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传统体育竞技的类型分析

2018-03-04 11:37李晓通文山学院体育学院云南文山663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体育竞技斗牛苗族

□ 李晓通(文山学院体育学院 云南 文山 663000)

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世界性民族,我国境内的苗族多居住在西南和湘西地区,在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族信仰体系。苗族体育是苗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体育竞技更是别具特色。苗族体育竞技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和表现形式,即宗教民俗活动中形成的驱鬼巫舞和武舞,人与人之间各种形式的竞赛中形成的武术、竞技类艺术与游戏,在一些重要的节日活动中人主导下的牲畜之间的比拼,这几种类型与形式反应了苗族在一定制度模式规约下的体育价值观,综合阐释了苗族竞技类体育文化在人的行为模式中的表现。

1、苗族扬善惩恶意识支配下的人魔竞技及其文化延展

通过了解苗族传统起源的历史文化环境不难发现,苗族传统的起源与发展都离不开具体的宗教文化环境,而且,早期的宗教文化环境被沉淀为苗族的神话故事或历史传说被一代代传承下来,对苗族社会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1.1、苗族“人魔竞技”产生的文化根源

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古代社会,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极为有限,自然和社会共同构筑了人们相对神秘的身外世界,自然界中的一些未知现象便被简单贴上善或恶的标签。苗族人和其他民族一样,深知自身力量非常有限,要消除疾病、灾难和危险必须要借助神秘的自然力量,于是自己的祖宗及长时间所认定的崇拜物便成为民族的保护神,经常在节庆民俗活动中进行拜祭。久之,这种对身外世界的认知及归因方式自觉转移到自身和他人的认知上来,他们以原始的善恶观识人论事,于是人与自然及人与兽之间的斗争也是一种善恶之争。这种思维逐渐体现在他们的民俗中,至今,在贵州台江县施洞口苗族服饰袖尾上图案描述的的人与犀牛搏斗的场景,据传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作为邪恶势力的犀牛最终被征服。也正是此类斗争才促进了苗族驱鬼降魔为目标的巫舞、武舞的产生,这些都应算是苗族最早的“竞技类”体育文化记事之一,属人魔竞技,而且需要人定胜出,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现在看来,苗族一些艺术性及表演性体育项目很可能是传统竞技类体育文化传承演替的结果。

1.2、苗族“人魔竞技”的文化影响

在这种特殊的情感与认知方式的支配下,苗族人培养了强烈的是非观和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向往光明、正义、力量、勇气和智慧,痛恨阴暗、邪恶和怯懦,其斗争充满正义感。在苗族社会的叙事体系中,这些都被节庆民俗活动等艺术化地记录下来。譬如,流传数百年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一带的跳芒篙其实就是斗鬼祈福等仪式活动的艺术性再现[1]。原生宗教文化环境中孕育的竞技类体育文化是一个典型代表,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人鬼合一、阴阳交合等观念一脉相承,这些观念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演替,为苗族竞技类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奠定基础。

2、彰显苗族竞争精神的武术、民族艺术和游戏

从体育竞技的角度而言,一般认为体育竞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竞技。从这个角度讲,苗族武术、苗族民族民间游戏、苗族舞蹈及艺类项目最具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深刻影响了整个苗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的发展。

2.1、苗族武术对习练者的要求

苗族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一段充满励志色彩的斗争史,铸就了他们威武不屈、百折不挠的尚武精神。苗族武术既博采众长又形成了自己“两防一攻三变五合”的特色,据说影响最大的“蚩尤拳”已流传了两千多年,体现了对始祖蚩尤的崇敬、怀念及对其战斗精神的继承。在武术发展带动下,扔流星砣、甩连枷、钩钩刀、连枷刀、竹条镖、巴招欧、子鞭等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此外,射弩、吹枪等也广为流传。苗族武术特别讲究德艺双修,强调伸张正义,以德为先,遇强则强,但不允许欺凌弱小,并且在观念上明确以防御为主。武师收徒时的考察也非常严格,一般将拜师分为宣誓、考察、受戒三个环节,这一带有考验意味的拜师过程有时可达数月之久,在伦理和道德方面对“打”与“不打”的各种情形进行了明确规定,该打时义无反顾,不该打时则宽容大度。所以,以武术技击为手段的斗争更能深刻体现了苗族人追求正义的传统,也培育励炼了苗族人刚毅不屈性格。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苗族武术也为满足健康娱乐的需要朝艺术化方向发展,譬如,近年来在民间流行的板凳拳、扁担拳更多的是为满足节日庆祝及日常健身的需要。

2.2、苗族艺术中的竞争精神

事实上,苗族人竞争意识几乎无处不在,他们将龙、牛、狗(苗族人认为狗和幼虎、幼狮等野兽一样凶猛)作为图腾进行崇拜,这些都是是苗族人的守护神,苗族人希望能像他们一样勇猛雄健,客观反映了苗族人追求卓越、强大自身、抵御外来入侵,防病强身的忧患意识,也进一步推动了苗族传统竞技类体育文化的发展。当然,苗族竞技类体育文化在“斗艺”方面也有其他形式的延展,据说苗族舞狮的由来就和感恩与对力量和勇气的向往有关。相传,苗家先人上山打猎,密林深处遇到虎群,危急关头一对狮子相救,幸得脱险,于是舞狮的习俗就此产生并在苗族节日中传承了下来,有些地方甚至将其演绎成更具现代文化色彩的“狮舞”。从活动方式来看,舞狮活动常和武术表演结合起来,“狮子翻桌”和“狮子比武”两项内容尤为精彩,最能体现勇气、力量和技艺的结合。

