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鄄城县陈王街道长城街小学 刘自东
近几年不断在报刊、杂志上刊登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我总觉得有点言过其实,危言耸听。那什么是教师职业倦怠呢?简单的说,就是教师不能顺利应付职业压力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反应,是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衰竭状态。他最初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1974年提出来的,随后各国的学者开始重视了对他的研究。
记得从教之初,一位老教师曾半开玩笑的对我说:“你们年轻人啊,就像一个多面体,棱角分明,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就变成一个球喽!”我当时听了,只是嘿嘿一笑,其实我并不明白他的意思。现在回想起来,他的看法应该是对“教师职业倦怠”一词最好的诠释吧!
是啊!当初的豪言壮志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整天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易怒,丧失了工作的信心和热情。在教学工作中,有的老师甚至不批改作业,不备课,不写教案,或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抄写老教案。有的学校从来没有组织过集体备课,更别提什么教研活动了。思则变,变则通,通则达。没有教改,没有创新,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有的老师对学生冷嘲热讽,肆意贬损学生、疏远学生,更有甚者动辄打骂学生。网上不是经常曝光某某老师打学生耳光被学生告上法庭的事吗?现在又出现令人费解的性侵学生事件。这些不但破坏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变得内向、孤僻、敏感、自卑,对学生心灵造成终生不可磨灭的伤害。以上都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外部表现,可还有一些老师抱怨,说自己把学生培养成才,自己孩子的成绩总上不去。其实,这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一种表现。为什么呢?这些老师往往会把工作中的不愉快带回家,甚至把把家庭成员作为发泄的对象,在学校还能受到各种规章的约束,对学生还能做到和蔼和亲,可到了家里,当孩子问问题时,耐心就显得没有那么足了,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造成了家庭的不和谐,危害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教师的职业倦怠,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那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不外乎以下几点: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学生,必须树立起学生智慧、品德的完美形象,但他又是一个普通人,做为双重角色的教师在学校尚能游刃有余,但到社会大熔炉中就像一个小学生,显得力不从心,有时会碰壁,这种心理的落差造成了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
国家取消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已有多年,但教育观念的改变却相当难,特别在相对不发达的城市和农村,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评价一个教师是否优秀不是看他是否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而仍旧是用分数说话。学生成绩好的,教师才可能评为优秀,才能晋级晋职,这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得不跟学生一样在成绩压力下超负荷运转,久而久之,会让那些疲于备战又没有实现理想目标的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大会讲,小会议,安全记录写了好几本,在学校一旦出了事,比如磕伤擦伤等,有些家长就不依不饶,动辄以告到县里、市里相威胁,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先看病再赔礼道歉。学生考试成绩不很理想,或者是作业没有完成,大多数教师都不敢正面批评,怕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因为学生一旦想不开,跳楼了、喝毒药了、逃学了,老师面临的都将是严厉的惩罚。所以老师工作起来往往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导致一些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教师的心态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些校长开会时也不断强调:学生学习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出安全事故。家长和社会对教师工作的误解给教师职业增加了压力,促进了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除了教师本人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我就不再一一叙述了,但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却迫在眉睫。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加强和提高教师个人修养。作为教师,要清醒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使命,并做好角色定位,以一颗平凡的心态来对待现实,用爱心和行动去工作,建立合理的期望目标。现在的远程研修就很好,老师不断的学习,提高了专业水平,胜任了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寻找到成功感。其次是加强人文关怀。学校领导要发扬民主,关心教师,同教师建立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实行民主管理,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决策,增强责任感;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在职培训机会,一方面提高教学水平,一方面还可以缓解工作压力,减少因压力带来的职业倦怠。
总之,职业倦怠在教师中普遍存在,为了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我们都应该关注这一现象,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重新找到自信,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