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意识下培养大学生文化“自知之明”

2018-03-01 07:11郑孝萍张明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传统文化教育

郑孝萍 张明明

摘要:

考察高校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知”现状,令人忧虑。现实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不抱有基本的温情与敬意,更缺乏深入了解的能力与兴趣。但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活力因子”如:“天人合一”“仁者爱人”“以民为本”“和而不同”等,又是我们形成文化自觉,培养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源头活水。高等学校就应通过采取全面提高教育者传统文化素养、构建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中华优秀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建设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化校园等措施,切实推进大学传统文化教育,使大学生达至“文化自明”。

关键词:文化自觉;自知之明;传统文化教育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6.028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6-0129-06

今天,文化日益走入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的中心,文化建设已被规划于“五位一体”的现代化事业的总体布局之中,提到了“文化立国”的战略高度。文化的繁荣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文化强国的建设又有赖于大众的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如果把文化強国作为建设的目标,那么大众文化自觉意识地养成就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途径。在培养大众文化自觉意识的过程中,在高等院校接受教育的大学生理应成为备受关注的群体,培养他们,使之对自己文化有“自知之明”,才能养成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具备较强的文化自觉能力,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文化自信就能更广泛的确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才能成为“应是”的景观。

一、“文化自觉”与“自知之明”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费先生追溯自己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的思想来源,“并非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中,看到了中西文化有什么危机,而是在对少数民族(内蒙古鄂伦春聚居地区)的实地研究中首先接触到了这个问题。”[1] 他认为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只有从文化转型上求生路,要善于发挥原有文化的特长,求得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2] ,以小见大,他看到了中华民族以至于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如何从文化转型上求得生存与发展。可见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是文化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费孝通先生还用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概括了文化自觉的历程。这里的“各美其美”是说首先要尊重和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中那些对当代具有重要精神价值的内容,要培育好、发展好,使之在新的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美人之美”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博采众长。文化发展的历史从来都是开放着的,能发现他者文化的有益因子,尊重并自觉吸收整合,才能实现文化创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指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共识,实现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大繁荣。因“不同”才能“和”,“不同”且“和”才能“生生不已”。“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是我国古代“和实生物”哲学观的文化运用。在这个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合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趋向的形势下,对自身文化自信,对他者文化尊重,对多元文化理智选择,成为当代文化自觉地基本原则。

怎样“各美其美”?费先生同样指出一条路径:“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4]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明白自己文化的发展历程,是“文化自知”;在现实中掌握文化的发展方向,自觉发现文化系统新生的有价值的文化要素,引领文化建构,才是“文化自知”的目的。

第6期郑孝萍等:文化自觉意识下培养大学生文化“自知之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年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思想原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根本,“不忘”根本,就要了解“根本”,再由“了解”达至“理解”,有批判地继承,这就是文化的“自知之明”。没有文化自明,我们要么形成文化自卑情结,唯他者文化为美,将自己的文化视为落后和腐朽,面对文化霸权卑躬屈膝;要么形成文化自负情结,唯自我文化为美,将眼光停驻在历史深处,无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这两种情况都无法使我们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以清醒的头脑,跟上时代潮流完成“文化自觉”的使命。因此,文化自明,首先就要清楚、科学地认识自己的文化,这里不仅包括“明了”,更包括对他的分析和反思。并且仅就“明了”而言也不能局限于社会精英层面,更需走向大众,也就是说只有全体社会成员主动形成“自知之明”,“文化自觉”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才不会出现诸如“女德班”这种怪胎。而人类文化的创造、传承和创新主要靠教育这一形式来实现和完成,作为高校,“应当全面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育人和文化引领的重大文化使命”。[5]

二、高校大学生文化自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理应是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主力军,可是考察他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知”状态,就会对他们担任主力军的能力产生质疑。大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普遍处于浅表层,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仅不能明了儒道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甚至其中一些最基本的思想也似是而非。比如儒家的“孝”,只被学生理解为“听话”和“奉养”,几乎没有听到“孝道”还包括“敬”“无违”“志”这些核心理念。“恕”也被大多数学生从字面上解释为“宽恕”“饶恕”,而不是“推己及人”。将道家的“无为”解释为“不做”更大有人在。除了中学课本上的选文外,很少有学生会去阅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即使文学经典如《红楼梦》,完整阅读的人也少之又少。这样的阅读状况又怎能期望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文化产生“自知之明”,更遑论去推动大众形成文化自觉乃至建设文化强国。通过调研,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可能原因如下:

