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先导,以学定教”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浅思考

2018-03-03 13:08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李树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0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课堂教学

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 李树华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包括具体学科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三种。具体由下述几种能力构成:(1)认识能力,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2)设计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能力,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等;(3)传播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4)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教学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的能力、组织培养学生优秀集体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协调内外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组织管理自己的活动的能力等;(5)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在教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能力。而课堂教学能力是指教师把建立在教学经验和教学思维力的教育理念推向实施、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思想政治学科的独特之处在于更为强调实现“立德育人”的目标,提高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需要教师做到问题先导,以学定教!

一、问题先导,教学路上不断摸索创新

“问题先导”是高中政治课堂常用的模式之一,它能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教材、深入生活展开探究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那么,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探究式问题又该如何设计?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1.问题设计要有梯度,体现层次性

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总是会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知识性问题和推理性问题的综合设计,让学生随着问题步步深入,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问题设计要结合生活实际,做到与时俱进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科,具有现代的生活气息,所以在设计问题时不能孤立地呈现某个知识点,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里。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将这个知识点放大,从而让学生通过探究去获取知识。

3.问题设计要有正确的价值引领,突出主流价值观

社会在不断发展,高中生对社会也有自己的认知,但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随时都在冲击着学生固有的不太成熟的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负面效应。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主流的价值观。

(二)高中政治课怎样设计探究式问题

1.结合时政生活设计问题,调动探究的激情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包含不少与时事、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内容。它强调人类思维活动从感性开始,进而在思考中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要抓住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活化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探究能力的发展。

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一《面对经济全球化》时,教材的前三个单元分别研究了消费、生产、分配等经济现象,使学生对“经济生活”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高中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通过多元化的知识获取渠道,他们很容易获取有关经济的一些信息,并能在课余时间与同学进行讨论。基于这样的情况,在教学《面对经济全球化》时,教师就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而应该和时政相联系。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典型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中国成功入世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全球的经济发展联系越来越密切,在中国不断有外国企业来投资,而中国也有很多企业将投资的视角伸向世界各地,全球经济的交流日趋频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时代发展的背景,也是课堂探究的重要资料。新课导入时,笔者和学生聊起了购物,提到了两个问题:(1)你平时接触过哪些外国品牌?(2)中国有哪些商品在国际上畅销?在谈话过程中,笔者趁机将一些典型的材料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如说到计算机,学生讲到了华硕、戴尔、联想等品牌,这时,笔者以联想为例和学生谈起经济全球化。联想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品牌,但它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并成功收购著名的外国品牌IBM,为成功开拓海外市场走出了跨越式的一步。联想是以生产电脑硬件为主的企业,微软则是以生产软件为主的企业,目前大部分的电脑所运行的系统就是微软提供的,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好例证。然后笔者出示问题:联想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发展战略?微软产品虽然远销世界各地,但它会有危机感吗?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效地引入时政话题,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政治知识。

2.设计深刻性问题,加大探究的深度

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和思考能力,政治教师要结合教材,设计深刻性问题,借助问题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有些深刻性的问题需要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才能解决,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时,为了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理解“我国政府对人民负责”这个知识点,笔者以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入手,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民心工程”和“形象工程”案例,然后设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形象工程”?结合课件谈谈你对“形象工程”的看法。学生要思考好这两个问题,就要联系上下文和调用自己的认知体验才能回答好。接下来,笔者再次出示问题:“民心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区分标准是什么?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发了,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能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政府的责任,进而理解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可以说,有对比才会有思考,也才会有思维的碰撞,高中生才能全面地理解人民与政府的关系。

总之,要构建基于“问题先导”模式的探究式课堂,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生思维关键处设置问题,借助问题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以学定教,把握时机提升自我能力

高考改革背景下,对政治学科的考查方式趋于多元化,在此情况下,高中政治教师既要从经验中总结出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教学方法,也要探索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吸引学生投入学习的新方法。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更新课堂教学:

