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平(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 上海 200438)
说到拳击。大家肯定会认为它是一项古老的格斗类的运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职业化程度很高,影响力也是非常广。女子拳击运动也发展迅速,2012年伦敦奥运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18年奥委会组委会决定将奥运会女子拳击比赛级别由原来的级别增加为现在的5个级别。中国女子拳击这项比赛运动开展较早,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共获得2块银牌3块铜牌的优异成绩,从此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一项运动训练的路是无止境的,女子拳击科学化训练也在不断探索之中。赛前状态一般是指在临近比赛前运动员的综合竞技状态表现,对运动员在比赛时的竞技状态及水平发挥有着直接影响。心理因素在水平相近的运动员之间,会成为决定比赛走向的关键,乃至是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有研究表明,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因素占到80%。作为竞技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状态调整不可或缺,影响赛前心理状态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运动员的自信心,技战术体能实力,训练的程度,以及心理训练等,而运动员身体状态,营养,场地以及比赛动机等对于赛前心理状态也有影响。在日常的运动实践中,消除女子拳击运动员赛前不良状态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运动项目训练的迁移在很多训练中得到应用,但大多限于同项群的项目。以往赛前训练中更为关注专项训练能力的形成,而对于项目迁移的非拳击类运动训练手段作为积极调整运动员心理及机能的研究较为缺乏。篮球运动项目表现在攻防转换速度快,身体对抗性强,团队及个人配合准确性高,判断性强等特点,由于有这些特点与拳击有很多相通之处,在训练中有很多训练积累,尤其是在赛前转态调整方面有过尝试,但未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较为细致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本研究试图在训练计划中明确赛前训练调整阶段加入篮球训练方法,并结合拳击特征,对于相应的篮球规则进行调整,力争探索一种较为实用具有较为明确负荷特征的训练手段,以期为女子拳击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
上海体育学院女子拳击队员共30人。
访谈法,调查法,实验法。
篮球放松性训练干预实验设计:
赛前4周,每周3次。
篮球比赛中,设定特定的比赛条件,比赛时间3分钟与拳击比赛时间相同,进行5个回合的比赛,间歇1分钟。让比赛运动员以少打多,要求她们变速跑动,积极拼抢对抗。
分组对抗中强调战术执行,以及对于场上区域攻防概念的强化。同组队员在战术设计中应有明确的方向,强化一对一攻防能力的提高,同时在犯规罚球环节,加入声音干扰,在平时训练中加强心理抗干扰能力的训练。
赛前状态包括体能,技能,心理等,尤为心理状态最为重要。心理训练已在国内外被广泛运用于体育运动训练中,并日益发展起来。在拳击比赛中,随着比赛的临近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身体机能状态都会逐渐趋于稳定,在比赛中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由于运动员心理的变化,导致竞技状态的大起大落,直接影响到比赛的最终结果。实践证明,竞技水平越高,竞争越激烈,运动员的心理压力相对越大。因此对拳击运动员的心理压力调节至关重要,在现代拳击训练中教练员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调节运动员的心理问题。
赛前状态调整是运动员竞技状态转化与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影响运动员心理及临场发挥的重要因素。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的差异,一般赛前训练安排4-10周,赛前训练进而分为几个最小的阶段;准备阶段、强化阶段、减量阶段、调整阶段。