苗族竞技类体育文化是苗族民俗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离不开民族固有的宗教和农事文化环境。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社会,人们为了满足娱乐休闲及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需要常创造或学习一些娱乐休闲性的游戏,譬如,踩花鼓、斗陀螺、爬山、爬花杆、抢花炮、独木舟等。其中独木舟被认为是苗族原始礼仪竞技体育的一种萌芽,活动中的巫术礼仪能进一步促进文化认同和内部团结[2]。这些身体活动形式常伴随一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文化,把昂扬进取的乐观精神作为获取幸福的必备条件,昭示了民族文化的蒂固根深。正是这些特征才使得传统文化在漫长时光里佑护和规约着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实践检验,近乎完美的展现了一个民族在特殊社会环境中的集体智慧。无论其竞技类体育文化经历怎样的传承演替,其精神都应永久留存。

3、节日文化中作为人们敬祖与休闲方式的斗牲畜

结合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些研究成果可以认为,在人主持下的牲畜互斗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苗族传统体育较有代表性,尤其是在“斗牛”文化的影响下促进区域性少数民族斗牲畜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3.1、苗族斗牛的传承状况

关于苗族竞技类体育文化的另一亮点就是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中以斗牛为主要代表的斗牲畜。结合苗族古老的神话传说可认为,斗牲畜应源于人与被妖魔化了兽斗,人最终在神的佑护下靠力量和智慧获胜,后来牛、狗等牲畜就被赋予另一种使命,逐渐代替了人的角色,它们胜了预示着整个村寨都如意吉祥,于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斗牲畜就流传了下来,事实上这些项目产生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演替。就体育文化而论,斗牛体现了人们另一种形式的体育参与,应属于广义体育文化的范畴,人们将其作为一种以体育欣赏为主要形式的娱乐休闲生活形式。古代也有苗族传说认为牛是龙的化身,牛的身体强壮双角粗大,是苗族高贵倔强精神的象征,所以,至今贵州一些地方的苗族女子还佩戴牛角形状的银质头饰。据说,苗族最严肃最重大的祭祀仪式就是始祖蚩尤的祭典,他们对牛的崇源于蚩尤,他们认为神牛就是祖先蚩尤的精灵。相对其他民族而言,苗族人在斗牛的选材、饲养及比赛等环节都进行了充分准备,甚至总结了一系列斗牛饲养的纯草药药方。事实上,斗牛已经是他们信仰在某些特殊领域里的另一种延伸,既表达了对数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的坚守,又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苗族的斗鸡、斗雀、斗马也颇有特色。所以,牲畜互斗取乐来看,苗族可谓是开创了这类竞技类体育文化的先河,并且依然掌握着最高 “科技”。这种节日民俗中的竞技类体育文化,可作为民族节庆民俗生活的调节剂,也是对苗族竞技类体育文化的一种转释,更是苗族美好生活的华丽呈现。事实上,斗牲畜作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民间仿生类游戏及舞蹈项目的出现。譬如,直到今天,乡间苗族小朋友仍然喜欢“顶牛”、“斗鸡”之类的游戏,一些舞蹈套路不仅用牛角形银饰,还直接模仿了牛的形象,这些都进一步丰富了民族体育的内容。

3.2、苗族斗牛的文化关怀

从另一种视角来看,斗牛也常发生意外,譬如,苗族传统节日斗牛场上,经常出现两头公牛长距离奔跑后迎头撞击双双倒地而亡,其场面相当惨烈。人作为这项活动的参与者和调节者,这种现象应引起人们的深思。健康的、快乐的体育参与才是人们的真正追求,于是很多的地方的斗牛比赛规则已作出调整,比赛的娱乐性进一步增强,而宗教色彩逐渐被弱化,这也是苗族竞技类体育文化在新时期创新发展中的一种合乎时代要求的适应性传承演替。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翻开苗族文化发展的漫长历史画卷不难发现,苗族和整个中华民族一样具有数千年从未割断的历史和文化,巫术和原生宗教至今仍然存在,苗族竞技类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也体现了数千年来苗族由阶级社会为生存而进行的各种斗争向新社会和平安定的转变,这种转变是根本性的、全方位的。如今的苗族竞技类体育文化也更具开放性,并积极吸纳了很多现代竞技项目,演进成为一种积极乐观、不断进取的精神象征,一个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苗族文化符号。

4、结语

苗族文化中体育竞技是苗族在漫长的生活斗争实践中积累而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体现在健身、娱乐、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体育文化生活的多个方面,反映并承载着苗族共同心理品质和共同意愿,并通过特定的社会心理结构及其他物化媒介得以世代相传,在一定程度上也被赋予了浓郁的“斗争”色彩。早期的“人魔竞技”由于科学的发展,已经演进成艺术类的与项目,武术、民间游戏、民间艺术及斗牲畜等已得到更好的差U昵称与发展。苗族体育竞技文化直到今天仍然是一种鲜活的民俗文化,而且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体现在群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1]沈飞.试论苗族牛角图腾文化[J].贵州民族研究,1991,1.

[2]杨世如,韦佳.原始体育竞技的体育人类学研究——苗族独木舟竞技文化调查[J].贵州民族研究,2010,31(5).

[3]周家金等.苗族村落传统体育跳芒篙的调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05.

猜你喜欢
体育竞技斗牛苗族
有头斗牛不爱斗
斗牛为什么用红布
体育竞技之跳绳
体育竞技之径赛
体育竞技只之钓鱼
体育竞技之台球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2)
西班牙斗牛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