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管理学校 陈晓宏
关键字:校企合作 中职教育 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冠名班
全面贯彻实施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上海科技管理学校为企业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上海水锦洋食品有限公司的岗位需求和人才的培养标准和上海科技管理学校的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的培养目标非常匹配,因此2014年上海科技管理学校食品生物工艺专业与上海水锦洋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与企业合作举办冠名班——“水锦洋”班,冠名班的组建既促进了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也为企业输送了量身定制的急需人才,实现了校企双赢。
“全程式订单培养”模式就是用人单位根据人才规格要求与职业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上海科技管理学校和“水锦洋”公司经过双方的讨论和研究决定,冠名班的培养模式采用“全程式订单培养”模式。
为了推进学校的专业建设,落实课程优化和改革的任务,上海科技管理学校食品生物工艺专业专门成立了由教师、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工作小组。
校企专家及教师团队根据水锦洋公司工作岗位和生产经营(服务方式)的特点,依据2008年颁布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教学标准的规定,研究商定增设专业强化培养教学模块,以有利于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水锦洋公司的岗位要求。
校企专家及教师团队合作共同开发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成为能从事营销、生产、检测等一线工作和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学业考试成绩合格、通过顶岗实习考核的水锦洋公司需要。
校企专家及教师团队合作共同确定课程体系,研究商定增设的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强化培养课程,包括《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水产品冷藏技术》、《冷链物流》和《水产品营销实务》。
食品生物工艺专业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积极从企业引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食品专业教师们走下讲台、走进企业,实现了由“学校老师”向“企业员工”角色的转换,实现了由讲到做、由理论到实践、由校内科研到企业调研的工作方式转变,真正进入到企业一线,在实践中学到真技术、真技能,将这次活动的收获运用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整体办学水平提升。
成立由学校领导及企业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的各项工作。由学校领导具体分管校企合作工作,食品商贸系配备一名专(兼)职校企合作联络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2014年4月,“水锦洋”冠名班建设启动。上海科技管理学校与水锦洋公司多次联系沟通,形成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协议书,架构了“水锦洋”冠名班工作领导小组及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形成了培养方案和工作方案。
双方共同负责制订强化模块教学方案,明确强化模块的培养要求、教学内容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强化模块教学方案经专家小组论证,校企合作培养领导小组核准后实施。
通过校企三年的共同培养,“水锦洋”冠名班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14年暑假学校食品教研室的七位专业教师去到了水锦洋公司进行锻炼,进一步积累企业工作经验,促进学校建设一支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路径,“水锦洋”冠名班的建立基础是企业,只有企业需求明确,并愿意通过深度合作提供企业的技术信息、师资和实训岗位,才能把“水锦洋”冠名班办出特色,办出成效。要加强和不断完善企业专家指导小组和企业实习基地,使校企合作常态化。
“水锦洋”冠名班的培养方式,要求较早确定职业方向,所以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既要对学生加强人生观、职业观的教育,也要加强对应的职业生涯课程的建设,丰富与相关职业有直接联系的教学内容,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针对职业理想和发展有关的问题,加强教育,化解矛盾,坚定职业信心。
开展“水锦洋”冠名班实践的主要目的是探索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的方式方法,“水锦洋”冠名班是针对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设置并实践的,旨在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更具针对性。因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对探索中的问题开展研究,制定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