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红
摘要:“以生为本”是课改基本理念之一,是相对于“以师为本”的理念而言的,是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锻炼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理论依据。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通过对“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为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供依据,以期能够为高效数学课堂的实现做好保障性工作。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教学特点 以生为本 学习能力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从目前的小学教学整体情况来看,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倡导多年,课改也进行了十几年,但很多地方的基础教育还坚持的是“应试教育”,坚持的依旧是“以师为本”的教学思想,这就导致了我们的课堂还是被“一言堂”“满堂灌”所覆盖,根本不利于课程价值的实现,也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所以,一线教师要想真正的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想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首要的任务就是转变思想,有意识的将课堂主体归还给学生,鼓励学生逐渐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这样不仅能够确保“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顺利实现,而且,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教师思想的转变,这一转变先是明确自己的课堂地位,将自己从课堂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参与者、合作者,这是教师树立“以生为本”思想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学生思想的转变。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要活动就是接受知识,应对考试,导致学生缺少主动求知的意识。所以,在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中,学生要改变对教师的依赖性,要在主动学习和探究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为构建出“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做好前提性工作。
二、组织“以生为本”的活动精彩而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激发学习兴趣,落实“以生为本”理念的主要环节,所以,在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给学生创造主动求知的机会,使学生在交流、探究中掌握知识,重拾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构建出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这一部分知识时,由于之前已经学过了整数的除法以及除数是整数的相关知识,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选择了自主学习教学法,目的就是在落实课改基本理念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我首先让学生对下面的几道练习题进行了思考和尝试解答。例如:(1)144÷36=_______;115÷46=_____(2)14.4÷36=_______;11.5÷46=_____(3)14.4÷3.6=_______;11.5÷4.6=_____鼓励学生对上述的练习题进行尝试解答,并自主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自主了解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明确其与整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区别,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自主进行总结。可见,在这样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学生对练习题的尝试解答,对教材的自主学习都是“以生为本”数学课堂的表现,最后,我们教师在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突破课堂重难点,使学生在自主交流和探索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也能确保高效数学课堂顺利实现。又如,在教学《梯形认识及面积的计算》时,为了构建出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也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观察活动”和“操作活动”。首先,引导学生制作一个梯形,观察后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说一说梯形有什么特点,梯形的边与边、角与角之间的关系等等,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自主总结梯形的概念,特点。而在“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我组织学生进行的是“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还在这个梯形的基础上进行折叠、移动、拆分等来转化为自己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在自主进行公式推导,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证明推理思维的形成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反思“以生为本”的课堂反思是每节课中都应该存在的一种学习活动,是明确改进方向,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在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中,由于该课堂的构建不论是从思想还是行动上都需要教师生的行为获得转变,所以,“反思”就是从思考中明确改进的方向,从反思中找到问题并提出策略。比如:反思“主体”是否真正成为学生。将学生放置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是保障以生为本课堂顺利实现的前提,所以,在反思中,我们要思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投入度、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师生之间的互动等方面来反思学生是否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是否能够保障以生为本课堂的顺利实现。等等。总之,反思是构建“以生为本”课堂的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综上所述,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構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体现了数学课程的价值,保护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学生综合性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元君.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J].中华少年,2016,(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