1.对本民族文化无深入了解之语言能力

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书写语言,而文言文的认读障碍是无法阅读经典以了解传统的原因之一。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学生不读《红樓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语言读不懂或者读起来费劲,有的学生甚至要求老师推荐白话文版本的《红楼梦》,至于《道德经》那种文字艰深的作品,学生感慨说比英文难懂。大学之前,语文课本里文言文选篇极为有限,大量的重复性的各科练习又占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最终,学生阅读古白话文的文学作品的能力都没有养成,阅读先秦的文化经典自然难于上青天。

2.对本民族文化无基本的温情与敬意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一书中要求读本书者需“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之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以往之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6] 钱穆先生所言“本国历史”与我们所谈民族文化高度相似,而今日部分学生因无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之能力,自然无法把握其精髓,甚至生成误解,并以此为由对传统文化加以批判和否定,有时甚至扭曲和娱乐化,某高校硕士“精日”言论应给我们警示。很多人认为在今天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传统文化一无可取之处,只应当求助于先进的技术工具和西方的契约精神,这实际上就是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这样一来,无论是中国的悠久历史,还是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在“大话西游”式的众声喧哗中被“戏说”,原有文化的历史根基和历史精神被瓦解。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言:中国面临的核心危机是“自性危机”,“中国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7]

3.对本民族文化无主动了解之兴趣

摆脱压力繁重的高中生活,在宽松自由的大学环境中,学生们往往乐于通过消遣大众文化的方式来愉悦和放松自己。对那些抽象深奥的哲理、那些需要坐住板凳潜心阅读的经典则避之唯恐不及。大众文化虽然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其世俗性、娱乐性和平面化特征十分明显。“游戏有理”“娱乐至上”,颠覆传统,消解权威,放逐理性,这一切都迎合了大学生逆反逐新的心理,将消费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价值观植入内心,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就很难再植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而目前,一个更加令人忧虑的普遍存在的现象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即使主流文化或者精英文化,也必得在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带上明显的娱乐化色彩,才能在学生那里得到有限的回应。同样,在高校课堂上,老师对传统文化的娱乐化传授,才能得到学生一定程度的欢迎。我们不否认乐中学,但娱乐绝难抵达深刻,而一个高等教育娱乐化的趋势是不会有利于文化强国的建设的。

4.对本民族文化无用心体悟之压力

对大学生而言,本民族文化掌握多少无关毕业,更无关就业。在绝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此类课程往往事实上以装饰性课程而存在。学生选修是为了学分,且基本只要选了就会获得学分,课程开设形式大于内容。虽然谈到此类课程的重要性,高校的部分决策者可以长篇大论,可一旦落实到培养方案中就会最大限度边缘化处理。与这一状况相关联的一定是高校文化类课程的师资问题。虽然绝大部分教师具备文学、历史、哲学等专业学科背景,但也有部分教师教非所学,本身就存在传统文化底蕴不足、认知错误的现象。即使那些有专业背景的教师,也会因此类课程性质本身的局限,如:无法建设精品课程、教学与科研课题申报困难等,不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这种教学科研的“双轨”局面势必会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现象,教学改革动力不足,最终也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学生目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浅表层认知及疏远态度,究其根本在于自“五四”运动前夕开始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疏离与否定。鸦片战争之后,师“夷之长技”未能解除民族危机,于是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选择了师“夷之文化”,革命思想、更新观念,以使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但这种全盘西化的文化移植模式使中国人产生了深深的文化自卑感,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了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命冲击,在砸烂传统的同时,整个民族沦陷到前所未有的文化空白的境地。之后,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西方的思想文化再次被主动“拿来”,奉为至理。学术上以西方的理论为标准;科研以发表在国际期刊的成果为优秀;甚至节日越来越追捧的也是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的节日。中国人在没有自身民族文化思想养护的状态下,赤裸着卷入功利物欲的海洋中。甚至于教育这种“养成人格”的机构,也急忙奔向产业化之路,教育于是全面配备了功利心:高考报志愿的原则是哪个专业挣钱,大学其间对课程的重视程度由就业技能的需求程度来决定。面对这样的现实,整个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类课程因为无助于高考和找到工作而被放逐。

一百多年来的的全盘西化追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很多人选择“集体遗忘”,身为中国人,却对自己的文化似懂非懂,这是无法成为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的。今天,作为中国明天的建设者的大学生必须建立起我们的“文化自觉”: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身份标识,就是强国的最深厚根基和最活跃源泉,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并践行、发扬就是己任。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知之明的养成首先要把握的基本理念

本民族文化于我们而言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即“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8] 事实证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在完全排斥和放弃自己传统文化的条件下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是在完全吸收和借鉴异族文化而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的腾飞,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宝贵而丰富的精神力量。我们当然可以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但主体一定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正如十九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出的三点要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里的“不忘本来”就是基本前提,我们这种文化上的自信源于传统文化的活力因素。

