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昆展(郑州工商学院 河南 郑州 451400)
高校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各高校领导的深切关注、教练员的敬业奉献、运动员的进取拼搏。本科甲组运动员作为普通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学生,从时间分配角度来说,必然要考虑如何权衡学习与训练之间的时间冲突;从重视程度方面来说,也要权衡自我专业的学习与竞技能力提升的主次。这样一来,教练员如何激发培养队员的自律意识、时间的规划能力,如何有效利用时间争取训练的最大效率,应当为首要考虑的问题。根据篮球运动本身及普通专业学生的特点,需要女队员对球感的不断刺激、对球性的不断熟悉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各项技术的提高。因此,系统、有序且不间断的训练尤为重要。更需要注意的是,女子运动员由于在生理和心理上与男队员的差距,教练员在教态和语言方面更需要柔和及因材施教。
合理的运用激励机制,能够在队员出现惰性和疲劳时激发其运动兴趣、调动队员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身体机能水平的潜力,也有助于使运动队伍形成积极浓郁、团结向上的训练氛围。激励机制通常是企业单位以特定的管理方法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和工作的承诺最大化,它也是企业单位将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事实的连接手段。篮球教练员巧妙运用激励机制,可使队员结合自身状况最大限度的制定预期目标,对自我要求、自我定位、技战术提升目标、竞技成绩目标等方面的预期作出承诺,并以此不断促进运动队伍的积极氛围和整体水平的提高。甲组女子篮球队的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除了严格实施科学有序的训练计划外,在恰当的时机下,可考虑融入以下激励措施来锦上添花:
在每年9-10月选拔队员期间,教练员就应渗透给预报名的队员组队训练的初衷及最终目标。使准队员明确运动队形成的原因,了解目前省内比赛大环境,介绍其它学校训练状况和历年成绩,明白学校运动队的历史及功绩,理会教练员拟定的学年训练计划实施方略以及训练最终目标。就竞技体育内涵来说,竞技能力则是在平时训练中培养队员的参赛能力,任合运动项目、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需要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以及知识能力这五种子能力构成,女子篮球训练同样需要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取得理想的目标成绩;从学校体育角度来讲,课余体育训练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措施,可以使女生中具有篮球特长学生的运动才能得以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就运动员成长角度来谈,通过强身健体、增强自身能力,在比赛中获取更高成绩,为自己的目标和团队的荣誉而拼搏;就学生个人发展来说,通过目标激励和自己的提高,能够学习到体育精神,丰富个人的精神境界,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和体育对人格的不断完善。
河南省“华光”篮球赛通常在次年的6-7月份举办,因此,从新学期选材至比赛,有两个学期的备战时间,教练员可认真制定年度训练计划并加以实施。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篮球队一般在12人至15人之间,一方面是受比赛大名单的规定,一方面是训练氛围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利于日常练习赛时的战术磨炼。普通非体育专业篮球队训练之初人数不宜过少,旨在为了增强运动训练氛围,提高队员训练积极性,使队伍中存有一定的竞争性。但人数也不宜过多,过多会增加管理难度,影响训练质量,减少练习密度,使训练效果打折扣。可控制队员在18-20人之间,且一定要有场地器材的保障。从开始选拔队员到初步训练,不必关上“招新”的大门,应始终欢迎有技战术基础的学生前来“试训”。大学阶段选拔篮球队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女子篮球队员来说,除非身高或者身体素质特别出众,才能对其基本的要求进行放宽,一般来说队员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应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且有一定的篮球基本功,遵守纪律且服从管理,集体荣誉感强且具有发展潜力。“试训”可一直延续至第一学期结束,届时将采用淘汰制度,始终使每位队员在训练中平等竞争,有“优胜劣汰”的竞争及忧患意识。
示范的涵义是:做出榜样或典范,供人们学习。从一方面来讲,教练员应是队员心中具有崇高、权威的榜样,其思想、信念、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都会对队员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对于高校教练员来说,首先,第一身份仍是一名体育教师,应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教师应在思政品德、学识作风上以身作则,主动率先垂范,以这种无声的表率教育激励学生迸发内在力量,这一点应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应做一名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充满敬业奉献精神的教练员,对工作一丝不苟、不畏艰难,为了队员的一切,一切为了队员,始终带有饱满的热情执行训练各项任务。从另一方面来说,教练员应规范自己的言行,语言中应体现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且与队员谈吐应谨慎,尤其是青年男教练与女队员之间,应时刻牢记个人身份,与队员保持应有的距离。与此同时,示范给学生专业的技战术是训练的核心,教练员应不断巩固和扩充自身水平,在每次训练中展现给队员规范的、切合实际和切实可行的示范动作。总体来说,教练员既是教师也是管理者,与其吼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
