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俄语阅读》课程教学问题初探

2018-03-01 10:27雷舒婷
现代交际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教学

雷舒婷

摘要:现如今随着“一带一路”等相关倡议的提出及实施,中国与官方语言为俄语的多个国家合作增多且趋势向好,全国各大高校也随之开始逐步增设俄语专业以满足相关俄语人才需要。在大学本科俄语专业课程设置中,除《基础俄语》即精读课之外,《俄语阅读》是最重要的主干支撑课程之一,如何上好俄语阅读课、如何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就成了值得所有从业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俄语专业 俄语泛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3-0217-02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阅读不仅可以增加词汇量,扩大知识面,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给人带来无限乐趣。因此,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语言学习中,阅读能力都显得至关重要。

《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在基础阶段开设俄语阅读课,以帮助学生提升俄语阅读速度及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概括能力,除巩固增强词汇语法等基础方面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其对俄语语言文化产生兴趣,培养情感,以激发其内在动力,激励进一步的语言学习。但在现如今的大学本科俄语阅读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影响了俄语阅读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教学,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一、俄语阅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双主观”是现代科学教学观念之一。顾名思义,“双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均为主体,“雙主观”认定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两个主体互相有效地互动,教学过程和结果才能得到最大效果的优化,这种理论自然也应用于俄语阅读课堂。因此,当我们讨论俄语阅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时,都需要从师和生两个角度去思考。

(一)教师方面

首先,一些教师过于注重词汇、语法,而忽视对整体篇章理解的大局。在语言学习中,词汇和语法是根基,加之应试教育的需要,教师在任何情况下对其侧重无可厚非。但考虑到课程设置的目的及课堂时间,大学本科俄语阅读课程应在有限的时间里帮助学生从整体语篇的角度和上下文逻辑关系进行理解。若将过多的时间分配给基础知识的讲解,那么对学生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注定被忽视,导致学生只会抓个别语言点,而不能较为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大意,得不偿失。

其次,一些教师只讲授主要课文,而忽视附加课文。大学俄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里,阅读课程学时相对较少而内容较多,这便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挑战。一些教师受上述原因影响,专注于“讲透”主干课文并满足于此。但是,教材设置定有其科学依据。主要课文固然重要,但其信息量毕竟有限,需要附加课文进行语言点、知识面等方面的支撑。对附加课文的忽略,就相当于人为地切断了学生一部分的信息来源,极不利于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提升。而且,附加课文内容往往更为轻松有趣,涉及源语言社会文化多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放弃附加课文实在不该。

(二)学生方面

除和部分教师一样,对俄语阅读课程的定位有偏差,即无法与精读进行明确区分外,学生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学生对俄语阅读课不够重视。由于课程设置原因,俄语阅读课程学时相对精读课少,学生也随之减弱对阅读课的关注度及重视度,不能做到课前预习、课上专心、课后复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

其次,学生词汇量匮乏、语法知识不牢固。学生在语言学习根基未夯实的情况下,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忽视俄语阅读课的本质目的,而固执地纠结在单一的语言点上无法自拔,阅读习惯不好,无法流畅地完成语篇阅读。

第三,学生知识面较为狭窄。经观察,语言知识学得好的学生,阅读水平未必如意;而语言知识较弱但见多识广的学生,阅读效果反而较好。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双方知识储备的差异。阅读能力不只和语言知识有关,更与阅读者的视野、知识广度、深度密不可分。俄语阅读题材涉及中俄社会经济文化多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知识越丰富,涉猎范围越广,越容易正确理解篇章内容。相反,如果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即使语法知识储备完善,也会对篇章内容理解得云里雾里。

第四,学生无法将阅读能力高效转化为应试能力。部分同学存在对篇章阅读、理解正确,但一答题就出错或时间不够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技巧,造成阅读课上效果良好,考试成绩不佳。

二、提高学生俄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教师方面

第一,端正教学态度,改良教学模式。只有教师树立了正确良好的教学态度,整个课堂才有可能是健康积极有效的。俄语阅读课不只是精读课的辅助课,同时也是一门独立课程,有其自身的目的、意义,对此教师应予以明确,并作出相应对策,改良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使俄语阅读课对精读课起到辅助作用的同时,又能(下转第216页)(上接第217页)独当一面,为学生带去新鲜感,使其获益。

第二,注重备课环节,思考课堂设计。毫无疑问,备课是教学中最基础的环节。只有课前准备充分全面,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将知识最大化、最高效地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备课环节中,积极思考什么样的阅读课堂最适合学生,对俄语阅读课教学流程进行详尽的设计,如课前导入可以引用国内外相关语篇、课上讲解采用板书和多媒体影音相结合的方式、问答采用小组讨论方式,等等,丰富教学环节,吸引学生兴趣,做到步步为营。

第三,提升自身素养,拓展课外知识。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所在是传道授业解惑,而这一切的来源是教师自身的基本素养和知识储备。如果教师仅有语言知识,课外内容涉猎范围狭窄,缺乏宽广视野,思考问题没有高度和深度,那么自然难以服众。因此,教师应在专注于专业学习的同时,时刻提升自身素养,将自己培养成一个知识面宽、思想有深度的人,在俄语阅读课上注重拓展课外知识,通过多角度讲解来拓宽学生视野,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二)学生方面

第一,巩固基础知识。只有夯实语法知识、不断扩充词汇储备,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尽量少地受复杂句子、新词、旧词新意及难词干扰,理解力才能得到提升,实现更流畅的语篇阅读,准确抓住文章核心内容,较少产生理解偏差。因此,学生要利用课下时间自主学习、复习,找到自身基础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基本问题。

第二,寻找阅读技巧。在学生语言基础扎实、背景知识储备足够时,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技巧则能锦上添花。有些同学适合先读题再读文章搜索答案,有些同学则相反,更习惯于先浏览文章再回答问题,这没有一定之规,而需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自行摸索更适合自己的方法,以期在考试中得到与自身阅读能力相符的分数。

三、结语

俄语阅读课是俄语专业教学中最为关键的课程之一,教学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共同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双方共同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提升俄语阅读能力,促进俄语学习。

参考文献:

[1]史铁强,叶丽娜,金铁峰.俄语专业阅读教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利群,俄语报刊阅读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3]李国群,俄语教学过程优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吴伟萍.阅读策略与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关系之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5]袁之惠.浅谈俄语阅读策略[J].生物技术世界,2016.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教学
“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教学设计(Part B)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组合》教学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