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女性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研究

2018-03-03 21:38张泽承贾健唐华韩政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高等师范高师体育运动

张泽承 贾健 唐华 韩政

(海南大学 海南 海口 570228)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女性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

2、结果与分析

2.1、教师职业体育价值分析

高等师范院校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教师职业体育价值,就是指体育为提高高等师范院校女大学生毕业后从师素质的身体教育价值。从调查来看,高等师范院校女子体育价值观在教师职业体育价值维度上,非常认同人数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体育参与可以建立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可以帮助自己弥补性格缺陷,使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的教师两个项目。而持否定态度占主导地位的项目为更多的体育知识可以成为自己的教学辅助手段、女教师更应该具备较高的体育素质和体育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等几个项目。这说明现阶段高等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并没有认识到体育运动在教师从师素质上的促进作用,没有把体育当作一个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来看待,只是把体育当作弥补在教师职业需要上的性格缺点及与学生的沟通方式。这可能是因为她们对于体育功能的认识不全面,没有深入了解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对于一个人的行为、精神状态、逻辑思维及言语表达能力的深层次的影响。这些能力恰恰使得女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讲解示范等教育行为方面,相对于男性教师而言处于劣势地位。此外,由于女性教师在生理、心理上的特点,使其在对学生的“管教”方面相比男性教师是处于弱势的,容易造成学生潜意识上的“性别歧视”。这就要求身为未来的师者,高等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应该清醒的意识到体育对于自身这块“短板”的补充作用,充分利用体育对于自身行为体态、精神面貌等教师岗位主观素质的培养深层次功能。

2.2、心理调适价值分析

体育价值观的心理调适是人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的需要,通过体育运动对自己的心理控制和调节,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潜力,维护心理平衡,消除心理问题。合理的心理调适能使人们对于自己的认知、情绪、意志、意向等心理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使人的精神状态以保持、恢复正常或超正常状态的展现出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在心理调适维度上认同比例最高的为“体育可以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情感”、“体育参与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说明在现阶段高师女子体育价值观的心理调适价值维度上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她们已经具备了或认识到了利用体育参与来使自己增加对于生活的情感热爱,也希望在体育活动当中能够对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有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极不认同比例较高的为“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这表明高师女大学生在心理调适价值维度上是矛盾的、不稳定的,她们既认同体育运动对自己的生活热爱情感、团队合作意识及锻炼意志的积极作用,但却不认同体育能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的主观的心理素质改善功能,说明了高师女大学生对于体育的心理调适作用持质疑态度,对体育能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可以克服心理障碍的深层次的心理调适功能认识不够全面并缺乏信任。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大多数的学生认为体育是一种身体运动,其作用就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与认知、情绪等心理活动无关。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2.3、审美价值分析

从对审美价值的分析来看,在审美维度下的四个题目中,“体育可以塑造优美体型”的题目中非常认同的人数比例最高为47.8%,这说明在高师女大学生审美价值的体育价值观维度中,利用体育运动进行优美身材的塑造已经成为她们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内部动机,把女性爱美的天性充分的表现出来。而在“体育有助于塑造优美姿态”题目极不认同人数比例却高于其他三个题目,与“塑造优美体型”更是差异明显。且两题的非常认同的人数比例也有不小的差距。尽管两个题目的相似度很高,但是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在校女大学生而言,优美的姿态并不代表优美的身材,这与当代女性“骨感美”的审美标准影响较为密切。而对于“体育可以培养审美能力”题目各程度认同比例的深入分析发现:表示认同或比较认同的比例和极不认同的人数比例大体相近,这说明在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审美能力项目中高师女大学生对于体育在“培养审美能力”的作用和功能还不甚了解,并产生了不稳定的体育价值观念。

2.4、社会交往价值分析

从对社会交往价值的分析来看,非常认同比例的排名为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展示自己出众的一面,使别人认可自己、可以加深朋友之间的友谊和结识新的朋友,在极不认同人数最多的是加深朋友之间的友谊,这表明现阶段高师在校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在社会交往维度上还是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层次上,对体育运动在社会交际作用持质疑的态度。在社会交往维度上首要目的是展示自我,能让更多的人认可自己、认识自己,其次才是加深朋友间的友谊或结识新的朋友。这是现代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人普遍存在的“通病”,她们不善于沟通、不重视朋友间的友谊,在社交圈里只是一味的凸显自己,忽略他人的感受。这与其生活的大环境有关,由于现阶段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中长辈长期视其为小公主、小皇帝百般溺爱,虽然对她们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也相应的阻碍了她们与人沟通和交往能力的发展。所以在高师院校的女子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重新建立她们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使她们认识到体育运动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2.5、生理价值分析

