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美迎(哈尔滨金融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素质教育以及人才全面培养的要求,使我国高校纷纷开始了课程改革,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我国高校正在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引进各种最新的教学模式,努力为体育教学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篮球教学的教学成果直接关系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而篮球教学改革也一直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强调团队协作精神,而在以往的教学与训练当中,篮球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篮球内涵的培养,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篮球技能,团队式教学法被广泛引入到篮球训练当中,促进了高校篮球教学的进步。笔者结合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对团队式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提起教育界对这一方法的重视。
篮球运动最早诞生于美国,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较好的普及和发展,大中小学内也开展了相应的篮球课程,以提高学生们的篮球竞技水平和身体素质。篮球运动比赛以团体为参赛单位,运动员通过运球、跑动、跳跃的技巧来达到获得分数、赢得比赛的目的。不考虑替补运动员,篮球比赛中每一队的参赛球员共有五人,他们分别担任控球后卫、得分后卫、大前锋、小前锋、中前锋,其中控球后卫往往是全队进攻的组织者,是球场上拿球机会最多的人,他需要通过对篮球的技术控制来保证在恰当的时间传球给适合投篮的球员,是技战术实现的核心环节;得分后卫主要负责后场和外线得分,是场上仅次于小前锋的第二得分手,但是与小前锋更加看重个人能力得分不同,得分后卫往往要依靠队友制造空档来等分;小前锋通常负责抢断和篮板球,主要负责远距离投篮得分,许多小前锋球员还可以兼任得分后卫;中前锋是一个灵活性的角色,他可以根据需要,在大前锋和小前锋的职能之间转换;大前锋要求球员有很强的、全面的个人能力,抢篮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由于不同位置的球员要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在篮球运动的排兵布阵当中,一定要综合考虑个人能力,配给合适的位置,从而使每一位球员的潜能都能充分发挥,并实现团队能力的最大化。
篮球运动是一项强调集体配合的运动,即使是五个个人能力都十分出色的运动员在场上,如果没有安排合适的位置,不讲究彼此配合的话,也不可能取得最佳的比赛效果。而对于高校内的篮球教学而言,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明白篮球运动规则,掌握篮球运动技巧,从而使其更好地投入篮球运动当中。由此可见,篮球教学的目的在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在于让学生们在篮球运动和篮球比赛中发挥最大的潜能,而这种潜能的发挥,除了要依靠自身的刻苦训练之外,队友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篮球运动需要运动员的个性彰显,也需要团队互助的协作精神。将团队式教学法引入高校篮球训练当中,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他们在训练当中,理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在顾全大局、互相帮助中,充分挖掘个人能力与潜力,促进团队共同目标与任务的达成。
我国高校篮球的传统培养形式,不论是课堂教学上还是教学评价上,都以学生的“单打独斗”为主,手段比较单一、课程较为枯燥,学生们很少以团队的形式展开对抗,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不足,也体会不到运动的核心乐趣,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高校篮球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篮球能力的培养不够全面,已经表现出了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强烈的不适应性。而团队式教学法的侧重点同传统教学方法完全不同,它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战术意识放在了教学的首位,同时重视并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它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特长,将他们安排在不同的运动位置,能够在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运动潜能的基础上,实现团队能力的最大化,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体育教学目标保质保量地完成,因此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高校篮球教学,大多采用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师示范,学生对一个固定动作反复练习,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课堂上气氛枯燥,师生之间的探讨与交流不足,也缺少实战技巧经验的积累。据统计,能够参与篮球对抗运动与赛事的学生当中,大多数篮球知识的取得都是通过网络、电视等渠道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仅有一成是来自高校体育教学,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篮球教学中对于学生实战技能培养的不足。团队式教学法主要以竞技和比赛的形式开展教学,使学生们在模拟情境中感受到篮球技战术的使用方式,从而及时发现和改善自身的不足,强化和巩固篮球技能;同时,通过实战经验的积累,他们也能更好地掌握融入运动集体的方法,找到在集体进步中提升自我的途径,从而实现运动素养的全面提升。
与其他的课程相比,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改革开始的比较晚、进度也比较缓慢,因此对于体育教育中出现的新方法、新模式关注程度不高、改革主动性不强,这种消极的态度,直接导致了高校体育教学,尤其是篮球教学长期在低水平徘徊。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中的篮球教育,都采取了单纯传授运动技术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强制要求不同运动基础和技术特长的学生达到同一个教学目标,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运动潜能的发挥。另外,应试教育的课程考评机制,也限制了高校篮球教学的模式创新,导致教学内容古板僵化,不关注学生个体的主观感受和运动发展,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程一旦结束,大部分学生又重新回到篮球运动的学习起点,课程效果不佳。而团队式教学法,不只关注学生的个体训练及技能提高,还关注学生的技能特长,通过为学生安排合适的篮球运动位置,促使其潜能的全部发挥;同时,在参与团队训练的过程当中,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篮球的运动精神,主动配合和帮助他人,为了共同的集体利益而共同努力,在自我提升中达成团队的胜利。这种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不只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打造融洽的班级氛围,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好胜心,提起他们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促进他们的未来发展。
教师们要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以师为本”的教学理念,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才的全面培养为目标,加深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及篮球运动特色,合理安排课程,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潜能的发挥,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团队式教学法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团队式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做好团队角色的安排工作,而这一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之上。为了顺利达成团队式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调整自己好自己的心态与行为举止,以平等、谦和的姿态主动融入学生们之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对其的信任,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训练开展的配合程度以及对于篮球训练的兴趣,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
团队式教学法虽然强调实战经验的积累,但是不代表篮球理论在教学中就可以忽略不计,教师首先要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学生们在清楚地了解篮球运动规则、技巧与本次课程的篮球技战术特点的基础上展开练习,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训练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另外,在课程安排时,教师要格外注意做好个体与团体的平衡,在分组对抗训练中,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使对抗小组的实力更加均衡,从而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可看性;另外,做好分组工作,还可以使训练小组在实战练习当中暴露出更多的问题,从而帮助教师有的放矢地展开针对性教学,使更多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位置,明确自身的运动顺利,从而正常甚至超长发挥自身的能力。
团队式教学方法可以弥补传统篮球训练中的不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是目前高校篮球教学改革中备受推崇的一种方法。高校及体育教师应该创新理念、积极改革,从而促进高校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1]谷科男.探讨团队式教学法在高校篮球训练中的运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24).
[2]黄波.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6(16).
[3]肖明.培养高中生篮球团队意识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
[4]付海燕.培养大学生篮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与路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2).
[5]马鑫,李文越.论团队式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训练中的运用[J].现代交际,2016,(23).
[6]杨姗姗.团队式教法在高校篮球训练中的应用评价[J].武术研究,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