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娥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为了观察环境干预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新生儿重症监护的早产儿56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新生儿重症监护的早产儿56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早产儿均符合WHO早产儿诊断标准,体重935~2350 g,排除合并先天性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早产儿[1]。将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胎龄28~37周,平均胎龄(32.5±4.5)周;男15例,女13例。对照组胎龄30~36周,平均年龄(33.7±4.2)周;男14例,女14例。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环境干预护理:①光线管理:模拟子宫内环境,拉紧窗帘,调弱病室内光线,患儿入睡期间暖箱上覆盖黑布,尽量关闭大灯,防止光线直接照射早产儿眼睛;②鸟巢护理:使用带红色卡通图案的绒布制作40×20×18 cm类似椭圆形鸟巢,夹层内填塞高弹力棉,使早产儿保持舒适的屈曲卧位,根据早产儿情况调整温湿度;③抚触:遵循国际标准抚触病区内稳定早产儿,2次/d,15 min/次,喂奶前1 h进行;④同步综合感觉刺激训练:患儿觉醒后适当播放轻音乐或患儿母亲的录音,以及玩具、人脸注视训练[2]。
测定并比较两组早产儿生后1周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统计两组早产儿的首次排胎便时间、首次排黄便时间及日摄奶量[3]。
本次研究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早产儿首次排胎便时间(7.1±0.8)h,首次排黄便(7.9±1.3)h,生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12.1±0.4)mg•dl,日摄奶量(395.3±15.6)mL;对照组早产儿首次排胎便时间(12.6±0.4)h,首次排黄便(12.4±1.2)h,生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15.8±0.9)mg•dl,日摄奶量(304.7±13.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的观察指标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早产儿的观察指标结果比较(±s)
组别 n 首次排胎便(h) 首次排黄便(h) 生后1w血清总胆红素(mg•dl) 日摄奶量(mL)观察组 28 7.1±0.8 7.9±1.3 12.1±0.4 395.3±15.6对照组 28 12.6±0.4 12.4±1.2 15.8±0.9 304.7±13.4 t 35.538 13.459 19.879 48.528 P 0.000 0.000 0.000 0.000
舒适的成长环境对患儿身心成长有重要意义,母体子宫内光线黯淡,声音频率相对较低,伴随母亲心跳声,胎儿在宫内感觉比较舒适,有一定安全感。胎儿在子宫内为温暖羊水保围,接触柔软子宫组织与胎盘。有研究资料显示,强光线可能会损伤早产儿视网膜,不利于胎儿视力发育[4]。早产儿体重小,受病情影响,需要接受一系列治疗刺激,包括灌肠、洗胃、声音、光线和穿刺等,这些刺激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不安、焦虑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生长激素水平下降,不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5]。
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康复和预后有很大帮助,无告知性的侵入刺激会导致早产儿生理状态失衡,针对早产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室内条件,开展环境干预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操作的集中程度,减少护理操作噪音和突发性高频声音,从而降低早产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早产儿康复。环境干预护理能够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成长环境,在稳定安全的环境下,患儿的生长速度将会显著加快。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早产儿使用鸟巢,体重增长速度显著加快,体温差也逐渐缩小,睡眠时间有所延长,喂养耐受性也越高。本次研究中的环境干预护理也应用了鸟巢,将早产儿置于自制鸟巢,落实24 h照顾计划,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措施隔绝外部各种不良环境感染与不利影响,为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提供稳定舒适的环境,必要时进行亲情抚爱和心理护理。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早产儿接受新生儿重症监护的环境干预护理,早产儿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黄便时间均短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日摄奶量也显著增加,生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更低,综合效果比较理想。
综上所述,环境干预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1] 吴 燕.简易水床结合体位护理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7):174-175.
[2] 魏春艳.过渡期护理模式在低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分析过渡期护理模式在低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7):237-239.
[3] 冉秦琴,别文倩,林育敏,等.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的系统评价[J].循证护理,2017,3(2):107-112.
[4] 马 兰,陶亚琴,凌 慧,等.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7,32(7):71-73.
[5] 吴欣娟,焦 静,陈明雁,等.建设专科、专业、专心的医院专科护理团队[J].现代医院管理,2017,1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