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华侨中学 邱碧芳
时代呼唤人文精神,现代教育呼唤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精神为教育内容和教育价值取向,实施人文关怀,塑造人文品格,培养真善美的人格。语文教材是荟萃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哲学美的载体,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应利用其审美及情感优势,使其成为人文精神熏陶的主阵地。
人性,谈及它有几分疏远。因为它有太多被扭曲的时候,有太多失落的机会。尤其是在当今发扬物质、功利而淡漠人性的社会中,人性纷纷被夺取堡垒,而学生也在升学考试压力中疏于对人性的思考和自我塑造。基于这点,我在课堂上尽量挖掘教材中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人性美,以此去感召学生。
如在学习《木兰诗》这首北朝民歌中,我不仅对学生强调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尤其肯定的是其在长期流传加工过程中,寄托了无名氏们对理想人性的追求,凝聚了美好人性的精华。我让学生们着重品味木兰善良、勇敢、淳朴的优秀品格,这三者乃人性之瑰宝。首先,悯父母,爱国家,人性种子之核——仁慈。仁慈是人们认可的善良人性,如母胎会产生许多美丽的事物。木兰顾全大局、临危受命是基于她善良的良好品格。其次,颠覆传统、女扮男装、驰骋沙场的勇气。勇气是支持、贯穿人性中其他品质的支柱,否则它会在逆境中崩溃,在苦难中枯萎。木兰从做出代父从军的那一刻,在她战胜女性心理的柔弱、胆怯和孤独的成长过程中,勇敢坚强的优秀品格便越发熠熠生辉,令人肃然起敬。最后,木兰一直保持着一个凡人俗子的心态,她小心翼翼地秉持自己的初心,选择放弃所有的名利,还归故里,恢复农家女儿的身份。朴素,就像植物的花果一样,是人性的崇高境界,是自然人性的回归,是和谐、自由、完善的状态。有了淳朴的人性,才是完整的人格和幸福的人生。因此,学生们在我有意识的引导中,通过自身的理解领会了善良、勇敢、淳朴的人性精华,从而去思考、重拾、建构自身人格。
除此,人性的殿堂中还绽放着无数纯洁隽永的心灵之花,我带领同学们一一去采撷。到《纪念白求恩》中去领略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国际主义精神,到《驿路梨花》中去欣赏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到《愚公移山》中去体悟人性之坚韧、执着及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以此让学生们坚信人性本善,回归并固守着美好的性灵,不因世风日下而迷失自我,反而愈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人世间是丰富的感情世界:亲情、友情、爱情紫绕在我们周围。然而,在忙碌的人生中,某些情感似乎因我们的视若无睹而悄悄地远离我们功利的视野和麻木的心灵。我们的学生在单调的学习生活中,在沉重的压力下也失去感受这些情感的能力,心灵已欠缺接纳这些情感的一方净土。我在语文教学中便有意识地去唤起这些美好情感在学生心灵的复苏,帮其营造可以找到归宿感的感情家园。
例如,亲情是美好的,需要老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品味、感悟。审美应有距离。学生们从小生活在父母的身边,每天都沐浴在亲情中,正因为距离太近,他们反而不知道这就是美。当我带领他们阅读课文时,就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感受这种情感的美。比如,在教《背影》时,我启发学生去品味:“我”是一个20岁的男人,为什么父亲“不放心”,拖着一个生病的身体坚持送“我”到北京?还亲自为他儿子“挑选”了座位,并多次告诉茶馆要照顾“我”;看到站台上有卖橘子,他坚持要去给儿子买。当他穿过铁路时,父亲又跳下去爬了起来,哪怕身躯肥胖、步履维艰……从父亲的一连串言辞中能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感?通过引导讨论使同学们深切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舔犊之心。这种至诚至深的亲情,正是在看似微不足道的言行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孩子们也学会从父母的言行中欣赏他们的关爱。它也像《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和宽容理解:当窗前的秋叶飘落,母亲悄悄用身子挡住了孩子的视线,挡住一份萧条;菊花开放,母亲小心翼翼地动员孩子去感受那份绚烂,以期化解孩子心中那份消极……这点点滴滴无不包含母亲对儿女的丝丝柔情。在阅读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将体现父母亲情的词语用红线标记,有的精彩句子、段落要求学生反复诵读,从而去品味感知父母对子女的美好亲情。同时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在生活中感悟身边的亲情,并写一篇反映亲情的作文。从作文结果来看,每个学生似乎都发现了原来自己是多么幸福。
有了亲情,还有颠扑不破的友情。它有来自《羚羊木雕》中的作者顶着挨家人惩罚的风险,为朋友蒙受不白之冤;来自《社戏》中鲁镇的哥儿们为作者"两肋插刀",千方百计圆其前往周庄看社戏的心愿。还有宽广博大的师生情:来自“我”与慈爱公平的蔡芸芝老师的水乳交融相依相恋;来自莎莉文老师象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海伦凯勒封闭的心灵,使其黯淡的生命有了无限的希望……亲情、友情、师生情永驻心中,学生们远离了空虚、悲观、厌世和无助,有了自己值得信赖和停泊的感情家园。因此,借助于文学作品的情感熏陶,可以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他们的情感细腻、真诚而健康。
笔者还认为语文教育应该进行审美教育,注重学生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精神旨趣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的审美人生观。审美活动的本质在于对生命的理解、肯定和热爱。对个人生活的坚持和热爱是美丽的。但是,抛弃“自我”,将个体生命融入宇宙生命中,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是最高的审美境界。审美人生观是一种以追求美为生命支点的超功利主义人生观,其实质在于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和关怀不仅体现在珍惜和热爱个体生命上,而且体现在珍惜和尊重一切生命上。具体体现在人格的建设上,体现在既要维护个人的独立意志又不以自我为中心,高于一切,肆意践踏他人,损害一切,真正做到不卑不亢;具体体现在生活方式上,用公正的心去重新审视,以平等态度对待一切生命所在。
审美人生观教育以感悟生命、热爱生命为核心。基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挖掘作品的生命意识,提高文学欣赏水平。例如,在对《春天》这篇优美的文章的分析中,我不仅让学生了解作者描写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中所蕴含的爱和赞美春天,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年计划在于春天”中所包含的生命意识及大自然的四季轮回、时光荏苒、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以鼓励他们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寻找更好的生活前景;通过“春天”去感受新生活的活力,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又如《归园田居》一文,可以走出作者没有融入世俗世界的肤浅理解,引导学生去欣赏陶渊明超越个体生命存在的审美理想。阅读《敬畏生命》《紫藤蔓瀑布》《白蝴蝶之恋》这些直接表现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的文章,我更没有放弃引导学生对生命的关注、理解和珍惜。
此外,为了把作品转化为培养学生精神、意志和人格的载体,我们应该把审美与教育结合起来,从写作到理解“道”,即生活方式,即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强调学生应该从作品中审视自己。通过对作品中生命意识的关怀与认同,学生反思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不断的反思与自省,升华思想,形成自己的审美人生观。如让学生从教材中去感受鲁迅的"愤怒人生",方志敏的"清贫人生",雷锋的"服务人生",陶渊明、朱自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人生中去反思自己,提高生活品味,从而自动抛弃庸俗的价值观,以最好的姿态贴近生活本质,从而享受情感和审美愉悦,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审美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