从对生理价值分析来看,在体育可以强身健体、运动有助于调节体重及长期锻炼可以保持身体健康三个题目中,非常认同的比例分别为67.6%、56.7%和54.0%,均大比分超过了其他认同度,而在这三个题目中持否定态度的人数比例却都在10%以下。这说明在高等师范院校的在校女大学生的体育价值中,体育运动的强身健身这一本质功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可。这可能与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关,因为体育可以强身健体,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常识。由于高等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岁至22之间,她们青春并充满活力,对于自身身材和体重也格外重视;所以对于体育这个唯一健康、有效的控制体重的方法自然趋之若鹜,这也是在“体育可以调节体重”这一题目中取得高认同度的主要原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长期锻炼可以保持身体健康”这一题目中虽然非常认同的人数比例是54.0%,且高于其他的认同程度,但是选择不确定的人数比例也达到了32.3%,选择比例仅仅低于非常认同。这可能是因为现代高师女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身体的各项技能指标与状态都处于巅峰状态,也很少产生不良的身体感觉,所以就会使其忽视健康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负面的体育价值观,需要我们警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体育的生理价值在高师女子体育价值维度中占主导地位

从高等师范院校的五个维度中题项的非常认同人数整体比较来看,生理价值维度中的“体育可以增强体质”、“体育可以调节体重”和“可以保持健康”的百分比分别为67.6%、56.7%、54.0%,均大比分超过了其他维度的题项百分比。这说明在高师女子体育价值观的五个维度中,生理价值是占主导地位的,表明体育运动的强身健体这一本质功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3.1.2、高师女大学生对体育的社会交往价值认识还不成熟、不够全面

高师在校女大学生在她们的体育价值观的社会交往价值维度上,处主导地位的是“体育参与可以展现自己出众的一面,能使他人认可自己”,其次才是“结识新的朋友”、“增进朋友间的友谊”。表明现阶段在她们的社会交往上还不成熟,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体育的社会交往价值的认识不够全面。

3.1.3、体育可以塑造优美身材已经成为高师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

在审美价值维度中,“体育可以塑造优美体型”的题目中非常认同的人数比例最高为47.8%,这说明在高师女大学生美的需求价值维度中,利用体育运动进行优美身材的塑造已经成为她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内部动机,把女性爱美的天性充分的表现出来。

3.1.4、高师女大学生对于体育的心理调节作用已经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

在心理调适维度上认同比例最高的为“体育可以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情感”、“体育参与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说明在现阶段高师女子体育价值观的心理调适价值维度上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她们已经具备了或认识到了利用体育参与来使自己增加对于生活的情感热爱,也希望在体育活动当中能够对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有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3.1.5、职业体育价值维度上,高师女大学生对于体育在从师素质上认识不足

高师女子体育价值观在教师职业体育价值维度上非常认同人数比例较高的为“体育参与可以建立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可以帮助自己弥补性格缺陷使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的教师”两个项目。而持否定态度占主导地位的项目为“更多的体育知识可以成为自己的教学辅助手段”、“女教师更应该具备较高的体育素质”和“体育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等几个项目。这说明现阶段高等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并没有认识到体育运动在教师从师素质上的促进作用,没有把体育当作一个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来看待,只是把体育当作弥补在教师职业需要上的性格缺点及与学生的沟通方式。

3.2、建议

3.2.1、明确主体教学思想,突出体育生理价值的本质功能

在教学中应明确主体教学思想,增加有助于在校女大学生的生理健康等相关内容的比重,突出体育在增强体质、强身健体方面的本质功能。多开展一些针对性强的、适合女孩子进行的体育教学内容,使其满足女性大学生的生理需求。

3.2.2、充实体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等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上应该多开展一些集体性的、趣味性强的、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帮助,且能增进彼此之间情感、友谊的体育项目。使它们在体育运动当中提高自己的情商,从而通过体育活动改变她们的人际交往态度,改善她们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交往价值观。

3.2.3、积极引导他们的体育态度、促进体育参与行为的产生

应该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她们的这一审美特征,对她们的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她们克服一些“艰苦畏难”的负面心理情绪,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从而建立正确的体育行为习惯,形成较高的体育运动技能。

3.2.4、注重课上、课下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开展多元的体育教学形式

开展多元的体育教学形式,建立业余体育社团、体育运动俱乐部,使学生不单单只在体育课堂上进行体育活动,还应该在课下也能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不同情况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使高师院校在校女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与体育活动紧密的联系起来,进一步加强她们利用体育活动增加对生活的热爱情感、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展示自我、展示个性的平台。

3.2.5、优化体育教学结构,明确高师院校体育教学职能、强化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

在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划上,增加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理论课程比重,教师职业需要方面的深层次的作用,使她们能够了解一个师范院校的学生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能让她们充分认识到体育对于高等师范院校在校女大学生未来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改善她们体质、意志品质、社会沟通能力及提高从师能力,从而达到利用体育影响她们体育价值观的效果。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高师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等师范数学课堂中的践行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呆呆和朵朵(13)
谈高师作曲课与艺术实践课互动模式的构建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论高师复调课“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柯达伊多声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师复调课教学模式
论隐性教育在高师民族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数字技术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