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红卫小学 钟 妮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有关数学知识,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了学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结点,善于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创设认知情景,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心理状态,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使产生探究的欲望。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创设“阿姨分饼”的情境:幼儿园阿姨要分饼给小朋友,请学生用掌声表示每个小朋友分到饼的个数:8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学生鼓掌4次。) 4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学生鼓掌2次。)2个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学生鼓掌1次。)1个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这时,许多学生都愣住了。教师问:“为什么不用掌声表示呢?”学生回答说:“因为每个小朋友只能分到半个饼,不能用掌声来表示了。”教师追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对一种新的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学生产生了急于解疑的迫切心情,探究兴趣也由此而生,学生的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新知的学习。
现代教育论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地位,要求学生用主动探究的学习代替过去那种消极、被动的学习。要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应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究学习的机会,找准让学生探究学习的切入点,让学生在探究中推理,在探究中发现,在探究中验证,在探究中归纳、整理,在探究中求异创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我,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成功之乐”。
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可以先复习约数的概念,再让学生写出1—20各数的约数的个数,并将它们尝试分类:只有一个约数的;只有两个约数的;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最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开动脑筋,帮各组数取名字,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以上的教学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引导、点拨、鼓励,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机会。通过复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通过分类,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取名字,满足了学生的创造欲望。所有的知识,均是学生在曲折的探索过程中逐步构建的。
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作保证。另外,有些老师往往会在学生自主探究前,给学生进行铺垫,看似明确了思维指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质上是为学生设置了思维通道,缩小了探究的空间。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工具,提供一个有较大自由度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充足、合理的空间中运用多种方法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例如在“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时教师可提供一些完全一样的梯形(上面印有1平方厘米的方格,学生很容易数出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14厘米,高是8厘米),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并根据自己的算法尝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讨论时各抒己见。纷纷表明自己的想法并动手操作实践,得出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1)数方格得出面积是80平方厘米。(2)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计算得出面积是:8×6+(14-6)×8÷2=80平方厘米。(3)分割成二个三角形,计算得出面积是:6×8÷2+14×8÷2=80平方厘米。(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6+14)×8÷2=80平方厘米。(5)沿梯形中位线剪开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计算得出面积是:(6+14)×(8÷2)=80平方厘米。(6)分割成二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计算得出面积是:8×6+(14-6)×8÷2=80平方厘米。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根据不同算法想出了多种推导梯形面积的方法。小组汇报时气氛热烈,学生们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各种奇思妙想不断涌现出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让学生自主探究虽然在时间上要比老师讲解花费得多,也许练习的数量会减少,有时甚至会来不及完成教学任务。但实践证明,没有亲身的体验,没有积极的活动,很多知识便如同“过眼云烟”,很难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掌握了。”这很好地说明为了让学生真正弄懂、学透,“费时”“费力”些也是值得的。
总之,在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要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探究的机会,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份活动的空间,多一些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