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死亡教育的策略研究

2018-03-03 15:50上海浦南幼儿园胡倩如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5期
关键词:汤米轩轩图画书

上海浦南幼儿园 胡倩如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在学校日常的教学中,或者家庭教育中,关于“死亡的话题”我们总是避而不谈。难得有幼儿提及这样的问题,教师或者家长总是害怕幼儿会遭受“死亡”给他们带来的心理伤害。所以在幼儿认知发展完全以前,教师或者家长通常使用“他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或“他去美丽的地方旅行了”诸如此类的应对方法。

从这个长久以来的弊病中,不禁让人疑问:幼儿可以真正的了解“死亡”的含义吗?幼儿有必要接受关于“死亡”方面的教育吗?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的最佳策略又是什么呢?

可以说,幼儿是能够了解死亡的真正含义的,而死亡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在幼儿3至5岁时,就形成了死亡的基本概念。4至5岁时,就会对死亡产生好奇与疑问。作为教师与家长,就有必要趁热打铁,在幼儿急需要了解“死亡”这个概念的时候,对他们进行正确且恰当的死亡教育,避免幼儿产生错误或片面的死亡认知。

既然幼儿可以接受关于“死亡”的教育,死亡教育又是如此重要,那怎样的教育策略对幼儿最恰当有效成为了研究的主题。所以,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死亡教育的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对幼儿最适合又有利的、甚至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的教育实施方式。

二、文献综述

(一)死亡教育的相关界定

1.死亡的基本概念

死亡,即指失去生命,某个事物的消亡。当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学者,对死亡也有不同的定义。医学上,从过去人们习惯把呼吸、心脏功能的永久性停止作为死亡标志到“脑死亡”的概念的更新,也是对死亡的一种新的定义。

2.幼儿的死亡概念

幼儿死亡概念多数是指幼儿相对于成人对死亡的认知,其也有自身的独特性与阶段性。经过总结,幼儿死亡的概念多数被归为死亡普遍性(每个人都会死)、死亡的不可逆性(人死不能复生)、死亡无机能性(身体器官失去一切机能)和原因性(死去都有一定的原因)。

3.死亡教育的含义

死亡教育起源于美国,1928年,John Cebhart发表了第一篇对美国丧礼及殡仪馆评论文章,开起死亡教育之先声。从80年代起,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规定在中小学校开始实施“死亡教育”。在那之后不同地区的学者也开始对死亡教育进行研究探索,对死亡教育也有了不同的定义,所以,我对多位著名学者的理论进行了概括:死亡教育,即将死亡、频临死亡及生活相关的知识传递给人和社会的一个教学过程,其中还包含非正式的、偶然的、不定期的相关教学。

4.幼儿死亡教育的内容

在接受死亡教育之后,幼儿能够对死亡真正的含义进行理解,克服死亡的恐惧与焦虑的同时认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就是死亡教育的目标,所以该目标指向的内容总结为:①了解人类包括自然万物的生命历程: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②死亡的含义和生命的意义;③面对死亡时的正确态度。遵循这三个基本内容时,幼儿教师还应该满足幼儿对死亡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循序渐进中明白死亡是大自然的规律,是不能避免的,无需充满恐惧和害怕,让他们从死亡教育中了解生命的价值与精彩。

(二)国内外死亡教育策略

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的过程中要营造轻松、明朗的氛围。在此氛围中,不仅仅要求死亡教育能够与幼儿的生活贴近,还要求采用一种适当的教育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进行幼儿死亡教育的重要准则。以下是国内外学者建议的死亡教育策略:

1.通过植物进行死亡教育

在死亡教育的初级阶段,可以选择以植物为主题的教育方式,在认知上先拓展幼儿对死亡外延的理解,在情感和认知上让幼儿有由浅入深的建构过程。说到植物,教室里的科学区角或者自然角角都可以用于加强幼儿对死亡概念的理解。

2.运用图画书进行死亡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成人很难向幼儿提及和解释死亡到底是什么,是怎么回事,而文学作品是幼儿死亡教育的有效途径。图画书中的死亡教育并不仅限于“死亡”本身,而是围绕着孩子和成人的生活经验展开。

