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共建国际社区模式研究:基于重庆某高校的实践

2018-03-03 17:10林移刚邓晓梅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共建共享

林移刚+邓晓梅

摘要:现有国际社区专业服务人才缺乏,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不高,资源与力量整合未能完成,未能形成多元有效的治理局面,社区居民多元需求难以满足,外籍居民归属感不强。在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国际社区可以引入地方高校力量,通过共建国际社区治理与服務研究机构、联合培养专业人才、共同打造社区服务平台、实施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以及共同探讨社区共建模式等方式建设国际社区多元的人文环境,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外居民高度融合的国际社区。

关键词:国际社区;社区融合;校地合作;共建共享

一、前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成千上万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他们因学习、工作或短期或长期地生活、居住在中国。在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每年流动外籍人士都已超过十万甚至百万人口,常住外国人的比率正在逐年提高。许多外国人开始拖家带口,选择居住在中国城市,由此形成了一个个国际化社区(或涉外型社区)。这在加深我国城市国际化程度的同时,也给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带来了新的困惑。“国际社区”进入公众视野的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对国际社区概念和要素进行了界定。王晓虎提出,国际性社区是由来自世界各国的人士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焦爱华认为,国际社区应该实现传统的城市居住区由本地居民生活为主向接纳国内外各种人士的转变。笔者认为,国际社区是指参照国际化标准建设和管理、以城市居住区为基础、以开放型社区为依托、具备现代化的城市形态、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融合亲和的区域文化、安全便利的人居环境的集中居住区。国际社区的基本要素包括建筑设计的国际性、功能集聚性、时空的开放性、配套设施超前性、公共和服务系统管理的先进性及人性化、多元化的宽容性等。

学术界关注和研究了国际社区治理的困惑。有学者认为,国际社区中的中外居民交往存在文化背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和宗教信仰等差异较大的问题。一项针对国际社区中外国人的调查也发现,语言交流、子女人学、医疗等基本生活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学者们也关注到,国际社区的打造,使传统社区管理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郭圣莉等提出,某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一系列应对措施,比如以居委会为平台,试图将外籍人士纳人社区管理体制中。但是,在国际社区中,物业成为真正有效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主体,甚至挤占了居委会的空间。因而,国际社区的治理表现出国家和市场的双向扩张,呈现出国家—市场的二维结构。另外,有的国际社区把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扩大到外籍居民,并把外国人选人居委会,使其成为社区自治的新力量,比如上海市H社区居委会进行的首届居委会民主选举中产生的7位居委会成员中就有2名外国人。虽然治理方式有所创新,但国际社区的建设仍然不尽如人意。与此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也甚为有限。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国际社区中居民主体多样化,但是同样面临着居民社区认同感建设和社区融合的问题,国际社区治理同样需要解决服务于谁、依赖谁、谁享有治理成果的问题。面对社区居民的现实需求和传统服务方式的挑战,如何链接资源、发挥多元主体的力量、探索出一条国际社区治理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重庆某高校与重庆市渝中区共建几个国际社区的合作为例,探讨校地共建国际社区的模式,希望有抛砖之用。

二、国际社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位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连接点、国家向西开放与沿江开放结合点的重庆,正在不断提升经济开放程度,拓展开放广度和深度,将重庆逐步打造成一个国际大都市。早在2013年底,直接人渝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就超过230家。伴随着重庆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进入重庆。这些外籍人士或长期或短期地聚居在渝中区、两江新区、江北区等社区中。2016年,重庆市流动外籍人士超过100万人,常驻外籍人士数量超过10000余人。其中,在渝中区、两江新区长期工作和居住的境外人士超过全市总数的2/3。他们的聚居行为在增强了重庆城市社区涉外属性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个涉外型社区。渝中区的协信公馆、红岩村、解放碑、两江新区的财富中心等多个社区日益成为外国人聚集的国际社区。日益增多的外籍人士也给国际社区的个性化服务和多元化治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经过调研之后发现,在重庆等地的国际社区建设过程中,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多元需求难以满足,外籍居民归属感不强

由于国家、民族、教育程度、职业和价值观的不同,国际社区外籍居民对社区生活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一部分外籍人士外向热情,与本土居民性格相近,希望多多参与社区的活动,但因语言沟通问题而难以进一步融入;一部分外籍人士喜欢清净,不愿意被人打扰,传统社区管理的“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的做法不仅难以达到“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目的,反而会造成误会和反感;一部分外籍人士喜欢民主决策,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多元需求在社区中共存,任何一方的需求没有得到重视,都会给国际社区多元融合的构建和外籍居民归属感的生成带来极大的困难,并进而影响外籍居民的归属感和融入感。

