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某部基层卫生防疫保障工作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3-03 21:19邓吉军魏新辉
武警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卫生机构卫生防疫卫勤

邓吉军,魏新辉

部队旅(团、支队)级的卫生队(所)等基层卫生机构既是部队医疗、保健服务单位,也是部队开展卫生防病工作的主要部门[1],承担着所属部队的卫生防疫和卫勤保障任务。近年来,随着武警部队职能使命和任务的不断拓展,卫生防疫保障工作紧跟部队形势要求,适应多样化任务的需要,呈现时间与空间的突发性、疾病防疫的复杂性与反复性,以及人员流动性大与聚集性快的特点。笔者长期在支队级卫生队从事卫生防疫和卫勤保障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和日常工作体会,就当前基层卫生防疫保障工作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 主要特点

1.1 突发性 武警基层部队因职能使命不同,担负的任务也不完全相同。在新形势下,反恐斗争、突发事件赋予基层卫生队卫勤艰巨的使命,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应立足现有条件,根据部队担负的任务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级、各类、各方向的卫勤应急保障预案,并加强带有实战背景的应急卫勤演练与训练,做到一种保障多种方案,一种方案多种处置,以确保卫勤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

1.2 复杂性 武警部队点多、线长、面广,驻地高度分散,警地接触密切,卫生防疫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3]。加之各基层部队驻地情况与周围环境又各有差异,因此,卫生防疫与卫勤保障也必须结合各地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手段,准备多种预案,才能在复杂的任务面前,真正实现“拉得出、跟得上、救得下、治得好”。

1.3 反复性 在传染病防治与疾病管理控制中,大多数传染病往往具有明显的反复性。因此,卫生防疫工作也必须作为基层部队一项经常性、基础性任务,抓反复,反复抓,才能使防疫工作在基层末端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1.4 流动性 武警部队作为一个武装集团,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官兵执行任务时,部队使用和调动频率较高,人员流动性较大,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增多,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概率显著增加,使卫生防疫与伴随卫勤保障在执行具体任务时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实施方法与保障措施也呈现流动性的特征。

1.5 聚集性 在平时,部队官兵居住地比较集中,生活、学习、工作、训练等相对比较封闭,一旦驻地发生传染性疾病传入部队,极易发生群体性暴发与流行。在执行任务时,要求官兵快速反应,迅速聚集,这就要求基层卫生机构分工明确,主动协调,力争实现全程、全员保障,以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

2 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缺编 (1)基层卫生机构条件相对较差,使部分医疗卫生干部不安心基层工作。一方面,一些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干部,因基层医疗器材与药材供应等条件所限,到基层以后感觉在校学到的大部分知识与技术用不上,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太大,让他们感到学无所用;另一方面,一些卫生干部长年驻守在艰苦地区,业务提高慢,对家庭照顾少,职务晋升受限,挫伤其积极性。因此,基层卫生干部总是调入的人员相对较少,想调出基层的人员相对较多。(2)军转技术干部安置政策导致一部分基层卫生干部思想不稳定[4]。我们发现大部分基层卫生干部转业时,年龄偏大,行政职务偏低,加上医疗业务不精,很难胜任地方医院工作,大多选择弃医改行。因此,许多基层技术干部在年龄较小时就想着转业,到地方谋求发展。笔者对本单位从2003开始至今分配至支队的卫生技术干部作了调查与统计,十多年间,上级共分配5名卫生技术干部到支队工作,到目前为止,其中调走至上级医院工作的有3人,从支队卫生岗位转业到地方从事行政工作的1人。

2.2 经费不足 (1)基层部队普遍远离体系医院,以及长期的艰苦工作环境,造成部队基层官兵发病率较高,特别是一些运动性慢性损伤性疾病及特殊患者较多,导致外诊费相对较高。笔者所处支队距离体系医院约560 km,而县市中队距离支队卫生队达100 km以上的有3个,因此许多急诊患者及运动性损伤官兵,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到驻地的地方医院外诊就医。(2)正常卫生事业经费标准偏低,因而每年用于防疫的卫生经费比例就更少了。根据卫生事业费标准,一般用于卫生防疫的经费应占卫生事业费用的15%~20%。笔者概略地计算了本单位2015-2017年用于卫生防疫的经费占卫生事业费的7.8%,而大部分卫生事业经费被官兵外诊及购买药材等费用所占用。(3)受当今医药市场商品化的影响,一些官兵存在医疗认识误区,不管病情如何,喜欢片面追求用名贵新药治疗,找专家名医诊治,做特种检查,这些,大大超出了基层部队卫生医疗服务的范围与标准。

