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成为合格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2018-03-04 00:51:33魏菡婷郭立亚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71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体育教师体育

魏菡婷 郭立亚(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715)

引言

体育作为一门课程,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保障。在高等教育中,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教师质量的保证,所以要加强体育教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存在的问题有:讲解能力差,备课内容不足、心理素质差、实习时间短、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对西南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访谈,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为学院进一步推进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对西南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存在的问题随机进行访谈,在访谈结果尽可能覆盖广的条件下,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

1.2、研究方法

访谈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

2、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1、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还要有较好的个人品质、严以律已、以身做则、举止文明、精神饱满等。规范自身行为,爱岗敬业,即对体育教师的本质要求;关心爱护学生,即师德的灵魂,要求老师尊重每个学生,做学生的好老师,也做学生的好朋友;教书育人,是体育教师的天职、教师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和引导者;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不断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2、广博精深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

文化素质是指教帅在文化方面的知识储备量,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内在的基本品质。随着现代技术与科学的不断进步,知识文化的不断更新,体育教师作为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的引导者。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体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应该掌握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如运动训练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一个体育教师只有掌握广博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系统透彻的文化素养、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才能去培养人,把培养人和教学任务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成为高规格的人才。

2.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体能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从事体育教育行业的基础,端正自己的态度,明确自己的职责,具有坚定的意志品质和职业情感。心理素质一般表现为有坚定的意志、心态平和、良好的情绪。带着愉悦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趣上课,将课堂基于兴趣上,以自己的知识去教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体能是指要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这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外在的表现。强健有力的外形,是对“健康”的直接传播,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良好的体能是体育教师运动能力和训练能力的基础,是实际演示动作技术的保证,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引导作用,对学生的模仿练习、学习新动作起到示范作用,有利于学生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技术动作的掌握。

2.4、应具备扎实的医疗保健知识

扎实的医疗保健知识是指在体育教学、竞赛中出现突发状况时,所具备的应急能力及处理方法。在体育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体育锻炼和竞赛,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掌握运动技能为前提,使体育锻炼的强度符合学生的运动规律,让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就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医疗保健知识:即预防课中意外情况的发生以及意外情况发生时要具备的应急能力。

3、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3.1、组织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基础,组织能力是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最高要求。组织教学能力即课堂组织教学能力和课外组织教学能力,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情况的变化表现出的应变力、引导力和控制力。体育课的好坏,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本堂课的组织,还体现在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组织形式一般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小组合作学习为辅和个人独立研究。而课外组织教学相对课堂组织教学而言教学组织形式多变,体现在队列队形的变化和练习次数的变化。这是根据课外教学内容和场地设施的不同来决定的以方便学生的观察与学习,以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

3.2、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概括,教学能力的体现;可以简单的分为写教案、说讲课、实习。教案是指对一堂体育课的设计与安排,教学手段的选用,运动负荷的安排排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说讲课是教师用口头语言表述体育课具体教学设想和理论依据,是上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讲述自己的教学设想,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教育实习是指按照学校安排的中小学和指导教师,真正融入角色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给学生上课,实景实感的去体会,在自己走上岗位前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有的能力。

3.3、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教师把知识转换成语言传送给学生的能力。讲解思路要清晰、有逻辑性,突出重点、由简到繁;说话要刚劲有力、精神饱满、吐字清楚、中气十足、欲扬顿挫,这体现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精、气、神。当然,体育教师良好的表达能力也离不开自身知识的储备,离不开自身经验的积累,更离不开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技能。

3.4、运用现代科技和体育教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现代科技技术与教学手段融为一体,不断向体育教学中渗透,在互联网的时代,体育教师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来获取教育活动最新的资讯,把获得的资讯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展现出来,这就为提升体育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体育教学研究能力是指体育教师具有从事与体育教学有关的研究、实验等方面的能力。当前我国的课程设置实行的是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即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教学研究能力作为衡量一名优秀体育教师的重要方面,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个“教书匠”,而应该是一个具备强烈时代感,不固步自封,积极探索、勇于发现、敢于开拓新领域的科研型教师。科学研究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促使教师去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了解新的动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使体育教学更具有新颖性、丰富性和新时代的气息。