图画书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教材工具,图文结合的形式也很符合幼儿的阅读心理。

3.通过幼儿的亲身经历进行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的实施方式有讲解和实践两种。讲解的方式重在死亡知识的传递,通常是教师向学生讲述,并以图文资料或多媒体为辅助;实践的教学方式则侧重于活动的参与和情感的交流。幼儿的情绪通过这个渠道抒发以后,才能缓解内心的悲伤、恐惧,内心的疑惑才能得到解答。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的是目的抽样。由于无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取被试,所以就在整个幼儿园中,对实习所在班级进行策略研究。在中班这个年龄段,正是幼儿对“死亡”产生好奇与疑问的时间段,所以在中班进行“死亡教育”策略正好适宜。然后将28人分成三组,分别为值日组,绘本组和分享组。值日组由10个值日生组成,负责米菲花园的照料;绘本组由9个幼儿组成,接受绘本教育;分享组由9个幼儿组成,其中一名幼儿为分享经历者。

四、研究结果

(一)通过动植物进行死亡教育的策略研究结果

米菲花园中有许多不同的植物与动物,中班的幼儿有了日益加深的责任感,所以每天的值日生们都会很积极的去为植物们浇水,为乌龟喂食。几天以后,一个幼儿突然跑来告诉我,仙人掌变成黄色了,仙人掌已经烂死了。于是,我在早晨的分享环节,把已经烂掉的两盆仙人掌拿到教室,询问孩子们这两盆仙人掌怎么了。有的幼儿说变黄了;有的幼儿说水浇的太多,烂掉了;有的幼儿说仙人掌已经死了。我告诉幼儿,这个小仙人掌已经死了,也就是说,他没有活下去的生命力了,不会再成长并且长大了。为了验证幼儿是否真正了解了“死亡”的含义,某一天,我我借着参观其他班自然角的名义,带着10位值日生来到另一个班级门口,指着一盆枯萎的康乃馨询问幼儿它怎么了。大部分的幼儿说它死了,有一个语言发展较好的幼儿说出“枯萎”这个词语,还有的补充说“一定是他们不好好爱护它们,它们才会死的。”我先告诉他们植物“枯萎”就是植物死亡的意思,然后表扬了他们说的很对。

(二)运用图画书进行死亡教育的策略研究结果

在众多关于“死亡教育”的图画书中,我选择了《楼上外婆和楼下外婆》。因为我认为这本书能够比较全面地帮助幼儿达成“知晓人‘去世’代表的意义,体验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快乐时光”。

我尝试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汤米妈妈脸上是什么?幼儿回答:“是眼泪”。我追问:“妈妈为什么会流泪呢?”幼儿回答:“汤米的妈妈很伤心、很难过”。原来是汤米的曾外婆去世了。我询问幼儿:“汤米问妈妈,什么是‘去世’?你们能告诉汤米什么是‘去世’吗?”这时,幼儿立刻纷纷说:“去世就是死了”“去世就是再也见不到曾外婆了”“去世就是走了”。那汤米想见曾外婆的时候怎么办?”幼儿安静了好一会儿,有幼儿说:“去医院看她!”立刻就有幼儿反驳:“去医院也见不到了呀!她已经死了呀!”又安静了好一会儿,一个幼儿说:“如果想见曾外婆,可以看看她的照片。”我表扬了这个幼儿,他的方法非常好。还有幼儿说:“想见曾外婆的时候,可以放在心里想想曾外婆,就能见到她了!”我小结说:“还可以回想和曾外婆一起做过的快乐的事,就能在回想的时候见到曾外婆了。”最后,我鼓动大家一起说:“汤米,别担心,如果你想见曾外婆,你可以……”这样能够让幼儿自己真正体验到以后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三)通过幼儿的亲身经历进行死亡教育的策略研究结果

某一天,轩轩的妈妈早晨送轩轩来学校的时候,告诉我们,最近轩轩的外公去世了,轩轩很难过,因为轩轩以前一直和外公住在一起,感情非常好。所以轩轩的妈妈希望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帮助轩轩度过这段难过的时光。区角游戏后,我让轩轩坐在我的旁边,我用手搂着轩轩问幼儿们:“今天有小朋友问老师,轩轩手臂上戴的一块黑的一块红的东西是什么?其实是轩轩的外公去世了,去世就是外公死了,再也见不到他了,所以轩轩很难过。”我拍拍轩轩,“轩轩,那你告诉小朋友和老师,和外公在一起最快乐的事是什么?”过了好一会儿,轩轩轻轻的说。“外公会烧我最喜欢吃的鱼,还带我去公园玩,还一直抱着我睡觉!”说着,眼泪又在眼眶里了。那老师给你提个建议,如果你想念外公抱着你睡,你回家让爸爸抱着你一起睡,让爸爸跟你说说外公的故事,你也给爸爸说说外公的事,你和爸爸一起想念外公,好不好?”轩轩想了很久,最后还是点点头:“我也可以和我的好朋友遥遥说,遥遥就睡在我旁边。”“轩轩,那老师给你一个小任务,你回去让爸爸妈妈帮你一起制作一本关于你外公的小书,你可以带来幼儿园,也可以自己想外公的时候看,好吗?”轩轩点点头,“好!”另外,我给班级的其他幼儿也安排了这个额外的任务。