高校教练员作为教师,体育训练时不仅要强调训练效果,更应注重人格的塑造。通过篮球运动,更有利于女生们心理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无论用何种手段,没有什么比队员们能够带着自信心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更重要。教练员在与队员的交往中,对她们的态度和认识将影响其自信心的发展。女子篮球队员应该是充满自信和活力四射,性格外向和积极主动的,甚至带有男性化的斗志风格和具有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队员们自信心的建立和发展与教练员的正确引导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教练员给予队员足够的尊重,恰当运用赞美,来不断激励队员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尊重和保护女队员们的自尊心,是帮助她们建立自信的核心要素,这也是教练员需要不断提高的基本功。几乎所有学生,内心世界都渴望被理解、支持和尊重。教练员应善于洞察女生们自卑、怯弱和防御型的一面,对其给予更多的尊重来激励和点燃其自信的导火索。从美学角度来讲,欣赏美并不容易,需要对美存有一定的感知能力,教练员对学生赞美的前提是要发现和感知美;从教育学角度来讲,赞美学生也是师爱的表现,人各有优缺点,教练员只有细心地、带着审美的眼光去捕捉队员的闪光点,才能说出发自内心、内涵深刻的赞美话语。
高校教练员针对队员也是一名管理者。管理者付出真诚的关怀、投入真挚的情感,对于被管理者来说都是无尽的激励。这种无需投入资本,只需注入关心、爱护等情感就能获得产出的关怀激励法被管理学家称为“爱的经济学”。了解是关怀的前提,作为女子篮球教练员,应细腻的了解每位队员的个人信息、身体状况、个性特征、兴趣特长、家庭及学习情况等信息,训练之外针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其他困惑也应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这就需要教练员训练之余主动与队员交谈,了解她们的需求,帮助她们解惑和克服困难,使她们干劲倍增,为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创造有利条件。情感激励法是通过良好的情感关系,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一种管理方法。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任何人都有渴求各种情绪的需求,情感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人的情感可以分为好胜情感、享乐主义情感、利它主义情感等,教练员应多关注队员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生活,甚至涉及感情波折和家庭情况,发现问题时及时给予疏导和“治疗”。也鼓励队员之间互相采用关怀和情感激励,这有利于建立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出相互关心、相互信任、互敬互爱、团结融洽的队内氛围,增强合作精神和每位队员在队伍中的归属感。
培养运动员其实是“三分靠训练,七分靠管理”。无论是处罚还是宽容,其目的都是旨在调动运动员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在篮球场上出现对队员的处罚一般发生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在训练的纪律要求上。若出现未按照训练指定时间无故迟到,队员会根据迟到时间受到相应的俯卧撑或跑圈等惩罚;若出现无故旷训、且未请假者,次数若超过两次,则给与当众严重警告,若再次出现则驱逐出队。二、在训练时的内容安排上。若队员未完成教练员指定任务,比如规定时间内的进球次数或者每组训练的动作连续次数等要求,则应继续加量促使其完成;若由于技术或者体能原因实在达不到既定目标者,则降低标准结合实际促使完成。有的教练员说“慈不带兵”,但是对于普通非体育专业的女生运动员来说,适当时候运用宽容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可能人人都尽善尽美,宽容是建立自信的基础。教练员对于队员,应容许她们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应对于不同于自己的或传统观点的见解内心公正的接纳与容忍。宽容是使其自由的前提,而自由又是产生创造性的前提。一个教练员善于对队员的观点和思想持宽容态度,是教育修养的问题,其中蕴含者互相信任、了解、期待,表明了教育对自己和教育对象都具有足够的信心,也能浸透出一种对于事业和队员们真挚的热爱。
高校教练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更应是一位优秀管理者,一名美好心灵的塑造者,一位灵魂的工程师。一个优秀的运动队源于每个队员的积极性、自信心、团队的综合活力,才能达到最佳状态。教练员激励队员要公平准确、把握时机、力度足够、奖惩分明。训练队员也是在培养她们完整的人格,造就出队员们的健康体魄、顽强意志、精湛技艺、过硬心理及胜不骄败不馁的拼搏精神,这些意义要大于篮球运动本身,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对于竞技体育来说,教练员最终目的是培养出优秀运动员、获取优异成绩。究其策略,除了合理选材和物质保障外,还有一个主观因素一个客观因素:队员的主观能动性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发动机”,这主要表现为远大的理想和报复,对训练的专注和毅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悟性;客观的环境是获取优异成绩的社会环境,这主要表现在运动员与教练、队友等的关系及来自队内外的激励,优越的客观环境,能促进和激励运动员的成长;不良的客观环境,会阻碍或打击运动员的成长。教练员把握住队员心理,在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结合科学训练法,促使队员更加优秀,推进队伍的竞技水平达到理想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