、教学方法和内容上存在胡亮借鉴和渗透的可能,体育教育者需要明确把握两者的区别,将体育运动训练合理的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以此来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