那天以后,老师们也一直和轩轩的家长保持联系,互相反馈情况。通过互相阅读、分享自己制作的《我的外公》图书,通过家长在家的疏导,轩轩渐渐又展开了笑容。

五、讨论与总结

(一)结果分析、发现、与现实意义

1.通过动植物进行死亡教育的策略

这是幼儿在园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的确,通过植物来和幼儿交谈死亡这个话题显得较为轻松容易,幼儿也能较快的了解什么是“死亡”,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植物的死亡。幼儿了解到植物死亡的时候会发臭,了解到植物死亡虽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只要知道植物生长的规律,仔细的呵护它们,它们就能健康成长,同时能衍生出对植物的关爱甚至是对人的关爱。

2.运用图画书进行死亡教育的策略

这节学习活动的目标是:了解“去世”的含义,知晓人“去世”代表的意义,体验汤米和外婆、曾外婆在一起的幸福快乐时光。

当我问及“去世”,幼儿能够立刻回答出“去世”的意思,说明幼儿对“死亡”这个概念都有自己的解释,都能够了解“死亡”的表面意思。但是对于“死亡”真正来临后的处理方法,幼儿还是陌生的。虽然安静了很长时间,但是他们一直在思索。最后虽然只有两个幼儿能够回答出应对的方法,但是通过最后我让他们告诉汤米想见曾外婆的方法,也正是换一种方式来告诉他们自己。

加上通过第一环节的体验汤米与曾外婆生活的快乐时光,我提醒幼儿,回想这些时光也是想见见外婆的方式。

3.通过幼儿的亲身经历进行死亡教育的策略

在通过幼儿的亲身经历进行死亡教育中,也是很偶然的有了这个机会。所以在这个策略中,首先需要与家长的沟通,从黑色袖章让大家明白轩轩遇到了什么事才会这么难过。进一步解释“去世”的含义。采用家人替代外公角色的方法来缓解轩轩的情绪。结果是有一定效果的。所以我说我给轩轩一个任务,任务就是去强化和外公在一起的快乐。让幼儿们与家人一起参与画书的过程,就是为了幼儿尝试体验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

(二)新的研究结果

通过三种策略的实施,发现通过动植物进行死亡教育的策略更易于操作实施,对幼儿来说也更容易接受与学习,后期产生的效果也很好;运用图画书进行死亡教育的策略能够通过逐步推进的情节让幼儿体会其中的情感表达,提出“死亡”两个字时也不会显得生硬而恐怖;通过幼儿的亲身经历进行死亡教育的策略是一个通过真实的例子引发同伴间互相关心、关爱,切身体会、了解身边事物“死亡”带来的伤心与珍惜美好时光的快乐。

所以,从教师的实施与效果来说,通过动植物进行死亡教育的策略更佳。

另外,我在研究中发现,在策略实施后的活动延伸中:“制作《我与外公的故事》手绘图画书”这个后续活动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与效果,让幼儿能够找到“快乐回忆”这个偏重点,而不是一味沉浸在“死亡”给他带来的痛苦之中。

所以,让幼儿自主参与的延伸活动起到了辅助策略的作用。

(三)今后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过程与结果,现在找到了一个适合幼儿“死亡教育”的教育策略,就是通过动植物进行死亡教育,让幼儿从了解“动植物的死亡”开始。我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找出一个适合、适宜幼儿的“人的死亡”的死亡教育策略。

猜你喜欢
汤米轩轩图画书
汤米小老鼠
金玉良言
神奇的图画书
解救轩轩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Something I Didn’t Do我没做的事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下次吃2点
谁的50分
寻找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