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进
学者布鲁纳提出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可见,问题在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要更好地凸显自己的主导作用,就要根据文本的内容巧妙设计主问题,让学生在主问题的引导下深入思考文本的内容,对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
一、量体裁衣,把握文体特征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各种不同文体的文章,如说明文、议论文等,从体裁可以分为诗歌、散文等,这些文本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在设计主问题时要参考文本的文体特征,提出一些具有特征性的问题,起到量体裁衣的效果。这样设计出来的主问题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能产生更好的教学价值。
《松鼠》是一篇说明文,教师在教学时针对说明文的特点设计主问题,促使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掌握说明文的特点,这能为学生尝试撰写说明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法很好地介绍了松鼠的特点?”这个问题紧紧扣住了说明方式,让学生聚焦说明方式,探究如何才能写好说明文。学生各自阅读文章,并有所发现。如有学生发现文章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来形象地说明松鼠的特点,如在说明松鼠的生活习惯时,将其吃食物的方式比喻成“像人们用手一样”,对松鼠过水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将其身体比喻成一条船,将尾巴比喻成是“帆和舵”。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更好地了解了说明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发现说明文有着内容相当科学严谨,语言准确得当,结构富有逻辑性等特点。
学者钱梦龙提出,学生从不会阅读到学会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掌握阅读规律和方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归纳阅读之“格”,引导学生“入格”,最终进入自由阅读中。
二、聚焦核心,发展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围绕一个文本有各种不同的知识点需要学习,然而课堂的教学时间却十分有限,教师不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全部的内容。在这时就要围绕文本的核心设置主问题,用最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并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课后也对文本中的问题展开思考,促使其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春》是朱自清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在表现手法、语言特点、主题思想等方面都很有特点。但是若要在一堂课上讲授那么多内容难度颇大,教师不如先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入手设计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文本的艺术特点,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厚兴趣,促使其在课后也探究文本,思考文本的主旨。学生发现,作者为了让文章更细腻感人,运用了不少修辞手法,除了常见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外,作者还运用了一些不太常用的修辞手法。例如,文章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格,“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里的反复更好地展现出了天地间满是绿草的状态。学生还发现,作者将几种不同的修辞格放在一起加以运用,如先引用了古诗“吹面不寒杨柳风”,而后将其比喻成“母亲的手”,让春风的形象变得更加亲切。此时学生对文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便带着更大的热情分析文章的主旨。
在围绕文本核心展开阅读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核心问题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链,留作学生课后思考和感悟,这样能让学生的思维从没有问题到有问题,再到解决问题重新归于无问题,完成一个质变的过程,真正发展思维能力。
三、有效迁移,提升语用能力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掌握一定的语用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则要学会有效地进行能力迁移,真正掌握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积累写作,应用语段训练、篇章训练等方法促使学生能力迁移,有效提高语用能力。
学习《鼎湖山听泉》时,教师设置的主问题是:“作者在文章中,只描写了景色吗?如果让你写以景色为主题的文章,你要如何进行创作呢?”这个问题将课文阅读和语用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作者不仅在文章中写出了鼎湖山的美妙风景,而且还阐发了自己在欣赏美景之余内心的感受,这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于是学生便在迁移练习中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写作,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如有学生创作文本:“当我看到灞桥时,不觉有点遗憾,多少诗词中折柳相送的依依离别之所,原来如此平凡。现在是冬季,就连柳树也没有吐绿,而那也只是一座普通的桥。但是转念一想,景色之美,不在于其所代表的内涵。在灞桥边,仿佛能聆听到唐诗宋词中的风韵,仿佛能感受到那份依依惜别的古老情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用电话、微信能轻易联络,故此恐怕也淡忘了别离的愁绪……”
学者邓超在研究如何设计课堂核心问题时提出,教师要避免“满堂问”的问题,要用高质量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长远发展。教师还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提出符合文体特征的问题,此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靠近其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能力遷移,提升语用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鹤城初级中学(226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