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华银+王丽华
摘 要 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将其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专业建设和文化建设两大核心,根据“冰山结构”“坐标结构”和“椭圆结构”理论,高职院校应坚持专业建设与文化建设“双核共振”为高职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奠基的育人理念,并可在高职内涵建设的不同层面使这一理念得以实现。
关键词 高职教育;育人理念;双核共振;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35-0059-05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的劳动能力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素质提高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发展,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具体的实践发展过程[2]。马克思认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因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4]。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但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学者认为,传统教育模式导致人不能全面发展,理由有二:一是教育的功利化追求,阻碍了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二是专注书本知识的传授只能培养出一些“有知识没文化”的人[5]。
如何界定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界有不同理解。根据教育界目前最为流行的说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认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6]。这虽只是中国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框架构想,但对高职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高等职业教育育人任务特点
作为职业教育的高等层次,高职教育除了必须恪守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一基本教育方针外,还应有其自身的教育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高等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确定为“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结合前述文件精神,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包含了规模和规格两层含义。
(一)育人规模大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产业结构升级等国家转型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首先在数量上难以满足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亟需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是1.65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为27.3%,而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一些制造业强国,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占到技能劳动者总数的40%以上。”[7]我国要由制造大国升格为制造强国必须具备“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这一境况的改变只有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实现。
(二)育人规格高
1.专业知识技能要求高
综合学术界的不同理解[8][9],可以认为,高职教育所培育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否则就难以“主动适应产业升级,特别是一些新技术领域和新产业领域的发展需要”[10],因为高职学生作为准职业人,一旦进入职业,就应该能够“指导一般技术工人、技术员、工艺师”,或者具有“较强的现场管理能力或具有多种技能的复合技能,能够解决实际工艺技术难题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11]。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属于专业能力范畴,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是高职学生能够顺利从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是形成首岗胜任能力的必要条件。
2.职业核心素养要求高
高职学生除了达到前述“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规格之外,还应达到国家倡导的“高素质”这一育人目标要求。从高职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这一视角审视,高职学生的“高素质”应是指具备较高的职业核心素养。
职业核心素养指职业岗位中除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之外,从业者所应具备的修养,是职场中所有人、所有岗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它具有可迁移性、可携带性,是从业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岗位变迁、伴随其终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关于职业核心素养的要素构成,学界尚无定论,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學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说[12],也有基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的“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而衍生的八大“职业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说[13];当然,职业核心素养的外延还可进一步延展,既可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在内的职业精神[14],也可包含“尚巧”的创造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道技合一”的人生境界等在内的工匠精神[15]。但无论采取何种界定,均可看出职业核心素养对于职业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双核共振”高职育人理念的理论建构
高职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良好的职业核心素养是保障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两大基本要求。由此,可将专业建设与文化建设作为高职内涵建设的两大核心,做到专业育人与文化育人相生相融,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坚持专业建设与文化建设“双核共振”,为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奠基的育人理念。“冰山结构”“坐标结构”和“椭圆结构”可为该理念做出理论解释,并由此洞悉“双核”之间的互动互融关系。endprint
(一)冰山结构
