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是全省18个严重干旱缺水县之一,全县有13个精准扶贫村。近年来,该县针对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小、散、乱,无资金、无市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短板弱项,积极探索“山区变景区、村民变股民、户主变业主、农地变基地”贫困村产业发展新模式,全力助推贫困村产业发展,有效增加贫困村和贫困户收入。全县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由2013年的4587户14200人减少到现在的546户1416人,贫困发生率从9.29%下降至0.92%,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655元增加到5550元。
全县13个精准扶贫村之一的大马营镇中河村依托焉支山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汉唐风格的旅游村庄。李桥乡高庙村成立了全县首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日均接待量保持在50人次左右,年带动全村1500人次就业。霍城镇西坡村建成集产业增收、生态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生态果蔬示范园,吸引游客来参观旅游。2016年,该县共有7个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霍城镇西坡村、大马营镇中河村、位奇镇新开村、大马营镇磨湾村、陈户镇范营村、老军乡老军村、李桥乡上寨村榜上有名。
该县立足全县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有力抓手,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引导扶持城郊和景区周边居民发展建设旅游专业示范村、兴办农家乐,积极打造集观光、采摘、生态、休闲为一体的农业观光园区,形成了以清泉镇祁店村、大马营镇中河村、李桥乡高庙村等为代表的一批特色旅游专业示范村,探索出了一条山区变景区的旅游脱贫之路。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建设旅游专业示范村4个,城郊和景区兴办农家乐91家,其中二星级以上农家乐45家;吸纳剩余劳动力就业603人,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2015年,该县李桥乡高庙村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将外出务工村民闲置的房屋以入股形式流转过来,改造成具有当地风味的农家客栈,用于旅游接待。截至目前,高庙村的民宿客栈达到40家,可提供150多间客房,每户农户每年能分红4000多元。
该县大力推行资金项目跟着贫困村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进”产业发展模式,采取“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党支部+农户”“合作社+贫困户+企业+市场”等方式,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将分散的土地连成片,把分散的农民抱成团,把分散的资金捆在一起,鼓励和引导贫困户以林权、土地承包权抵押及扶贫资金、土地流转入股等形式加入发展势头好、带动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开展集中连片发展。合作社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经营,农户参与管护,收益按约定比例分红,以合作社的“大手”,拉起贫困户的“小手”,实现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贫困户帮扶带动、互惠共赢,使农民从原来在地里“刨食”的庄稼汉变成名副其实的“股民”。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了26.9万亩,涉及农户2.3万户,总户数的60%以上,形成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户799户,催生各类专业合作社、家庭小农场918家,辐射带动贫困户1500多户,全县2.6万名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人均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全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9亿元,最大限度地向13个重点贫困村倾斜,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环境整治、科技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可以说是举全县之力着力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役。全县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在精准扶贫中的杠杆作用,紧紧围绕农村贫困群众投资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依托互助资金、贷款贴息、信用贷款等项目,积极搭建“银政”“银企”“银担”“银保”等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全力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惠农贷款投放力度,扩大惠农贷款覆盖范围,加大贷款贴息规模,以“信贷+大众创业”金融扶贫模式,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产业扶贫、创业扶贫等领域,支持返乡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妇女再就业和自主创业,有效调动了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促使贫困户由户主变业主。目前,全县落实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26亿元,协调金融机构为1638户养殖户(企业)发放贷款1.54亿元,撬动民间资金2.28亿元;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7.06亿元,扶持1.83万人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业,人均年增收4620元。
金秋时节,东乐镇五墩村社员农牧专业合作社60亩万寿菊进入收获期,采摘、装车外运,到处是一片收获的景象……
该县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种植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精准扶贫模式,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引导农户自愿互换承包地实现连片耕种,不断扩大土地流转规模,积极推进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经济林果等特色主导产业连片发展,着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全县“三品一标”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6万亩,占总播面积的79%。培育发展博沅生物、瑞源啤酒、金山麦芽、丹马油脂、芋兴粉业等农字号龙头企业23户,带动建成马铃薯生产基地20万亩、啤酒大麦基地10万亩、油料基地30万亩、高原夏菜基地6.5万亩、中药材基地4万亩;发展特色油用牡丹1.2万亩、旱地谷子5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