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经》的一点解释

2018-03-01 19:31苏兰朵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学院宝玉诗经

人待在熟悉的圈子里,有一点好处是他不需要总是和别人解释自己的生活。

在这个世界上,诗人肯定是少数。当他在社交软件里面对着那些虚拟的朋友时,可以嬉笑怒骂,谈笑自如,恣意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艺术观点、爱情观点等等,而一旦他们来到人群中间,常常无法自如地与人沟通。因为无论说什么,最后都变成了解释自己。在与圈子外的人交往中,他们常常表现出容易被激怒的特点,然后反过来被说成是不正常、幼稚、有毛病。于是,大多数诗人都采取两种社交策略,或一言不发,或只说入世的俗事。写到这里,我想到阿雷奥拉的一句诗:它受困于自己光亮的围栏,活在由不被理解的自由所造的飞驰的牢笼里……诗人的境遇何尝不是如此?世人只见到他们的不羁和任性,却很难理解他们内心真正的苦楚。诗歌并不能成为普遍意义上的理解通道,因为理解诗歌是需要门槛的,它在艺术的范畴。面对崔启发这样的俗人,理解就更难。

但是崔启发们却极要面子,或曰尊严。当物质给予了他们优越感后,在精神层面的艺术面前,他们其实非常自卑。这种反差使他们特别害怕别人戳穿这一点。而一旦被戳穿,他们的报复方式通常是用物质手段来折磨对方的精神。

正是上面这些想法促使我开始构思《诗经》,闻扬、崔启发和袁红丽三个人物构成了一组矛盾中的三角关系。然而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高宝玉这个人物却茁壮成长起来,我不得不停下来重新思考他存在的意义。思考之后,闻扬、崔启发、高宝玉又一组充满矛盾的三角关系得以确立。因为崔启发和高宝玉不同而又具有典型性的身份,从而使小说的意蕴更加丰富起来。

这篇小说我前后修改了六稿,《当代》选用的不是最后的版本。我也拿不准最后那个版本是不是更好,可能读者见到的这个版本更加自然一些。

创作谈在某种程度上说,也算一种解释吧。我得说,随着写作年头一点点增长,我越来越不喜欢解释了。不喜欢解释我自己,也不喜欢解释我的小说。

苏兰朵,女,满族,1971年生于吉林松原,

1993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做过电台节目主持人、

广播剧编剧、心理咨询师,现为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2006年開始发表作品。出版有诗集《碎·碎念》、

散文集《曳航船》、音乐随笔集《听歌的人最无情》、

小说集《寻找艾薇儿》《白熊》、长篇小说《声色》。

曾获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长江文艺》年度小说奖、

辽宁文学奖、林语堂小说奖、《民族文学》年度诗歌奖等奖项。

有诗歌、小说被翻译成德、日、蒙等多种文字。

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辽宁文学院签约作家。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学院宝玉诗经
文学院学人新作
关于奔流文学院举办第十五期作家研修班的通知
刘慈欣文学院揭牌仪式
宝玉不喜欢的男生
论宝玉之泪
诗经
宝玉受笞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宝玉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