2.3 能力不强 基层卫生技术干部主要从事部队卫生防疫和卫勤保障工作。在具体医疗过程中,接触的病种比较单一,实战的机会较少,进修的机会更少,这样,医学知识慢慢老化,业务水平却难以提高。面对繁琐的卫生防疫保障工作,部分卫生干部自觉与不自觉地成了专业不精的“全科医师”,导致能力素质跟不上部队发展的需要。

2.4 设备陈旧 现代医药飞速发展,药材、耗材、器材等更新换代较为迅速,而基层卫生机构部分器械老化,甚至有的设备已经到了无法使用的地步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补充与更换,导致基层的药材、耗材、器材等供应与使用存在结构单一、品种过时、体系不配套等问题发生。近几年,武警部队加强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整治力度,对改善基层卫生队医疗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许多医疗设备多是在70~80年代配发的,目前相当部分医疗设备已接近报废年限,有的已不能使用。同时,由于基层卫生机构缺少维修技术人员,致使医疗设备损坏或产生故障后难以及时修复,影响了正常工作。

2.5 统筹不够 基层卫生防疫保障工作是一项具体的系统工作,与部队担负的任务密切相关。卫生防疫保障工作虽然不是部队的中心工作,但影响中心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实际工作中,往往因统筹不够科学,部门协调不畅,基层疲于应付,工作难以落实,作用发挥受限。

3 对 策

3.1 争取领导支持 作为部队旅(团、支队)级党委,要把卫生队(所)的建设和工作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常议常抓。一是主官主抓,分管专司,各部门相互配合,形成“人人抓,人人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关爱卫生干部。党委在选拔任用干部上,一方面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职,把真正懂管理、善谋划、会协调的卫生专业干部选拔到卫生管理岗位上来;另一方面要考虑基层卫生专业技术干部的实际疾苦,在工作上多提供平台和有利条件,使基层干部在医疗实践中自觉拥有“使命意识、作为意识、职责意识”,让他们能真正扎根基层,安心基层工作。

3.2 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一是提高卫生队长的能力素质。要充分利用武警部队警地协调优势,有计划、按批次地抓好卫生队长的岗位培训,让卫生队长成为本单位卫生专业的带头人,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二是通过总队医院和卫生队干部进行双向交流的方式,从整体上提高卫生队的医疗技术水平。三是完善医学继续教育。医学继续教育要着眼卫生岗位的实用性与现实的针对性,加大新技术、新装备及新形势下卫勤保障新模式的学习力度,使基层卫生人员学有专长,又适应部队建设的需要。

3.3 规范化建设与实战化训练 一是规范基层卫生机构硬件与软件建设。按照《武警部队支队卫生队建设标准》和新的编制体制要求,加强基层卫生队硬件与软件建设,让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有目标,工作有标准。二是规范专业技术干部培训与考评机制。依据《部队卫生机构建设和工作标准》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干部岗位培训与考评机制,为基层干部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让基层技术干部思想上无负担,工作上有热情,真正让“想干事”的能“干成事”,使基层医疗卫生岗位成为服务基层的一个窗口。三是规范防疫经费的投入。一定的卫生防疫经费是做好防疫保障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当前,新的检验、检测、消毒技术给防疫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方面,促使我们加大防疫经费的投入,购买新材料、新技术;另一方面,又必须制订刚性的政策,确保经费投向的有效性,使有限的经费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四是规范卫勤保障训练与演练。加强实战背景下的伴随卫勤保障训练与实装拉动演练,以适应特殊时空、恶劣环境下救治伤病员的需要,为部队卫生防疫和卫勤保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使基层卫生防疫保障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3.4 抓好健康教育 面向基层部队,加强预防控制,系统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是卫生机构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的基础性方针[5],是部队开展卫生防疫保障工作的重要举措。卫生防疫工作紧紧围绕武警部队中心工作,通过“请进来”,或者“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授课,有利地促进了中心工作的开展,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猜你喜欢
卫生机构卫生防疫卫勤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回顾“东方之星”沉船救援中卫生防疫的特点及做法
新时期人事档案对卫生政工队伍建设作用的研究
新时期人事档案对卫生政工队伍建设作用的研究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8?12”天津港特大爆炸救援部队卫生防疫实施
一种新型卫生防疫车结构设计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