结合国家要求、行业企业需求和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需要,高职学生全面发展需要通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来体现。综合素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可用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冰山理论”,将高职学生综合素养定义为一座冰山,并将其区分为水上和水下部分。在冰山结构中,居于水面之上的是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以及行为表现等,这是表象显性的,相对易于习得,也相对易于观察、考核和评价,但却易于变化。处于水面之下的,是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这是内在隐性的,相对不易养成,也相对难以观察和考量,然而一经形成,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位于水面之上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与某一或某类职业岗位紧密相关,会随岗位变迁而演化,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需不断积累并修习新的知识技能,以适应职业岗位的发展变化。隐藏于水面之下的职业核心素养,是支撑水面之上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强大根基,职业核心素养越深厚,越能促进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习得与精湛。更为关键的是,职业核心素养与具体职业岗位并无直接联系,不会轻易随职业或岗位的变化而消失,但具备这些素养能够有助于从业者迅速适应环境变化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是从业者多岗迁移能力和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的不竭源泉。
(二)坐标结构
基于高职学生成长规律和可持续职业发展需要,显性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是学生初步形成职业能力的必备条件,是顺利完成首岗就业、实现职业发展起步的“敲门砖”;而隐性的职业核心素养,既是高职学生首岗胜任能力的必要条件,更是助其能够实现多岗迁移,在职业生涯中行得更远、走得更高的重要“引擎”。如果将职业核心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分别作为高职学生成长的纵横坐标轴,二者相互交叉形成的合力曲线,预示着其可持续职业发展的轨迹。具体见图1。
从高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坐标轨迹图考量,显性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与隐性的职业核心素养对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职业发展都至关重要,均与可持续职业发展成正比关系。专业知识越丰富,技术技能越强,学生越容易在职场中谋得一席之地;职业核心素养越高,学生职业发展的上升空间通常就会越大,应对岗位变迁的能力就会越强;同时,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与职业核心素养之间也具有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在高职人才培养进程中,对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和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应同等重视。
(三)椭圆结构
“椭圆哲学”的提倡与实践者大平正芳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两个中心,只有使二者处于紧张而平衡的状态时,事情才能顺利进行,其精髓是,无论何时都要使事物的两个处于紧张状态的中心保持平衡”[16]。如果将高职学生的可持续职业发展比作一个大的椭圆,专业建设和文化建设就是这个椭圆里的两个焦点(双核)。根据椭圆的等效定律,作为高职内涵建设的专业建设和文化建设“双核”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可持续职业发展产生同等的影响效力;根据椭圆的聚合定律,专业建设和文化建设这“两焦点产生的辐射聚合、感应互动和热线贯通将使整个椭圆区域在两焦点的相互影响下发挥出更大的效应”[17],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快速推进。因此,在高职教育提升内涵的当下,应当重视专业建设和文化建设之间的平衡与互动,更应将专业育人与文化育人“双核”的“辐射、带动、聚合等功能和思想”深入应用于高职人才培养实践之中,实现专业建设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平衡与共振,真正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职业发展。具体见图2。
基于冰山结构、坐标结构和椭圆结构原理,专业建设与文化建设作为高职内涵建设两大核心,均应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只有通过专业建设与文化建设“双核同频共振”,在良性互动中形成育人合力,实现教学和学习系统优化,才能更有效地帮助高职学生既掌握扎实的技术技能专业知识,又拥有良好的职业核心素养,为可持续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使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得到提升。
四、“双核共振”高职育人理念的实现路径
专业与文化“双核共振”高职育人理念不应只是理论上的建构,还要通过将其融入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各有关环节和层面来加以实现。
(一)融入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总体构想与总体设计,通常包括校训、办学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和发展规划等。顶层设计是否科学,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虽然顶层设计因校而异,不必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但并不妨碍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特点将“双核共振”育人理念融入其中。将专业建设与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两大核心,提倡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与职业核心素养培育并重,并将这一理念融入到顶层设计之中并非难事,但要使其真正发挥育人功效、起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还要注意诸多问题。一是要避免“有顶层无设计”或“有设计无顶层”;二是要避免“有设计无实施”;三是要避免“有实施无反馈”,从而“大大降低了顶层设计的实际效果”[18]。
(二)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專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安排专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及其他有关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19]。通常认为,高职院校应当“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20],“以就业为导向”本身是正确的,但应警惕过度的“就业化”使高职教育走向技能短期培训、轻视职业核心素养养成、忽视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等不良倾向。因此,制定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做到以下四点:其一,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和可持续职业发展的视角,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又重视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其二,要探索专业和文化共融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有利于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核心素养的共同培养。其三,应改变专业课程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培养的片面观念,树立专业课程必须承载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功能的观念,并在课程内容开发、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等方面渗透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核心素养相生相长、同步提升。其四,要构建专业建设与文化建设相互沟通的平台和机制,如专业课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和共同确立人才培养评价标准等,摆脱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相互剥离的窠臼。endprint
(三)融入文化建设