(二)社区事务条块分割,社区资源整合不充分

在国际社区内部,存在着行政性主体(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社会性主体(物业、业委会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等多种相关治理主体。但是这些主体的治理与服务工作尚未形成一个联通的系统。各个相关部门,如物管、派出所、社区居委会、学校、社区组织等各行其是,表面上分工明确,实际上却缺乏相互的支持与配合,造成服务资源的浪费和信息不畅的困扰。同时,在国际社区打造过程中,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种社会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导致在人才培养、服务提供等关系国际社区软环境方面非常欠缺。endprint

(三)专业服务人才缺乏,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低下

国际社区治理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都较高,比如语言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法律法规熟知能力、社区治理与服务能力以及涉外活动策划能力等。在我国现有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口径下,完全具备这些能力的专业人才缺口非常大,而具有涉外工作能力的社会工作者和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对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系统、全面的培训同样缺乏,如此导致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相对低下,给国际社区矛盾的解决、社区的融合带来极大的阻碍。

(四)缺乏社区自治平台,无法形成多元有效治理局面

在外国人越来越多的国际社区中,传统中国式社区管理模式受到挑战。现有国际社区管理主体、管理形式和管理能力都显得单一和落后,个性化服务无法提供和保障。社区社会组织和居民自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没有得到有效引导和培育,外籍人士与本地社区融入的志愿者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在行政性管理主体以外,社区中能够让中外居民共同参与的自治主体非常缺乏。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外籍居民实际参与度很低,无法真正实现有效的社区多元治理。

三、国际社区软环境打造需要完成的工作

根据国内外国际社区建设的经验,结合国际社区建设方面的现状,笔者认为,国际社区建设在软环境打造方面尚需完成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了解国际社区的问题与服务需求

服务源于需求,国际社区治理的起点同样是社区居民的需求。因此,在国际社区的建设过程中,认真组织专业团队,深入调研和分析社区情况,发现社区中的资源和服务空缺;从不同角度观察和了解国际社区的优势和劣势,了解中外居民的需求内容与特征,阶段性地收集和整理社区居民及境外人士对于社区所举办各类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并据此改进和完善社区服务显得十分重要。

(二)建设国际社区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文环境

除了加强建筑风格和硬件建设外,人文环境的打造和社区文化建设也是国际社区建设的当务之急。这些内容既包括餐厅、酒吧、SPA等多元化、个性化的商业供给,也包括丰富多彩、便利适宜的人文生活,让居住者感到国际社区不仅仅是高品质的富人居住区,还是不同国籍、不同层面和背景的人拥有共生、和谐的公共空间和城市、经济、环境等综合协调的循环经济节约性社区。

(三)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完善国际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首先,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探索靈活的建设和管理模式,让政府在国际社区治理中的职能从主导型向协助型转变;其次,加强国际社区公共服务建设,完善国际社区社会福利、成人教育、职业培训、老年保健、儿童看护、娱乐休闲、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功能,与政府机构、志愿组织和慈善机构一道,建构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再次,加强国际社区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场化,引导和支持非营利组织和企业通过市场提供多样化服务;最后,加强国际社区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建设,包括系统化的物业管理制度、公共保障机制、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等适合国际社区的规章制度建设。

(四)搭建沟通与自治平台,建立国际社区居民沟通机制

以设立外籍人士服务窗口、建设外籍人士服务站和中外居民互助站等各种方式搭建中国居民和境外人士沟通交流的平台和社区自治平台,帮助建立中外居民间的友好关系。社区活动设计应充分考虑外籍居民的需求与特征,调动他们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让外籍人士参与活动设计,增加中国居民和外籍居民之间的交流机会,促进中外居民关系的发展,促进社区境外人士的社区融入;坚持以社区居民为本,设立信报箱、社区信息发布台、“社区电子学校”“社区电子公告”“社区网络聊天室”等多种社区居民沟通渠道,建立完善的国际社区中外居民沟通机制。

(五)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

通过培训、考察以及聘请社区外籍主任助理、设置外籍人士服务专门岗等多种方式,提升国际社区管理者和服务者的社区治理能力与水平;通过开设社区语言培训、礼仪培训、知识讲座、文化交流等社区活动,提升社区居民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社区自治与服务能力;“内培外引”,培养和引进外语表达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社区治理与服务能力俱佳的优秀人才。

(六)倡导社区参与,培育两支志愿者服务队伍

组织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创造中外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和社区融合的机会。调动社区居民及外籍人士的积极性,在中国居民中培养能够服务外国人文化适应的志愿者团队,在外籍居民中培养一支能服务中国居民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的志愿者队伍。中外居民共同加入到社区志愿者的团队中,让志愿者们能够协助社区举办的活动,并且从队伍中发展出较为积极的志愿者来领导团队,让他们能够自发地为社区服务,主动组织开展服务活动,并参与到社区的治理中。

四、校地共建国际社区的内容与模式

以上所述打造国际社区软环境所要完成的工作,单纯依托国际社区本身显然无法实现。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国际社区治理的需求,通过整合社区、社工、高校等多方力量,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新局面。特别是国际社区所在地的外语院校可以结合其外语人才培养和国际交往方面的经验和优势以及其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专业师资为国际社区提供治理智力支持。笔者所在的大学与重庆市渝中区政府在国际社区共建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可供参考。

