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恩平市华侨中学 郑妙群
国内外文章论述中大多数把品格当成是人格或性格,这是片面的。品格,应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品格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学生完整的个性结构之一,同时品格又是属于同道德伦理有关系的范畴。品格的形成不是由遗传获得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快乐”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学生的快乐感”是学生的一种心理感受,是来自于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学生与学生活动,以及学生自我体验感悟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快乐,实现自主健康发展的心理状态。
当代中学生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在很多大人的眼里,他们是“幸福的一代”。但近年来,我们经常在新闻媒体看到关于学生厌学、网瘾、跳楼自杀、校园欺凌、打架斗殴甚至抢劫、杀人的报道。作为一线的教育者,我们不禁沉思,现在的孩子们心里都在想些什么?他们在校园里的学习生活不快乐吗?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恶性事件?
学生在学校感觉不快乐,归根到底是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偏离了教育的本质而造成的。应试教育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置学生素质、个性的全面发展于不顾,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等,将非选拔性考试科目打入冷宫;“后进生”成为教育的“盲点”或“弃儿”,失去发展的机会和前进的信心;评价方式单一,学习成绩成为最重要的标准,学生的很多兴趣特长得不到肯定等等。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习压力大成为影响学生快乐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九成以上学生把取得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学校作为快乐感的第一条指标。
特别是在薄弱学校就读的学生,他们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多次在考试中遭受失败的挫折,成绩经常处于中下游,挫折感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期而至,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样的学习生活还有何快乐感可言?归结起来,学生快乐感较差的表现有:
考试失败、家庭环境不好、家庭异常等都容易引起学生的自卑感。自卑感严重则不敢尝试,不敢尝试则品尝不到成就感,由成就感带来的快乐也自然感觉不到了。
这些学生一贯习惯把自己当做是“绿叶”,对批评与落后习以为常,当机会让他们去表现的时候,习惯了麻木对待。麻木自然没有感觉,自然就无法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快乐。
学校为了提升升学率、优秀率等,无暇顾及这些学生,他们是失败者,是被学校、家庭所嫌弃的对象,“破罐子破摔”,完全放松了对自己的管制,导致自制力不强,对校纪校规有着较强的抵触情绪。
学生以上种种不快乐的表现,已经给教育者敲响了警钟:成就学生快乐成长不仅有其必要性,更有其紧迫性。假如教育者不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通过必要的手段进行干预,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必须把成就学生快乐成长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点,这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实现职业幸福和自我幸福的必要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快乐。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经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快乐地度过自己的一生。”由此可见,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格完善、身心愉悦、个性充盈、快乐和谐的“人”,教育是为快乐生活奠基的。换句话说: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决定着学生对快乐的体验。
品格教育与快乐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品格教育是围绕一定的社会需要而进行的价值教育,它关注学生的心灵,给学生带来对生活的感悟,快乐的体验;它关注个人的生活品质,注重个体未来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和优化,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因为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年龄在18周岁以下,心智还处在发展阶段,往往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多变的阶段,可塑性很强。作为教育者,应该尊重教育的规律,坚持德育为先,以品格教育助推幸福建设,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格,塑造阳光心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快乐观,提升学生“感知快乐、领悟快乐、创造快乐”的能力。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其人格得到尊重,潜能得以开发,个性得以发展,主体地位得以发挥,逐渐成长为有个性、有智慧、有意志、有品格、有追求、有幸福的人。
学生拥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能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建立合理的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学习不断进步;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正确看待暂时的挫折,积极地克服困难。
学生拥有健康的审美观,就会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和社会活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会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保证身心健康。
学生拥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够与老师、同学、朋友关系良好,家庭和睦、融洽,整体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心情是愉悦的,体验到的积极情感多,消极情感少。
为了炼就学子优良品格,可以设计系列活动,如:晨诵经典、晚思父母朋友恩、编写感恩故事、记录身边好人好事、组建学校“大二度”乐队、街舞队等社团、开设艺术欣赏课程、“魅力侨中”摄影大赛、“我有一手绝活”才艺展示、主题《我爱我家》、《不要轻易说爱》、《我的青春我负责》等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欣赏美、发现美、享受美。使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