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儒家和道家虽然从不同的观察点出发来研究天人关系,但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合一、共存、互动。儒家以人事附會于天道,把“人”的价值观加之于自然,使“天”不仅成为自然法则的承担者,也成为了社会伦理法则的承担者。道家则基于天道运行的自然法则,以天道来解释人道,主张人应回归自然,适应自然的生长和发展规律,以达成生命的“逍遥”。由此出发,人与自然不会生成一种对立的关系,人不会把自然作为异己去征服,相反要承认自然的价值,并对天地、万物负有道德责任性和行为调适性。“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下价值是重大的,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早已有目共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整体和谐、彼此协调、天下一体的“合一”思想就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智慧,这种包含着现代生态智慧的思想,可在当下的社会实践中大有作为。

2.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仁”的核心内涵是爱人。儒家从人类最基本的血缘亲情出发,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爱“亲”到爱“他人”,逐步把关爱的对象扩大到爱所有生命及万物,由此建立起人对世界的普遍性道德关怀。“仁者爱人”对个人而言,是人们立身处世、道德修养的重要准则,人们通过“反求诸己”,践行“忠恕之道”来修身,养成各种美德;“仁者爱人”对于社会来说,是治国理政的行为指南,通过行“仁政”,“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来实现社会和谐。《礼记·哀公问》记载,鲁哀公问孔子怎样处理政务,孔子回答:“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可见爱人是处理政务的首要原则。“仁者爱人”的思想虽由孔子提出,但也是先秦时期其他学派共同关心的思想主题。墨家针对当时各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人与人之间互相侵害,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兼爱”思想,以实现百姓生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使社会达到和谐有序的状态。道家则从“自然无为”出发,提倡无私之爱,认为宇宙万物来自于“道”,“道”的本性是顺应自然而无私无欲,“道法自然”是人与物应守之则,所以庄子说“爱人利物之为仁”(《庄子·天地》)。尽管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的“仁爱互利”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但积淀在民族精神中的这种大爱情怀却历久弥新。这种思想不仅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更能够培养公民的爱国精神和崇高道德感,并反对不义战争,追求世界和平,并从“泛爱”的思想中生成对环境和自然的爱惜之心,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以民为本

以民为本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尤其是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现实价值。儒家民本思想主要继承了西周时代“明德保民”的政治思想,将道德与政治结合是其创新点,将“爱民保民”当做君主的道德修养和政治原则,并提出了系统的“仁政”思想。墨家则认为,人与人之间要平等地相互爱护,真正的仁君要以“兼爱”待民,为天下百姓谋福利,是仁者之责:“仁者之为天下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墨子·节葬》)。老庄崇尚自然,“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49章),主张君主的治理亦应顺应民心,不可以过多地干扰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这些是先秦诸子思想中有代表性的民本思想,而后在历史的发展中,这一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民为邦本。承认和肯定人民的力量和作用,以及人民才是君主统治的根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王子歌》)。其二是执政为民。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这些传统的民本政治理念将在对“民主”“人权”等西方的政治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创新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此同时,传统的民本思想也成为国家领导者的自觉意识,并付诸政策实施。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就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政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9] 这里的“敬畏人民”“为民用权”的理念就是传统民本思想的当下运用。

4.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应该可以被看做是中华政治文明的精髓。”[10] 这个名词由孔子明确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为政》),“和”即和谐、和睦、和平、和善、中和等含义。《老子》一书也明确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中庸》更提出“中和”概念,明确将“和”与“中庸”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认为“中”是大本,“和”是大道,两者统一,构成“中庸”思想体系。可见人类生存需要“和”,没有“和”就无法结成一个共同体,不能形成互惠,冲突也会成为生存的常态。但这的“和”的前提是“不同”。“同”泯灭了事物的多样性和个性,就不能生成“和”。所以“和而不同”的智慧就在于首先承认和允许“不同”的存在,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才能使事物在协调中得到发展,也就是说,要达到“和”,必须坚持“不同”的存在。“和”是包容了“异”(不同)的“和”,而不是排斥“异”的“同”。这就是“和而不同”思想的精妙所在。

“和而不同”体现在政治领域是政治宽容精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协和万邦”的理念,强调国家之间应当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礼尚往来,不能倚强凌弱,以大欺小,各国之间应当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协作关系,形成国与国之间的“和”的政治局面。“和而不同”精神体现在文明与文化发展史上,更强调“善解能容”,任何一种文明或文化的发展,往往都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交往中体现“和而不同”思想的结果。费孝通先生主张的“美美与共”实际上就是“和而不同”理念在文化上的行动原则。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没有距离,不同文明间的矛盾和冲突一定会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来的更加激烈。但任何一个文明都不应该通过消灭或同化其他文明求得发展,即使是一个暂时处于优势的文明,而应该在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保证不同文明的协调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倡导“和而不同”的理念对于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至为重要。