训练是一个综合多因素的影响过程,而各因素之间也在产生不同的叠加效应,将训练学手段作为调整运动员竞技状态的核心是训练实践发展的需要,同时对于运动员状态调整的心理学层面,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意的可操控性强的训练学手段,较一般意义的单一心理学干预更有实践意义。本研究前期对业内专家进行访谈,也得到了上述问题较为一致的意见。同时对于篮球放松性训练形式与专业篮球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设计了干预实验的方案。篮球放松性训练结合在赛前训练的每个阶段,每周3次,通过认真实验,在随后的比赛中得到了检验,综合评价,比赛检验结果是,运动员在体能,战术意识,比赛节奏,心理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
(1)篮球放松性训练对拳击女子运动员赛前体能的影响。
篮球比赛与拳击比赛除了在比赛时间上有区别外,它的攻防速度快,对抗性强,对对手攻防意图、战术运用、心理准确的判断性等都与拳击比赛有相同之处。从供能方式上讲,两种运动均以无氧运动结合有氧运动为主,运动员在攻防过程中,移动变化,爆发性发力等方面也有相似之处,通过篮球放松性训练,对拳击女子参赛运动员在拳击比赛中,能够保持旺盛的体力,尤其是以往,末局体力不支的共性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说明常规体能储备的基础上,篮球放松性训练对于拳击女子运动员体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篮球放松性训练对拳击女子运动员赛前战术意识的影响。
篮球比赛是一项具有超强战术的比赛项目,虽然从项目形式分析,篮球是作为多人集体项目出现,而与拳击项目相通的应更多关注篮球中一对一技战术的应用,而除此之外,运动员对于场地区域性的理解,攻防站位,进攻时机,真假动作的应用,以及移动方面也有很多启示,比如篮球运动中的攻防距离的控制,与篮球中不同位置的运动员不同的身体特点、技术特点、如何以奇正的战术思路也是拳击运动中可以吸取的。通过篮球放松性训练实践证明,篮球比赛中的一些战术运用到拳击比赛赛前战术意识培养,对拳击女子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篮球放松性训练对拳击女子运动员比赛节奏的影响。
拳击比赛中比赛节奏的控制是有效执行战术的基础,是有效控制对手优势发挥的方法,根据攻守双方的体能水平,技战术特点,寻找战机,进而在变化中寻求主动。篮球比赛和拳击比赛都是以比分判定胜负的,比赛节奏同样主要。训练实验中,通过篮球比赛,设定比赛队员比分领先情况下如何利用规则,使比分领先优势至比赛结束。比分落后情况下如何变换比赛节奏,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强攻猛打,获得有效得分,并保持优势至比赛结束。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对比赛节奏,分寸把握更为从容准确,主动情况下,积极进攻,坚决出拳,很好的把优势转化为盛势,即使在被动情况下,通过积极调整比赛节奏,也能很好的完成有效防守,使自己节约体力,从而创造进攻、反击的机会,在比赛中争取主动。通过篮球放松性训练的实验干预,对拳击女子运动员比赛节奏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篮球放松性训练对拳击女子运动员赛前心理的影响。
拳击比赛中,运动员不仅消耗身体能量,同时也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因此,对拳击运动员来说对心理状态要求更高。女子拳击运动员常见的赛前心理问题主要有赛前的恐惧心理状态,赛前焦虑状态,赛前冷漠状态,赛前狂热状态、盲目自信等。而通过篮球放松性训练实验的调整,在比赛前鼓励队员之间的交流,尤其是体现篮球比赛中的团队合作,队友的互相鼓励与帮助,把个人比赛升华为整个团队共同目标,在比赛过程中上述情况基本得到了解决,运动员自信心较强,在赛前观察对手临场比赛以及对手技战术分析过程中具有清晰的思路和正确的对策。运动员在比赛中做到不骄不燥,对比赛有正确的认识并具有夺取胜利的信心,运动员自我感觉良好,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对对手的情况心中有数,反应快,变化多,动作协调,进攻力强等。
将篮球放松性训练作为拳击赛前状态调整的训练手段,对于调整女子拳击运动员良好的竞技状态具有积极意义,运动员在体能,战术意识,比赛节奏,心理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充分运用到拳击运动赛前训练中去。篮球训练课可以调整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疲劳和精神疲劳,提高运动员开阔思路和视野,充分了解攻防节奏,攻防时机,劣势情况下的努力拼搏精神。
将篮球放松性训练作为拳击赛前状态调整的训练过程中,让运动员注意力一定要集中,注重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篮球比赛中教练员要控制整个比赛场面,随时调整比赛双方的实力,防止运动员在拼抢中造成不必要的受伤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