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梅
(肇庆市图书馆,广东肇庆 526060)
中国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是以纸为载体,抄写或印刷而成。我们普遍认同1911年前成书的图书为古籍。中国古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研究中华历史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依据。由于自然侵蚀和人为损坏,中国古籍数量正在日益减少,古籍的保护和利用迫在眉睫。本文对古籍保护的重要性、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中国文明史有5000年左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图书作为重要的文明成果,与中国文明社会发展密切相连,中国古籍具有向社会传播文明和知识的作用,有大量典籍明确记载中国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从宋朝开始,规模浩大的修书作为国之大事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如《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中国古籍传统的分类法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四部下再细分为四十四类。以儒家经典及其释作为主以及古乐、文字方面的书籍入经部,例如《御笔诗经图》。史书和地理、政书及目录类图书入史部。子部的范围比较广,诸子百家、艺术、笔记、小说、类书及自然科学类、哲学宗教类、军事等皆入子部。诗文集、文学评论及词曲方面的著作入集部。可见,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丰富的文献价值,保护古籍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自2011年开始全面推进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截至2016年底,已完成全国1218家古籍收藏单位的普查登记工作,普查登记数据达200余万条,通过“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公开发布数据40万余条;由国务院先后公布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古籍12274部;组织制定古籍定级系列国家标准,有重点、有针对性对古籍进行分级保存和保护;完成了一批珍贵古籍的抢救性修复,先后设立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247个古籍修复室;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组织开展大型古籍修复项目,累计修复古籍250余万叶;推动古籍的再生性保护,以影印出版、数字化、缩微复制等方式先后组织实施多个古籍整理再造及数字化项目,如“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中华古籍数字资源库”等。
我国首个古籍保护工作五年规划即《“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在2017年9月由文化部印发,为深入做好“十三五”时期中华古籍保护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主要指标包括:完成古籍普查登记的古籍收藏机构数量2000家,出版《普查登记目录》的古籍收藏机构200家;珍贵古籍修复数量350万叶;完成古籍数字资源7万部,发布数字化古籍资源7万部;影印出版古籍数量1.5万部;培训古籍收藏单位从业人员数量10000人次;制定出台古籍定级、存藏、修复、数字化等专业技术标准15部。这些指标为古籍保护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第五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的第二条及第四章《馆藏文物》第三十六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七条,有关于文物级古籍保护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第十条的“依法保护和使用文献信息”“馆藏文献信息属于文物、档案或者国家秘密的,公共图书馆应当遵守有关文物保护、档案管理或者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第三十二条“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属于档案、文物的,公共图书馆可以与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相互交换重复件、复制件或者目录,联合举办展览,共同编辑出版有关史料或者进行史料研究。”涉及文物级别古籍的保护。
加强对古籍的原生性保护,即对古籍进行修复、加固、脱酸、优化保存环境,以延长原件的寿命。其中,传统古籍修复是一门重要的保护技术。以纸质为主要载体的中国古籍,由于年代久远,容易因水火及虫害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毁。于是,修复便成为古人保护毁损古籍、使古籍重生的主要方法,古籍修复艺人应运而生。修复的工具与材料,也是纸、笔、水、浆等为主,对残破图书逐叶修补。修复技艺也成为一种秘技,通过师傅的传帮带进行传承和发展,修复艺人数量不多。因此,很有必要从高校设置古籍保护专业,进行系统的学习,培养相关人才。如复旦大学1983年创建古籍整理研究所,具有版本目录学、古籍保护、古籍整理与研究、古籍校释学等七个研究方向,而古籍保护专业的目标在于培养一小批能够成为未来中国古籍修复与保护学术骨干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要求他们掌握古籍修复技术的同时又具备较高的古文献理论素养。上海图书馆古籍部著名修复师童芷珍女士,是国内鲜有的具备高超修复技术又善于讲课、能著书立说的专家,受聘担任复旦古籍所古文献学专业古籍保护方向硕士生导师,她将中国古籍修复技法结合个人几十年来工作教学的心得,编成《古籍修复技术》这本教材,为中国古籍保护事业提供了一份现实成果。
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古籍的再生性保护,即通过缩微复制、数字化复制和仿真复制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古籍进行复制开发,减少古籍原件的流通,提高古籍的利用率,是解决古籍保护与利用矛盾的最佳手段,即古籍电子化。电子化既便于古籍查阅使用,又能降低其损毁的风险。从脆弱的纸质记载到电子版的开发利用,中国古籍经历了从篆抄到复印到扫描再到高速扫描的历史进化。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2005年采用先进书刊扫描仪,将大量明清两代的古建筑资料电子化,使馆藏古籍中孤本和珍品得以按原有风貌保存下来。又如重庆图书馆,以扫描的方式将全馆9万多册民国图书、期刊全部完成数字化,并为读者提供民国文献数字阅览,减低了因读者直接翻阅书刊而加速老化毁损的风险。从2008年至今,国家高度重视古籍的保护,先后公布了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古籍扫描技术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此外,以影印出版的方式可以对古籍进行再造。
古籍的整理修复是一项专业工作,涉及版本、分类、编目、著录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古籍收藏机构特别是基层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古籍修复人才稀缺的现象,年均修补破损古籍数量不多,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极少。
受地方经济制约,各地古籍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参差不齐,尤其各级公共图书馆缺乏古籍工作专项经费,古籍保管、修复,设备的购置、更新,人员的聘用、培训等工作受到严重限制。
各级图书馆已逐步开展古籍数字化加工工作,但是基层图书馆普遍存在数字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古籍数字资源未能形成优势,从而得不到普及推广。
根据国家图书馆制定的文化行业标准《图书馆纸质文献储藏环境温湿度要求》和《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做好控温、控湿、防水、防潮、防光、防紫外线等工作。根据《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38—99)规定,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在文献入库前做好入库前的检疫和杀虫准备工作。做好库房的温湿度管理,抑制害尘和有害气体进入库内,并做好防虫、防鼠措施。应有密封的装具保存珍贵的古籍,如书柜、书盒、函套等。
全国普遍存在古籍保护人才匮乏,专业人员偏少且年龄偏大的现象。古籍的特殊性对古籍工作人员的要求也高,既要具有广博常识,更要具有文字学、音韵学、版本学等知识。目前,在职培训是加强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条比较简捷可行的方法,如肇庆市开展“2018古籍保护修复培训跟班学习”,选派从事古籍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参加跟班学习培训。另外,应通过委托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开设古籍保护相关专业,培养古籍保护工作的相关人才。最后,应积极开展工作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开阔古籍保护工作的思路和视野,逐步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古籍保护专家。
各收藏单位应筹集资金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对破损古籍进行修复,重点抓好列入珍贵古籍名录和濒危古籍的修复,充分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修复水平。迫切需要通过数字扫描仪将古籍进行数字化加工,并建立古籍文献数据库,通过网络为读者提供古籍检索与阅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