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春,王冬米,黑银秀*,江景勇
(1.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 临海 317000; 2.台州市农业局, 浙江 临海 317000)
油用牡丹是多年生小灌木,是一种一年种百年收,成本低的新兴木本油料作物,有凤丹牡丹和紫斑牡丹2个系列品种;其根系发达,适应性广,耐寒、耐干旱、耐贫瘠,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适合荒山绿化造林、林下种植,是一个很好的绿化树种[1]。本试验以凤丹品种为材料,调查了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对油用牡丹生长物候期、新枝长、花径、茎粗、冠幅等指标影响,为油用牡丹在南方种植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试验在临海市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溪基地试验田内进行,临海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7.6 ℃,年降水量 1 550 mm,年均日照时数为 1 398 h。试验地土壤为黏土与砂土混合土,pH值为6.8,土壤肥沃、易于排水。
试验品种为2年生油用牡丹品种凤丹,植株生长势强、根系粗壮且生长势相同。覆盖材料有稻草;地布,黑色,厚0.5 mm;农用地膜,银灰双色,厚 0.02 mm。
试验设3种覆盖物处理,即稻草、地布、地膜,以不覆盖为对照(CK)。重复3次。稻草覆盖厚5~8 cm,地布、地膜均覆盖1层。
种植前清除杂草,提前15 d深耕翻晒。中间垄沟种植方式,密度行距100 cm、株距30 cm,施有基肥300 kg·hm-2。种植后覆盖。
2017年1—7月,每个覆盖处理随机选取10株作为样株,编号挂上标签,测量样株的新枝长、花径粗、茎粗、冠幅等指标。新枝长为新长的枝条到开花下端的长度,花径测量花朵盛开时直径的最大值,株高是指植株根颈部到顶部之间的距离,茎粗的测定方法为用游标卡尺测量地上部植株的直径。
试验数据采用Excel软件和DPS软件Duncan’s多重比较法进行统计分析。
从表1发现,覆盖处理后,油用牡丹凤丹各物候期和对照相比都有所提前,但差别都不明显。地膜覆盖的萌芽期和现蕾期最早,地布覆盖的风铃期、初花期、盛花期最早,对照的各个时期都最晚。影响油用牡丹萌芽、开花早迟的最主要因素是日平均温度[2],由于覆盖后地表与根部的温度相对提高,休眠也提早解除,因此覆盖后油用牡丹的各个物候期也相应提前。
从开始展叶到新梢停止生长这段时期为新梢生长期,新梢的加长生长和加粗生长同时进行,在牡丹开花前,加长生长基本停止,加粗生长停止晚一些[2]。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覆盖处理的油用牡丹平均新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稻草和地布的新枝长比对照明显增长,分别为对照的 152.7%、131.8%,差异显著。开花率也是稻草和地布处理的较好,达到100.0%。覆盖处理与对照相比,虽然花径粗都有所增大,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可见覆盖对花径粗的影响不大。
表1 不同覆盖处理对油用牡丹凤丹物候期的影响
表2 不同覆盖处理对油用牡丹凤丹新枝长和 花径粗的影响
注: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大、小写母分别表示在 1%、5%水平上差异显著,表3同。
表3表明,1月份油用牡丹各个处理的茎粗差异不显著,因为冬季处于休眠期,生长缓慢;7月份各个处理的茎粗差异显著,覆盖后茎粗比不覆盖都有明显增加,稻草覆盖处理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但是地布和地膜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3个覆盖处理和对照相比达到极显著。各个处理的7月份茎粗和1月份相比,分别增长45.2%、19.3%、22.6%、14.8%,可见稻草覆盖处理茎粗增长最好,对照增长最差。
从表3可以看出,4个处理油用牡丹的冠幅大小顺序为稻草>地膜>地布>对照。稻草覆盖的冠幅最大,为4 529.7 cm2,对照最小,为1 411.3 cm2。稻草覆盖处理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稻草、地膜处理和对照之间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稻草和地膜,地膜和地布处理仅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而地布处理和对照的差异不显著。
表3 不同覆盖模式对油用牡丹凤丹茎粗和 冠幅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模式对油用牡丹凤丹前期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稻草覆盖效果最为明显,覆盖后新枝长、茎粗和冠幅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能是由于覆盖时间太短,3个覆盖处理对花径粗的影响都不明显。
覆盖不仅能够对土壤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使油用牡丹根系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而且还具有抑制杂草滋生,调节生长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但由于南方多雨水,潮湿的环境对油用牡丹的生长极其不利,容易产生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等叶部和茎部病害,因此要加强田间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3]。特别是梅雨和台风季节应注意排涝,防止积水,及时除草、培土,以促进油用牡丹根系发育,并避免杂草消耗肥水。但不同覆盖模式对油用牡丹产量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
[1] 李兆玉.凤丹牡丹[M].北京:北京时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6:62.
[2] 陈德忠, 陈富飞, 陈富慧.中国紫斑牡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8-12.
[3] 东惠茹,金波,佘一涛,等. 花卉农药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