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析

2018-03-03 13:08山东省莱芜市高新区实验学校任树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0期
关键词:道德法治学科

山东省莱芜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任树珍

一、理解课程含义,抓住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两大支柱

从“思想品德”到“道德与法治”,不是课程名称的简单改变,而是课程思想的一大进步,必须明确:道德、法治将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两大支柱。教师先要转变以往的观念,能否适应新课程的诸多要求,这对任课教师在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上将是一种能力素养和思想准备的挑战。

“道德与法治”将相对笼统的课程概念称谓变得更为全面、具体,法治是保证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底线,而道德则意味着对社会发展的更高要求。这是本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两大支柱,也意味着学生在构建本门课程、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时候,可以有两条更为清晰的学习线索。但要指出,名称的改变并不意味着“思想品德”不再重要。相反,通过“道德”与“法治”两大支柱的知识构建,最终要提升的仍然是学生的道德法治观念水平。

课程名称变化将引领教学观念积极转变,在教学中把握道德与法治两大支柱,并将教学内容围绕这两支柱展开,帮助学生认识身边生活现象应当从什么样的视角来判断,从而促进自身品德法治素养的养成,的其实质就是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使学生核心的素养得到良好培养,就必须要以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培养为基础,全面培养合格的“人”。

二、围绕教学目标,明确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方向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最终点。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关系到整堂课的设定与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会帮助我们紧扣教育主题,抓牢培养方向。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时刻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关注,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学科教学中,在学科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所取舍,应从学科特定内容出发,寻找到学科教学与核心素养的结合点。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认真研究,梳理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社会责任到身心健康的培养,从学会学习的能力到实践创新的能力都要涉及到,充分体现新版教材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要求。

目标的制定既要结合新课程理念、学科目标、单元目标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使教学目标贴合实际生活,促使学生良好观念的形成,以及道德法治素养的提升。应充分着眼于道德与法治特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紧紧围绕“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的学科核心目标,明确每个目标的含义,帮助与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和适应社会,养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紧盯课堂教学,夯实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主阵地

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教。对学校来说,培养学生的各项素养,最终需要回归到课堂教学上来,而首要的是价值立意问题,价值立意是一种目标性的教学理念,它通常是对“这堂课将主要达成什么?要把这堂课上成什么样的课?”等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不能止于知识,也不能止于解题训练,更应指向人的道德品格、法治意识、心理健康、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如在教学“孝亲敬长”时,让学生反思:你在家庭生活中是如何孝敬自己父母的?当你和父母产生矛盾时又是如何处理的?基于这种真实情境的问题教学,能使学生从中发现和提取到有道德价值的新知识,更能激起学生产生问题探索的欲望,从而最终实现学生在对问题思考中深化和扩展认识,更好培养本学科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授课内容要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现实社会中去,感受道德法律规范的力量,形成客观理性的价值体系。教师不应把注意力放在知识的灌输上,而应着眼于初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上,把更多精力放在学生对知识应用和问题解决上,聚焦于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现实状态的理解,以及对于社会发展应然状态的追求。授课中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感染、影响学生,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也是学生知识增长、能力提高、情感升华和全面发展的最好途径。也只有通过自身在学习和活动中的观察、思考、参与、运用,才能把抽象的知识变成自己掌握的东西。

四、面向社会舞台,拓展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育途径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核心素养也会随之进一步深化。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根源在于主体与道德环境的积极交互作用——活动或实践。全新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生活,更多的采用调查研究、参观访问、角色扮演和讨论辨析等方法,这一改变,也更好地体现了对实践创新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因而我们的教学则更应该让学生去主动的学,尽可能以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为基础。在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进一步拓展知识,从中汲取生活智慧的养料,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检验和丰富所学课本知识,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中、小学生生活为基础,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养成和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随着学生生活空间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应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在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真正达到所希望的结果——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拥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深度视野的人。

猜你喜欢
道德法治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超学科”来啦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