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纪念

2018-03-02 18:18李亮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于永正李亮写字

(一)

于永正老师走了,江苏小语天空一颗巨星陨落了!

12月8日凌晨,刘春老师通过微信第一时间告诉我于老师逝世的噩耗,我很震惊,心里半晌都没透过气来!

于老师的离世,对我来说,还是觉得太突然了些。11月4日,我们才刚刚见过面,我仿佛手里还留着于老师大手的余温,耳畔还萦绕着于老师的爽朗的笑声。可是,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我满心以为,于老师这次一定会再次闯过难关,然后续写他的《病中吟》,然后像张庆老师那样,最终战胜病魔,创造人生奇迹!可是,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人活着是多么不容易,人走灯灭怎能如此快捷!

(二)

2017年11月4号和5号,全国识字写字教学研究联盟携手江苏省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在徐州举办全国第三届识字写字教学暨于永正识字写字教学思想研讨会。其时,考虑到于老师身体恢復良好,我们打算,在不让于老师有任何操劳的前提下,把于老师接到会场,和老师们见个面,给与会老师们一个大大的惊喜。他们后来告诉我,于老师本人很乐意这个安排,甚至满心期待那一刻的到来。可是,临近开会的前一周,于老师受了风寒,医生诊断情况不乐观,见面安排只好取消了。

让我颇感意外的是,于永正老师居然给大会奉献了一封沉甸甸的来信!11月4号上午,我们先观看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精心剪辑制作的于永正识字写字教学视频,然后,于老师弟子邹凯宣读了这封信,邹凯老师的演绎真是棒极了!让我们觉得就是于老师在跟大家说话聊天,字字句句都送达我们心底!

亲爱的老师们、专家朋友们:

大家好!

很遗憾,我因感冒不能出席这次盛会,敬请谅解!

在语文教学中,好多朋友在解读文本上下足了功夫,这无疑是对的;但我认为,还要在解读儿童上下功夫。

“儿童的语文”,首先要“解读”儿童,读懂儿童。要了解儿童的学情,尽可能知道他们的已知和未知;要研究儿童的年龄、心理、认知、思维、记忆等特征,要了解儿童的天性、生活方式等;还要知道儿童对老师的期待是什么。

就识字来说,有多少人研究儿童的学情了?我只知道,我的弟子杭州的张芬英研究了。2011年秋,她接了一个四年级的班。开学第一天,她请学生读课本后面的生字表中的200个生字。人均认字84个,全部认识的有3人,最少的也认识37个。结论:识字教学的起点不是零。这就是学情!张芬英用了一周时间全班通读语文课本,看拼音自学尚不认识的生字。已经全认的学生,则朗读全册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就把重点放在写字、朗读、背诵以及读课外书和学小古文上了。从那时起,她每学期都坚持这样做。这叫省时高效。

据我所知,南京的陈树民先生、济南的张立校长,都做了多年的识字学情调查。结论都是识字教学的起点不是零。并据此实施了重大识字教学改革。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老师不能一厢情愿。否则将浪费学生的生命,同时也耗费老师的光阴。

我在导师张庆先生的指导下,一生致力于“儿童的语文”的研究与实践。得知一切都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既不越位,也不能不到位。

一、我的“儿童的语文”教学目标定位是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初步学习写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写字、读书、背诵为主。儿童的语文是积累的语文,是奠基的语文。牢记:“多大的人,做多大的事”的民谚。

二、怎样教儿童学语文?我的做法,一言以蔽之:老师示范,学生模仿。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一切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

三、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我们的教学方式应该与他们的生活方式相似。我的儿童语文的课堂,是游戏化的课堂,动态化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

四、我深知,儿童喜欢和蔼的老师,喜欢有才华、有学识、有幽默感的老师。所以我一生都经常审视自己,反省自己。自律使我不断得到完善。

我常常反问自己:你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正面影响吗?你的字、你的朗读、表达,值得学生模仿吗?学做人也好,学语文也好,第一步要迈正、走稳。儿童的教育是奠基的教育,儿童的语文是奠基的语文。

我敬畏课堂,敬畏学生。“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学生都在看着我。“地上做的,天上看”,我不信。但“老师做了,学生看”是真的。

我们真要不断地解读学生,解读自己,这比解读教材更重要。

根本之根本是修炼自己,否则我何以为师啊!

这是我的肺腑之言,愿与老师们共勉。

祝大会成功!

祝各位亲爱的朋友身体健康!过好每一天!

非常想念你们的老朋友 于永正

2017.11.1

这是何等语重心长、何等动人心弦、何等弥足珍贵的一封信啊!于老师对识字写字教学、对语文教育、对儿童、对为师者,乃至对生命的理解和阐发,竟是如此晓畅、如此深刻、如此通透!

11月4日中午,我和袁浩、孙景华、薛玉娥等几位老师,并代表张庆先生、朱家珑先生,来到于永正老师家探望。于老师竟然走到门口来迎接了我们,我们握手拥抱,于老师脸色苍白,但握我的大手依然温暖有力!一见面,他没有忘记我们每次见面时他必定用上的他自创的专门调侃我的歇后语:铁皮做的灯笼——里亮(李亮),哈哈哈!接下来必定是他那爽朗的笑声!