(一)坚持: 做好知识储备和模块体系的搭建

学生能力发挥与提高应该以充足的知识量为基础。比如高三的政治复习,仍需要坚持以“材”为源: 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回归教材,认真细致的理清所有考点,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盲点,为后续模块知识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高中阶段政治的知识点非常多,学生单凭一己之力难以驾驭运用,这时需要老师指引学生对知识点加以归纳和总结,从而避免知识混乱,大大提高复习的效率。以“关键词”引领学生搭建模块框架是我常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考试路上的最大的拦路虎就是主观题。之所以感觉难,主要是由于模块知识过多造成混乱,不知道从何入手解答。对此,我从模块目录入手,寻找单元、课与框题之间的逻辑,并用“关键词”串联起来方便学生记忆。例如,必修一《经济生活》,我们可以从社会再生产的四大环节贯穿四个单元,分别为消费、生产、分配、交换,而在这四大环节下从人的角度又可以理解为消费者、劳动者、管理者、建设者,围绕着为何生产、是谁生产、为谁生产、怎样生产,更通俗地理解为如何花钱、如何赚钱、如何分配、如何发展。当然我们也可以构建以“价格”为中心的知识树来理解全书,这样就把零碎的知识条理化、体系化,更容易把握书本知识。如果以必修二《政治生活》为例,从模块单元关系来看主要从参与政治生活主体的角度来编排内容,即 “公民”“政府”“人大”“政党”“国际社会”。从构成单元的课与课之间的关系来看,《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单元标题),以“公民为什么能参与”“公民为什么要参与”“公民怎样参与”作为主线。《政治生活》也可以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来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与政策。这样一来,经过教师指点所搭建的知识框架对学生主观题的作答就有了极大的帮助。

(二)改变: 探索适合学情的复习模式

进入高三的学子,由于学习任务繁重,知识乏味,心理压力也与日俱增,学习热情却日渐消退等现象都容易出现。作为高三老师在复习课上更乐意地把自己的经验直接传授给学生,但却忽视了兴趣与热情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两大因素。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笔者尝试用小组合作与重难点讲授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复习。

尝试一: 选择题拍卖会

高考政治试卷选择题分值非常重,可以说“得选择题得天下”!高三教师习惯做法是让学生自行完成后再对每道题进行分析讲评!经过实践,这种复习模式十分低效,学生仅满足于核对答案知道自己分数却缺乏对错误选项进行分析的热情。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了一种“选择题拍卖会”的模式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具体步骤是: 选择题限时训练,小组整合答案,小组展现答案,教师进行拍卖,成功竞拍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解,答案正确且讲解合理获竞拍分数,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选择题一改过去老师满堂灌的枯燥模式,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无论学优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能在拍卖会上找到自己展现的机会。在此规则的限定下,各小组成员只有一次代表小组发言的机会,因此组长将把不同难度的问题分配给不同的组员。

尝试二: 主观题分享会

主观题一直是困扰学生提升的巨大障碍!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审题错误,张冠李戴,知识点与材料解析完全脱离等。例如“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相关知识,说明发现青蒿素是实践推动的结果”这一设问,有同学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屠呦呦大量实验锁定青蒿素”“通过一系列技术试验提取青蒿素并验证能够战胜疟疾”等语句,把答案定位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样一来就把答题知识点扩大化了,尽管答案中可能也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但通常不会在此要点上展开分析,本来很容易拿到的分数结果可能就是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还有的同学在回答《政治生活》的主观题时,很容易忽视材料中“党”“政府”等重要提示语,书写下来自己感觉很圆满,但就因为主体词偏离,结果徒劳无功。

通过以上的两大尝试,减少教师的单纯化“讲授”,突出教师的“指导”,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削弱,也不意味着教师不用教,而是要把握好教得“度”。 与以往的课堂教学不同,有效的课堂应该是“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不学不教”。教师上课要讲什么,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要看学生的要求,看学生的需要。切实把握好“三不讲一讲”的原则,学生已知的不讲,学生自主学习中能解决的问题不讲,对于学生未知的、教师讲了还是不懂的知识不讲,对学生自己无法解决集体讨论交流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讲,而且对于这些问题,教师的讲不能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授,而应重在于“引导、点拨、启发”,力求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师还要讲方法,讲技巧,归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路,指导方法,举一反三,实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作为一线教师,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不困难,难是难在如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如何改正错误,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辩证否定”。为了让学生相互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更好地用同伴的力量帮助学生成长,我开始尝试用“分享会”的形式来讲解主观题。具体的步骤是: 组内成员互相讲述自己解题的思路,组长记录总结,派发参考答案,重新审题,讨论解题思路,教师点拨,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一方面要形成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教师应该具备不断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没有学习能力就谈不上课堂教学能力。首先必须加强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教师的学科知识直接影响教师的学科观念形成、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的使用和学生的评价;其次,要善于从教学实践后自动反思,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最具有实质意义的环节,只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才能对学生产生课改预期的效应,课程改革才算真正落到实处,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已经成为课改成效不容忽视的重要主题。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课堂教学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