4、西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

4.1、知识不够全面,语言能力不足

很多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不够积极,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不及时复习,正因为学生学习态度的不端正,造成自身知识欠缺,特别是当自己作为教师给学生上课时,很多专业术语不会说,只跟着自己的思路走,找不到重点,造成课堂效率低,学生疑问多。

4.2、心理素质差

当他们作为教师站在学生面前,神情紧张,说话吞吞吐吐,由于过分紧张造成教学流程忘记或出错,使教学不能顺利进行;而有的同学虽然能够按照教学流程继续上课,但效果不佳,显得胆怯,没有作为体育教师应有的气质。原因在于这些学生没有及时把角色转换过来、建立自己是一名体育教师的心理,学生感觉不到自己被教师领导或指引,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4.3、说讲课水平低

说讲课是指学生对本堂体育课的组织安排,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用自己的语言向老师和同学讲解。通过访谈可以看出少数同学说讲课水平好,而多数同学的说讲课水平比较偏低。

第一次说课缺乏经验,有的同学上讲台就紧张、说话吞吐、眼神不定,说课安排的顺序不恰当;有的授课内容安排与授课对象不符;有的运动负荷安排欠佳;有的没有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导致超时或是练习时间较短。

4.4、校外实习效果较差

在校外实习时,由于见习时间较短,导致很多同学还没有充分体会角色就已经结束了。从他们上课的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能够按照教案安排的内容和时间进行上课,但效果不佳;有的口令差,没有精气神;有的因为过于紧张,心理素质差;有的讲解过于繁琐,不仅学生没听懂,也耽误了教学时间;有的示范能力差,示范动作不够标准。原因在于指导老师指出了缺点自身却不去钻研学习;有的是因为个别指导教师给学生安排的任务不够明确,课后没有实质性的评价,导致学生上课随意,有缺点自己也不知道。

5、建议

5.1、加强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

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文化是必须的,因为在实践教学中是看大学几年学学到的知识和运用的能力,所以学好专业知识是基础。而作为专业课的老师应该加强对重点知识的提问,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升学生的记忆,并在下节课继续对这些问题进行抽问,巩固学生对知知识的记忆,让学生在教学中能够对专业术语应用自如。学好本专业的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其他学科的学习,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增加知识的储备量,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使表达有逻辑性。

5.2、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暗示,提高心理素质

教师应教导学生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角色,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朋友,克服紧张,转变自己的角色,以一个体育教师的姿态去上课。首先思想上要明确自己是一名体育教师,用体育教师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以体育教师的德、行去教导学生,在自己觉得紧张、胆怯时,加强自我心理理暗示,提高心理素质,克服紧张情绪。

5.3、增加说讲课机会以及实习时间

因为说讲课是本专业学生面试的重点,所以说提升学生的说讲课水平不仅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率。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参加说讲课比赛前,在班上说课的机会很少,很多同学由于紧张而表现不好,失去了参加学院组织的说讲课比赛的资格。学校可以增加课堂说讲课次数,多选一些学生参加说讲课比赛,或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增加趣味性和竞争性,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同时增加他们说讲课的水平。增加校外实习时间是为了增加学生见习机会为学生过渡到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学生走上岗位前能够真正的进入角色,灵活掌握教学流程,改正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常规错误,为成为合格体育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教师素养是为了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去引导、教育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在见习期间能够给学生一些实用的意见,对教学能够给予一定的评价和建议,促使学生快速成长,使其更快的融入角色。

6、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成为合格体育教师前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因为学生自己不去专研学习。因此要求学院要加强重视,制定措施,鼓励、引导学生去学习。由于时间限制,在研究过程中只运用了三种研究方法,理论上得出了西南大学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成为合格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存在的不足,得出的结论相对局限,所以在今后的究中,可以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使得出的结论更加广泛。而日前国内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成为合格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各研究方法也存有很大差异,希望以后在此类研究中、能有更深入、更科学的研究方法,出更详细、严谨的论断。

[1]张春燕.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优化体育教师素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杨宏伟.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4(05):75.

[3]朱慧芳.上海市普通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其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体育教师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体育师友(2011年1期)2011-03-20 15: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