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
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本期,我们就来一同浅析他的书法。
《孔子庙堂碑》流传后世
虞世南的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与欧阳询、楮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他师从王羲之的七世孙、隋朝书法家智永禅师学习书法。他的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
有关虞世南的书法,历代评论几无浊语,尤其楷书代表作《孔子庙堂碑》,几乎尽是誉美之辞。翻开《孔子庙堂碑》帖本,映入眼帘的是一股中和之气,悠然妙筆,移步都是大家姿态。清人莫云卿的评语可谓贴切,“气秀色润,意和笔调,外柔内刚”。
深得唐太宗赏识
传说唐太宗学书是以虞世南为师。唐太宗常感到“戈”字难写。有一天,他写字时写到“戬”字,只写了“晋”的半边,让虞世南写另外半边的“戈”。写成以后,唐太宗让魏征来鉴赏,魏征看了说:“今窥圣作,惟戬字戈法逼真”。唐太宗赞叹魏征的眼力高,也更看重虞世南的书法了。
初唐的书法家继欧、虞之后的是褚遂良和薛稷。虞世南死后,唐太宗慨叹地说:“世南死,没有人能够同我谈论书法了。”
深受重用,仍勤俭务本
虞世南一生经历了南朝的陈、隋和初唐三个时代。陈文帝知其博学,召为法曹参军。陈朝灭亡,与兄世基同入长安,做了隋朝秘书郎,后迁起居舍人。当时世基任内史侍郎,权倾当朝,荣华无比,妻子所用被服,尤胜王侯。虞世南虽与世基同住,仍以勤俭务本。隋灭后,李世民闻虞世南之名,引为秦府参军,又授宏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同掌文翰,后来又担任著作郎。一次,唐太宗想在屏风上书写《列女传》,没有临本,虞世南在朝堂上一口气默写出来,不错一字,赢得朝中文士的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