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作·实战·艺术为特色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
——重庆文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2018-03-01 05:31张血玲
关键词:专业技能幼儿园艺术

张血玲

(重庆市永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永川402160)

笔者作为合作方参与和见证了重庆文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全过程。去年应邀参加该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与评审,全面了解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及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笔者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评估自评报告和近年来报刊上发表的系列文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并与该院领导和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发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主要面向城市小区、乡镇及农村幼儿园,特别是新建的民办幼儿园、普惠幼儿园,培养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学前保教能力,知识面较宽、专业技能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良好,具有创新精神,能在学前教育领域从事教育、保育,擅长于幼儿艺术教学的学前教师,并围绕培养目标定位,进行了长达10余年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合作教育、实践教育、艺术教育”三大特色。

一、重协同,形成合作教育特色

(一)构建“校园”协同幼儿教师培养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教育有思想、教学有风格、做人有魅力”的卓越教师为目标,与永川区教科所和10所名优幼儿园合作,形成了“校园”协同幼儿教师培养模式[1]。从区教科所选聘教研员和从名优幼儿园选聘优秀教师为学生授课,解决了高校教师教学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该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幼儿园辅教、观摩见习,解决了见习、实习问题。

(二)校园合作进行“五双”培养

“五双”是指双计划、双导师、双基地、双循环、双证书[2]。“双计划”是制定与专业课程计划配套的课外技能训练计划,保证了课程学习与课外技能训练同步进行。“双导师”是指安排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校教师和幼儿园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优秀教师分别担任学生导师,共同指导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双基地”是指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双循环”是指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循环、实习实践与反思交流循环。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又重视实践经验的反思总结,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训的循环。“双证书”是指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应至少获得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包括教师、育婴师、保育员、心理咨询师等)。

(三)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1.改革教学模式。通过专家指导、任务驱动、情景教学、朋辈交流、实战演练等形式,突破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升。同时广邀名师讲学,先后邀请四川大学何崝教授、书法理论家傅晏风教授为学生开展书法文化知识讲座;邀请西南大学杨晓萍教授,重庆师范大学牟映雪教授和科研院所教研员等举办专题讲座,拓宽了学术视野、提升了人文素养。

2.开展影子研修。学生毕业实习统一安排,开展为期半年的影子研修。为学生精选教学经验丰富、指导能力强的优秀幼儿教师为实习生的“影子教师”。学生与“影子教师”结成对子,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如影随形”地近距离、全方位观察、感受、领悟“影子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3]。要求学生结合在校所学,“多看、多听、多记、多议、多思、多练、多悟”,把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等转化为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3.组织游学活动。践行“实践成就素质”的理念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方法,组织开展了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游学活动,要求学生全程自主策划、自主管理、自当导游,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游学实践,游学过后撰写读书笔记和游学心得等。游学活动成了学生一段难得的丰富阅历、磨炼意志、提高能力的人生历练[3]。

二、重实战,形成实践教育特色

(一)确立重技能、重实战的培养目标

继承和发扬幼师教育传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确立了“专业技能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培养目标。加强四大技能训练,即幼儿教师基本功训练、专业技能训练、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保育技能训练。注重培养五大核心能力,即幼儿教育教学能力、幼儿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幼儿健康与生活管理能力、幼儿保健与安全指导能力和幼儿教研教改能力。

(二)建立科学的实践教育体系

分析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发现:实践教学贯穿全学程,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将课程实训、专业技能训练、认知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进行了“四年一贯”整体设计,实践教学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41%,构建起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内培养与校外训练、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训练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并将四大技能训练和五大核心能力培养任务分解到相应课程教学与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项目之中,如表1所示。

表1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技能、核心能力对应表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该专业建有巴蜀幼儿园、渝中区实验幼儿园、永川区红星幼儿园、永川区维多利亚幼儿园、永川区三色幼儿园、永川区启航幼儿园等1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充分保障该专业开展教育见习、毕业实习、学生辅教、课程教学实践等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需要。

三、重艺术,形成艺术教育特色

一是确立了艺术教育特色培养目标。从访谈中了解到,从举办学前教育专科开始,就确立了“培养艺术见长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目标定位,在举办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时,坚持了这一传统,在2011版和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确立了培养“擅长于幼儿艺术教学的学前教师”的目标。

二是强化了艺术教育课程的地位。在课程计划中设置三门艺术类必修课程(美术基础、音乐基础、舞蹈基础)12学分,三门艺术类选修课程(美术与幼儿美术教育、音乐与幼儿音乐教育、舞蹈与幼儿舞蹈教育),每人选修其中两门32学分。每位学生修读艺术类课程达到44学分,占课程总学分(153学分)的28.8%,占专业课程学分(113学分)的38.9%。

三是配置艺术教育课程专业教师。与其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所不同的是,该专业配置了艺术教育专业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0人,其中艺术教育专业教师10人,占专业教师的50%。近几年,艺术教育课程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各类比赛奖励10余人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说课程·教改课”比赛,取得了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的好成绩;艺术类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艺术类专业技能大赛奖,并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四是建设了较为齐备的艺术教育设施。学前教育专业建有3个标准化的舞蹈房、2个标准的音乐演奏厅、3个美术专用画室、100余个标准琴房等专业技能训练场地,为学生在校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此外,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训练中心的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等也可供学前教育专业师生使用。

五是积极进行艺术教育改革实践。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生的艺术知识能力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毕业论文(设计)等改革,如音乐课程组在教学中形成了“全程化音乐学习与音乐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音乐学习与幼儿歌曲创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舞蹈课程组探索了“舞蹈教学、训练、创编、表演、竞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美术课程组在《美术与幼儿美术教育》等课程考试中采用现场创作考核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多元毕业设计(包括声乐类、舞蹈类和美术类),通过作品展演、专题晚会等方式展示设计成果。

六是形成了课堂内外同步训练模式。面对非艺术类专业的文理类学生,艺术教育要收到良好效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需要一整套课外训练计划与制度来加以保障,为此,制定了与《专业课程计划》同步的课外技能训练计划,对专业技能训练、幼儿教师基本功训练、教学基本技能及相应的竞赛活动进行四年一贯系统安排,设置了素质拓展学分制,建立了导师制、小先生制、晨读晚练制、还琴制等课外训练计划实施保障制度。课堂内外同步训练模式对形成艺术教育特色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重庆文理学院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举办10余年来,已形成以“合作·实战·艺术”为特色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潜能特别是艺术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近4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19项(其中艺术类16项),市级奖项29项(其中艺术类18项),艺术类获奖数占获奖总数的72%。每届毕业学生就业率达到99%,专业对口率达到96%。学生以艺术修养和实践能力见长,受到各类幼儿园的普遍欢迎。

致谢:重庆文理学院谢应宽副教授为本文撰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特此致谢!

[1]重庆文理学院“漂亮”成绩是这样来的[N].中国教育报,2014-12-29(7).

[2]王小寒.一场寻求卓越的创新探索——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市教科院首届“卓越教师实验班”成果初探[N].重庆日报,2014-6-25(7).

[3]辛犁.“卓越”,怎样炼成?——重庆文理学院“卓越教师教育实验班”的故事[N].中国教育报,2015-04-06(12).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幼儿园艺术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纸的艺术
爱“上”幼儿园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