(一)校地共建国际社区的具体内容

笔者所在高校是一所外国语大学,其凭借自身国际语言沟通优势和学校社会学系涉外社会工作优势专业能力,与渝中区政府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双赢互惠的原则下,就共同打造国际社区进行了六个方面的合作。

1.共建国际社区治理与服务研究中心

由渝中区政府牵头,相关部门、街道和社区与高校筹建了国际社区治理与服务研究中心。作为产学研基地,受政府和社区委托,该中心在渝中区进行了多次国际社区定向社情调查,深入调研社区的特点与需求,并向渝中区政府提交《国际社区营造方案》等系列报告,为渝中区制定国际社区具体建设方案提供专业咨询。endprint

2.共建国际社区治理与服务人才培训与实训基地

高校在渝中区和高校分别挂牌设立国际社区治理与服务人才培训与实训基地。高校为渝中区国际社区的相关工作人员,如社区居委会、派出所和社会组织等服务窗口单位人员提供语言培训、服务能力提升实训、社区多元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同时,在渝中区国际社区设立高校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接受学生短期、长期实习和老师短期顶岗锻炼;此外,在国际社区中聘请相关人员作为学生的实习督导和老师的合作行业导师。

3.共建国际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创新人才实验班

高校与渝中区政府、街道、社区(先选定几个示范社区再逐步推广)以订单班的形式,在高校设立并共同建设国际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人才实验班。教改实验班注重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与社区治理服务能力相结合,课程的国际化视野与社区服务技巧理念相结合,以服务一学习理念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具备国际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国际社区提供學生专业实践条件的保障及培养考核和定向就业的保证。

4.共建国际社区中外人士交流平台及社区自治平台

在充分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高校和相关部门共建渝中区多个外籍人士服务站、服务窗口、服务岗位作为中外人士能力提升和交流平台;充分整合社区乃至市内各种资源,共同组建中国居民和外籍人士志愿者队伍;共同建设社区自治平台,比如国际义卖、跳蚤市场等多个社区自治平台。

5.共同培育与实施“国际社区治理与建设”示范项目

高校和相关部门共同申请民政部、重庆市民政局、渝中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以具体项目为依托,产学研实践为契机,校地(校政)共建为保障,针对国际社区中比较突出的矛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设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打造社区服务平台,开展专业社区服务,建构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

6.共同探索国际社区治理与建设模式

随着示范项目的不断推进和试点社区的不断成熟,政府和高校以研究中心为平台,围绕渝中区国际社区营造的实践经验、建设路径、建设机制及建设标准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申报相应课题,形成系列公开发表的成果,最终探索形成可面向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推广的国际社区治理与建设模式。

(二)校地共建国际社区的角色分工

1.政府角色:支持者与资源提供方

在合作共建模式中,渝中区政府充分发挥资源提供者、政策支持者的角色。首先,渝中区政府发挥政府职能,以居委会为平台,以服务为导向,以行政的力量倡导多元主体介入国际社区治理。其次,政府提供国际社区建设的相关资源,比如专职社工的配备、活动经费的保证、服务场地的提供、活动物资的供给等;同时,以国际社区服务平台为契机,为高校提供学生实践教学场所,保障高校国际社区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学习环节顺利进行。再次,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为国际社区治理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

2.高校:使能者与协调者

在此过程中,高校发挥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语言培训等方面的作用。首先外语类高校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组建一支语言类志愿者,为国际社区发展服务。其次,高校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开办国际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创新人才实验班,专门培养具有突出的外语水平、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社区治理与服务能力的涉外型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并将共建合作模式下的国际社区打造作为教学实践基地,在实践中教学,打造自身特色专业。再次,高校利用自身语言特色,对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语言培训,提升其社区服务水平。

五、结语

国际社区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在传统单一政府主体和行政化治理模式不能奏效的背景下,调动多方资源、构建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社区软环境必然会成为通用模式。国际社区涉外的性质决定了社区中任何一方或整合社区已有资源都无法独立完成社区平台搭建、社区涉外型公共事务与服务提供、社区平等参与社区认同建构等多种社区使命。地方高校(特别是外语院校)的服务型、应用化转型正好应和了国际社区的此类需求。因此,校地共建国际社区真正体现了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笔者对具体共建模式的探讨只是建立在并不完善和部分开展的实务基础之上。有些内容和原则并不具有普适性,也还存在许多拓展和商榷之处。这需要在国际社区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探索。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建共享
交通运输工程学教学大纲编写的几点建议
驻地网光纤到户共建共享有效策略探究
高校动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构想
Interlib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初探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精准扶贫贫困户大数据台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
计算机网络与图书馆发展模式研究
在变化的环境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产教对接背景下的“融合—分享”资源共建共享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