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锦,邓良超,杜 斌,徐 静,王小红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雅安 625000)
开展基础医学课程实验教学,教材建设是关键,而编写具有特色的实验教材,必须与时俱进适应人才培养要求[1]。为进一步建设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实际、课程设置特点、培养目标需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实验教材,在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基础医学部牵头,先后编著了3个版次4门基础医学课程实验教材,受到医药院校师生的好评。
我院基础医学部下设3个教研室,主要负责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病理学课程教学。
2007年,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与我院共同开发了11种医药卫生类实验教材,其中基础医学部主编了4部,即《人体解剖学实验教程》《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程》《机能实验教程》和《病理学实验教程》,使用效果较好。
2010年,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和我院本着“共建共享”的宗旨,向川渝地区兄弟院校发出合作邀请,根据高职高专实际教学情况,将《人体解剖学实验教程》和《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程》进行了整合,同时在教材后附上相应的学习指导。我院基础医学部主编了川渝地区医药院校精品实验教材3部,即《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实验教程与学习指导》《机能实验教程与学习指导》和《病理学实验教程与学习指导》。
2015年,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更新实验教学理念,及时把新知识、新技术纳入基础医学课程实验教材中,我们总结前两轮教材的编写经验和成功之处,并根据使用过程中的反馈意见与建议,对第二版教材进行修订,主编了川渝地区医药院校精品实验教材3部,即《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实验教程与学习指导》(3版)、《机能实验教程与学习指导》(3版)和《病理学实验教程与学习指导》(3版)。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指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执业资格考试要求。基础医学课程实验教材是医学生学习基础医学课程的必备工具,教材内容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本套教材是针对学制短、学时少、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高专学生实际情况编写的,实用性较强。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严格控制在职业教育要求的范畴,选择对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和未来临床工作最有用的知识,编排更合理,层次更清晰,文字更简练,便于学生搭建学习框架和把握知识要点,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高职高专学生基础医学课程实验教学的要求。使用该套实验教材的教师普遍认为教材高职高专特色突出,实用性强,能有效促进基础医学课程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高职高专实验教学中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本套教材是在综合川渝地区各高职高专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实验室硬件条件、实验开设情况等基础上编写的。如《机能实验教程与生理学学习指导》(3版)就是以川渝地区各高职高专医药院校使用的BL-420(BL-420E、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为蓝本编写,适用范围广,在川渝地区有7所高职高专医药院校选用该套教材。经出版社统计,第三版教材出版两年来,共发行五万余册。
基础医学实验的开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高职高专实验学时少,学生真正动手实验的时间和机会不多。此外,做医学实验要非常谨慎,如用家兔做实验,一只兔子成本在50元左右,学生稍不注意就可能达不到实际实验效果,如麻醉药乌拉坦(或戊巴比妥)注射多了该实验就不能继续。而虚拟实验是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展的,既节省了医学实验成本,降低各种消耗,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实验成功率。各院校可根据教材中的“计算机虚拟实验模块”确定要开设的虚拟实验项目,为学生实验预习和考核提供帮助,使教学更具灵活性与自主性。
病理标本不同于正常人体标本,病理变化多种多样,要买到好的病理标本和病理切片并非易事。而我院病理科教师医教结合,在多年临床病理检验工作中收集了大量典型病理标本,制作了大量典型病理切片。病理学教师就是在收集的大量病理标本和病理切片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临床工作需要,编写了《病理学实验与学习指导》(3版)。
本套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实验指导,下篇为学习指导。学习指导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设置相应的复习题和参考答案供学生自我评估,特别适合高职高专层次学生使用。
总之,基础医学课程实验教材建设是一个集知识性、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实用性和技巧性为一体的复杂动态建设过程[2]。因此,为全面提升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基础医学课程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们将实验教材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使其能够与时俱进,既有实用性、先进性和特色,又利于学生对基本实验知识的掌握,对做好基础医学课程实验教材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参考文献:
[1]韩丽莎,崔成立,潘桂兰,等.与时俱进编写基础医学课程实验教材[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4,4(1):34-37.
[2]罗杰伟.医学实验教材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科教导刊,2014(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