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古城镇城北小学 赵 鹏
案例背景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新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2页,第六单元乘法的第8课时,内容是如何列连乘算式,并能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用分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本节课内容打下基础,学好本节课内容,可以让学生对更加开阔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通过解释估算过程,逐步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法则生成的科学性和使用的便捷性,感受数学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的乐趣。
重点:理解并掌握连乘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描述:
算一算: 12×4 24×2 34×2 72×2 12×5 25×2 35×2 70×2
(通过计算,让学生感知上下两个式子存在的关系,初探估算)
1.师:教师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2.师:大家想一想,通过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1:老师买1箱矿泉水要花多少钱?
生2:老师买2箱矿泉水要花多少钱?
师:非常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吧。
(板书课题:买矿泉水)
师:张老师买1箱饮料大约需要多少钱呢?请同学们算一下。
生1:24×3=72(元)
师:张老师买2箱饮料大约需要多少钱呢?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说说自己估算的方法,
生1:1箱大约70元,2箱大约140元。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2:1箱24瓶,那么2箱大约50瓶,每瓶3元,2箱大约150元。
师:看来大家估得都不错,看来答案在140元到150元之间。
(对于学生出现的多种估算方法,肯定学生合理的估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估算策略,总结估算的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来算一算张老师到底花了多少钱呢?验证一下我们的估算结果。(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并在组内交流算法)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算式的含义和计算的过程)
生1:24×3=72(元)72×2=144(元)
生2:24×3×2(先算一箱多少元?再算2箱多少元?)=72×2=144(元)
生3:24×2=48(元)48×3=144(元)
生4:24×2×3(先算两箱一共多少瓶?再算一共多少元?)=48×3=144(元)
(引导学生通过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并理解连乘算式运算顺序,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师:那么连乘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呢?
1、先算最左边的算式,然后用左边算式的结果去乘最右边的数。
2、连乘和连加、连减法的运算顺序相同
15×6×8= 3×9×2=
5×(18×5)= 85×(2×5)=
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教学效果较好,不满意的部分是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时,部分学生在列连乘的综合算式时感到吃力。较满意的部分是学生通过生活情景感悟,将自己融入到买矿泉水的角色当中,切实体验买矿泉水的过程,并能用分步进行计算。
案例分析:
本节课从学生身边的实际情景入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中乘法的估算方法和连乘运算顺序。
整个教学活动注重了情境在学生解决问题中的突出作用,教学中创设了买矿泉水这一情景,并通过温故复查,对学生的计算及估算加以检测,让学生从旧知中寻找解决新知的方法,进而根据已有的信息寻求适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本节课主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激励学生动手动脑,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并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让每一个学生对解决一个数学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都能够独立地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