我们在客厅里坐定,然后,似乎就成了于永正老师的专场。他笑谈他的病情,仿佛那病人不是他自己。他说,他随时随地听从马克思、毛主席,听从地下党组织的召唤。他说他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就是研究和实践儿童的语文。他说做老师最重要的是善待儿童、完善自我。备课第一件事就是自己首先把课文朗读好,他告诉我们,前段时间他的一个弟子打电话向他讨教公开课的设计,他在电话让她先读课文给他听,然后他范读给她听,一读就是一个多小时。他说他正在写教学故事,50个故事,已经写了一大半了。生病期间他陆续写了不少文字,各种期刊不断有作品发表,家人好友不让写,可是他根本停不下来。他说,语文教学已经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只要还活着,就会想,就会写……endprint

我们担心于老师说话太过用力,不敢久留。临别前,我们合照留念,背景是电视机后面的墙壁,上面贴满了京剧脸谱图。我不禁想起,于老师一生酷爱京戏,以前他在全国各地上公开课,课毕往往吊着嗓子来上一段《苏三起解》什么的,引来台下雷鸣般的掌声。

11月5号中午,研讨会圆满结束了,在返宁的火车上,我想起于老师,心里满是感慨和敬意,于是我在手机上给于老师写了一封信:

敬爱的于老师:

我已经回到南京了。昨天下午走得匆忙,会务又有些事情处理,所以临走时未及去信告别,请谅解。

这次活动最大的遗憾,就是您没能亲自到会场坐坐,会场的每一个老师都在牵挂着您,想念着您!

不过,我要向您报告,这次活动是成功的,对,非常成功!知道为什么吗?都是因为您——于永正!因为有您这面旗帜!您是整个活动当然的主角和灵魂!您虽然没能亲临现场,但自始至终,您好像就坐在我们中间,您的音容笑貌充盈在大会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空气里,温暖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我们在努力地捕捉您的身影、追寻您的脚步、倾听并且铭记您的智慧话语,触摸并且感受您的教育思想、教育艺术以及您那赤子般的教育情怀!

昨天下午闭幕式的时候,我向大家报告了去看望您的感受。我告诉大家,可恶的病魔还在纠缠着于老师,但于老师还是那么爽朗,那么健谈,那么精神焕发。我向大家转述您关于“模仿” “示范”,关于“我的教育故事”的谈话,特别是关于“地下党”的笑谈,老师们听完笑了,但大家笑过以后便是揪心。我向大家表达了我的肺腑之言:学习于永正,不能止于一招一式,甚至也不能止于教育思想、教学艺术,更应该学习的是于老师的崇高品格和达观的人生态度!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于永正就是这样一位勇者、智者、仁者!

您多多保重,好好养病!您且慢惦记“地下党”,呵呵,马克思不会见您,毛主席不会要您,地下党组织也不会接受您!因为您还有很多任务没完成,语文教育还有不少问题和谜团等着您去化解,还有很多弟子等您去点拨指引,您的教育故事才写了一半,或许您还可以带几个包括我在内的关门弟子,甚至您还能走上讲台给孩子们上课……

再艰难、再苦痛的日子总能挺过去的,我们有信心!全国的小学语文老师和您一起加油!

敬爱您的李亮

2017年11月6日

第二天,我把信改了改,通过手机短信发给了于老师。

过了一会,于老师回复了:

谢谢亲爱的李亮!我泪流满面!张庆老师说得好:不怕死,争取活,活得好!活得好就是活得有用,对别人有用。

短短几句话,竟也看得我鼻子一酸,眼睛不由润湿了。

(三)

于永正老师走了!

距离这一次短信来往,仅仅1个月零3天!

万万没想到,这次在徐州的识字写字教学研讨会,竟是于老师对语文教育的最后一次谢幕!也是于老师人生的最后一次告别!

出殡的前一天,我和周彦博士专程前往吊唁,在那个熟悉的客厅里,在那个贴满京剧脸谱的背景墙前,我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我们再也见不着那个可亲可爱可敬的于老师了!

那天,师母杨老师很长时间握着我的手,跟我念叨着于老师。她告诉我,于老师走得很安详,临走前没有挣扎没有痛苦,像睡着了似的。她还告诉我,我写的那封信,于老师读了好多遍,看着手机,于老师说了“李亮懂我”!

可是,我真的懂于老师吗?

那个一辈子痴迷语文教育的于老师,那个“不怕死、争取活、活得好”的于老师,那个一生追求“活得有用、对别人有用”的于老师,岂是我辈可以轻易懂得!

谢谢于老师写给与会老师的那封公开信,谢谢于老师给我回复的字字千钧的短信,让我们留下了最温暖的念想。这是最后的纪念!也是永远的怀念!

于老师走好!

(李亮,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副主编,江苏省小语会理事长,全国识字写字教学联盟主席,江蘇教科院小语教研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于永正李亮写字
改天请你喝酒
白磷燃烧实验的改进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于永正从教年记
不忘传承 砥砺创新
——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研究掠影
于永正纪念专刊
从唐诗看“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理论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