应重新审视文化建设在育人中的作用,坚持文化立校,将文化育人纳入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系统规划校园文化育人目标和实施方案,凝练文化育人理念、创新文化育人模式和文化育人运行机制,搭建文化育人载体,开展文化育人活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尤其应当避免文化建设与专业建设呈现“两张皮”的现象。首先,要搭建文化建设与专业建设共融共振的建设载体如校园环境、课程教育、实习实训、文化活动和职场就业创业等涵盖高职学生从入学到就业的高职教育全过程,并在这些载体中将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和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进行全面系统的相互渗透,在彼此相互促进的生成过程中达成共生共融。其次,应当重视运用职教思维方式,根据育人目标,开发文化育人项目,打造具有职教特色的文化育人品牌,系统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养,将其全面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之中。其三,以公共基础课为主体的文化课程应当明确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在坚守公共基础课的本质功能基础上,与专业课程相互融通,服务于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素养的共同提升。
(四)融入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对于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先进的育人理念必须配以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双核共振”高职育人理念只有与相应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有机融合,才有可能得到实现。针对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当建立多元化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21]。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包含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评价主体上,由于不同的评价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单一的评价主体所做出的评价难免具有片面性,因此应当改变以政府评价为主导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模式,充分吸收家长、学生、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构建多元参与主体的评价机制。在评价标准上,以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价偏重技能而忽视素养的弊端逐步显现,因此,不能简单通过明晰和量化校园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学科结构、就业率等数项考核指标对一所高职院校进行片面的评价,要将评价重心转移到高职人才培养效果上,更新评价标准,开发高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将职业核心素养一并纳入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到微观对高职院校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文化活动、教学方式方法以及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等内容进行全面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应当建立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自我评价与他方评价、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等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
(五)融入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文化知识传授者、信息整合咨询者职业技能训练者和应用研究实践者,更是学生成长引导者[22]。“双核共振”育人理念的践行有赖于师资队伍的观念树立与贯彻实施。为此,高职院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转变教师观念,将“双核共振”育人理念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方向,转变教师只教书不育人、重知识技能传授轻职业素养培育的观念。二是专业课教师和公共课教师要协同育人,专业课教师要弥补文化素养的短板,公共课教师要主动深入参与课程体系建设,方能保持专业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平衡和融合。三是管理队伍要将“双核共振”育人理念运用于管理的各个层面和环节,为“双核共振”育人理念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和服务保障。四是辅导员队伍不应止于思想道德教育,还应参与专业建设和文化建设,将“双核共振”理念渗透于对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引导、教育之中。五是深入贯彻产教融合职教基本理念,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公共课教师,均应深入企业行业,及时了解企业行业的发展态势,更新自身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了解用人单位对职业核心素养的新需求。
参 考 文 献
[1]吴向东.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1):29-37.
[2]胡飒.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7-30.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9,534.
[5]肖萍,周琪.教育与文化相融下的人的全面发展论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26-130.
[6][1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7]张立新.培养大国工匠是时代使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6-04-09(4).
[8]现代汉语小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49,524.
[9]姜大源.技术与技能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4):71-82.
[10][11]周登超.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13(6):181-183.
[13]宗美娟,张成涛.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J].职业时空,2013(6):14-18.
[14]王伟.论职业精神[N].光明日报,2004-06-30(8).
[15]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7.
[16][17]李后强.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双核椭圆”构想[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1-5.
[18]刘富文.高职院校党委做好学校顶层设计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3):28-29.
[19]叶曲炜,敬丽敏,刘磊.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9(10):138-141.
[20]侯建军.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J].教育与职业,2008(23):23-26.
[21]韩继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多元社会评价机制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0):30-33.
[22]王向红,丁金昌.高职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业素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168-1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