四、高校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自知之明的养成路径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如此丰富的活跃因子,在强调文化自信的时代,就应该对这些活跃因子深入了解,生成文化的“自知之明”。在高等学校,面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普遍知之甚少的情况下,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知其重要的认识层面,而要落实到如何展开的实践层面。在这里,我们有如下思考:

1.整体布局,提升全体教师员工的传统文化素养

这里所指全体教师员工当然包括非教学岗位的学校员工。传统文化教育的推进不能只依靠于几门课程和几位文化类专业教师,更要使学生全部的学习和生活中浸润着浓厚的文化情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道德思想,“应深入挖掘高校每门专业课程中的道德资源,引导大学生在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实践中践行诚实守信、求真务实、严格自律、遵纪守法的品质”[11]。全体教师员工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将体现于每一堂课和与学生交往的每一个场所,言传身教,相辅相成。提倡教师员工通过自身努力学习提高,适当安排专门讲座去及时推动。在教师中高校辅导员群体与学生联系最紧密,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要备受关注。目前,高校辅导员大部分具备研究生学历,但专业出身不同,在他们自身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更需要在从事这项工作之后,安排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培训或提供系统的学习机会。

2.“顶层”设计,区域内协同建设传统文化课程群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且分散在文史哲艺等诸多学科之中,我们目前的高等教育学科设置里,还没有哪一个专业可以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相应的,也就不会有“全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同时,普通高校中又有理工农医等类办学方向的侧重,人文学科师资力量相对不够雄厚。那么在课程设计时,应由主管部门牵头,集中优秀力量,展开区域内协同建设传统文化课程群的“顶层”设计,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搭建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体系,便于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课程进行研修。

目前“慕课”建设如火如荼,各种网络平台、各高校特别是著名学府开设了很多优秀课程,看起来似乎解决了传统文化课程建设问题,但实施过程恐不尽如人意。笔者在两年的助课过程中发现不少问题,自主学习部分刷进度条者不在少数;网络直播见面课由于内容和教学设备等因素導致学生不愿听或听不清。而区域内教学即使专题讲座也能保证师生的面对面,保证思想和情感的同步传递交流。

3.“精读”文本,返本才能开新

在上述的课程群建设中,核心课程应为“中华优秀文化思想”。中华优秀文化思想是优秀文化成果的灵魂。疏导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基本思想理念,就使得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得以畅通,结合于新时代建设,使民族文化的生命得以圆满。虽然“温故而知新”中“知新”是目的,但“温故”也是必由之径,“开新”需要“返本”。

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中华优秀文化思想”设为必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以经典文本为基础,文本是思想的承载。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讲解分析,一方面提升了学生阅读经典文本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使之了解文本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解先哲们对人性的审问和深重的忧患意识,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才能发自肺腑。在将学生通过文本带入传统的同时,我们还要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通过问题设计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将学生带出来,去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学生才能激发起探求的兴趣,主动由“了解”走向“理解”。采取严格且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以强化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思想的自觉性。

4.文化校园,回归教育的文化本质

大学不能缺少文化气息,大学校园应当成为文化校园。当然文化校园的内涵异常丰富,既包括了我们前面提到的教育主体的全面的文化提升,以使传统文化教育不致成为在现有的培养方案中,由数名专业教师提供的“文化调料”,而应当渗透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层面,建构起文化网络以全面育人。让传统文化成为文化校园建设的活力因子,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学生社团。任何一所学校都会有一定数量传统文化爱好者,他们有较好的基础,可以成为相关社团的中坚力量,带动和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但这些社团仅凭学生一方面的力量,容易产生社团活动的表面化现象,也难以在学生中产生广泛深入的影响,必须有专业教师参与其建设,给予指导和帮助,学校也需要重点扶植,才能保障社团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活力因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蕴含着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是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柱。大学生肩负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在大学教育阶段,以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浸润之,培养他们对本文族文化高度的“自知之明”,是当今大学教育的一种首要任务。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更重要的是采取切实的行动,脚踏实地地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2][4]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7,7,5.

[3]费孝通文集(第十四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196.

[5]王冀生.大学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存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20.

[6]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

[7]李慎之,何家栋.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148.

[8]赵洁思.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

[9]习近平告诫干部该敬畏什么[BD/OL].(2016-08-16).http://news.163.com/16/0816/10/BUJ8PNSP00014PRF.html.

[10]虞崇胜.“和而不同”: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政治文明精髓[J].唯实,2004(1):32.

[11]陈岩,杜蕾.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1):81.

[1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01-15).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传统文化教育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