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甘肃“三农”十大关键词

2018-03-01 10:04
甘肃农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甘肃省三农农产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这无疑是振奋人心的,也为今后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回首甘肃2017年的“三农”工作,本刊编辑部特推出十大关键词,从中可以看到甘肃农业发展的轨迹。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是首次提出,但它确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农业供给侧改革不会一蹴而就,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三权分置、农村医疗、乡村物流、乡村旅游、职业农民、立草为业、质量安全、农博会、绿色农业等,无不见证了甘肃农业的发展历程,为下一步的“三农”工作提供了依据。

1:供给侧改革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

现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一定基础,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仍很突出,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矛盾亟待破解。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甘肃在资金投入结构调整方面,政策主要是要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落实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等。而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出台实施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意见。

解读: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必由之路,是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重点工作。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创造良好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加快完善国家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快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

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持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保护优化粮食产能,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严格执行脱贫攻坚考核监督和督查巡查等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做法,不搞层层加码,严禁弄虚作假,务求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健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创业创新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

关键词2:三权分置

早在一年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召开,会议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是中国土地制度的重大改革,土地权利在不断细分中带来土地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改革所带来的影响也将史无前例。

前不久,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指出,落实所有权、保护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制度,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创新,也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定海神针”。提出在完善三权分置办法过程中,同样要平等保护经营主体各项权利、权益。各地根据实际,因地制宜推广现有的经验和探索,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解读: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多年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与农户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设”,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也为我国农业的长足进步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民转向非农产业,农村土地流转现象日益普遍,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三权分置”就是一种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当前现实的制度安排。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土地流转现象早已出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实践极为丰富。在政策层面需要厘清的,是进一步完善“三权分置”的具体办法,把农民集体的所有权、农户的承包权、经营者的经营权界定清楚,真正做到承包户能放心流转土地、经营者能放心投资土地。

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置”,受到两个现实因素的推动,一个是城镇化,一个是农业现代化。从历史进程看,城镇化的推力更大一些,许多地方尚未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就已经空心化了。然而,人的流动需要各个方面的社会体系作支撑,当前户籍、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路障正在打开,但基础不够稳固,因此农村土地权益的调整,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还需要为农民留下退路。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允许农民进城落户不必退承包地,是正确而理性的选择。

从更长远的未来看,农业现代化将是推动农村土地权益调整最重要的力量。在“三权分置”问题上,有一点必须十分清醒:土地流转不是目的,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才是。

集体所有权。有两方面重大意义,一是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这是社会制度要求;二是更好地进行用途管制,保护土地,不让土地被滥用或转为非农地。在我国,如果实行私有制,则农村土地用途管制会很难,会出大问题。

农户承包权。这是农村集体组织成员权益的体现,为农户提供托底性的社会保障。农户承包权,应该永久不变。只要农户没有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就不能被以任何方式剥夺承包权。否则,就会出现土地兼并,出现拉美国家的城市贫民窟和社会动荡问题。

经营权。这是承包权的价值体现。获得承包权的农户,具有初始经营权。把经营权与承包权拆分开来,更有利于打消农户转出经营权的疑虑,更有利于那些真心想做大做强农业的人,取得更多的经营土地,推动农业现代化。

显然,土地“三权分置”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这次重大制度创新无疑是最为农民着想的。农民工对进城定居热情很高,但对“放弃土地”却顾虑重重。农村有承包地和宅基地,进城落户则丢失原有土地承包权是导致部分农民不愿进城的主要原因。同时,农民落叶归根、故土难离的观念难以消除,觉得在农村起码能做到“饿了有饭吃、冷了有衣穿、困了有床睡”。还有部分农民工由于工作不稳定,害怕放弃宅基地和责任田后,今后一旦失业,在城市无法生存,想再回农村时又没有退路。此次“三权分置”,较好解决了农民担心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3:农村医疗

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从教育到医疗,从就业到养老,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话题毫无意外地成为甘肃省代表委员关注和热议的焦点。发展大健康产业,对于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据统计,我国的农村人口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仍看不起病,如今农村很多地方因为看病重新返回贫困,还有更多的人因为看不起病,住不起医院,因为看不起病而死亡的人数估计有60%~80%左右,看病难依然成为农村人们难以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甘肃省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医保、医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解读:甘肃省的医疗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农民患病在当地难以得到有效治疗,要到外地、到大医院就诊,不仅造成了看病困难,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另外,在医疗人才储备上,大部分专业优秀的学生都留在了城市里的大型医院或医疗机构工作,返回农村发展的医疗人才日渐减少。收入低、待遇差、风险高、缺乏归属感以及对未来没有预期的农村基层医疗现状对年轻人也不具备吸引力,乡村医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和无奈。

目前,我国乡村医生从业人数超过140万,分布在全国约3.7万个乡镇卫生院和约65万个乡卫生室。村医肩负着我国约6.7亿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等基本医疗服务,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

基础设施不完备以及农村固有的农村人的收入不高成为了农村医疗发展的重大阻碍,如何能够打破障碍,实现“看病不再难”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甘肃省已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但是农村医疗依旧是精准扶贫的短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甘肃省贫困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实施健康扶贫,就成为甘肃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夯实脱贫基础的关键。

在开展健康扶贫之初,甘肃省卫计委组织基层卫生计生工作人员,对全省417万贫困人口进行入户调查,详细登记每户家庭经济收入、看病费用、农合报销、看病债务等情况,并对其中患病人员所患疾病进行了疾病谱分析,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管理数据库,靶向制定帮扶措施。同时,联合多部门力量,通过多种渠道逐年化解因病致贫、返贫人员看病所欠债务。甘肃省卫计委还与省扶贫办联合制定出台《甘肃省健康扶贫实施方案》,整合各部门各类项目资金和优惠政策,从设施改善、人才队伍建设、医疗保险等方面,全方位支援75个贫困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甘肃省大健康产业发展,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郭玉芬代表建议,国家支持甘肃结合国家战略和自身基础,设立国家大健康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加大对试验区建设的指导,在大健康产业项目审批立项、中央投资安排上重点倾斜支持,切实为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对此,甘肃采取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加强贫困县医院相关重点专科建设和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实行县域内住院先治疗后付费,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等措施,有效缓解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将自身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纳入一、二类低保,并提高补助标准,稳定实现“政策性”脱贫。

关键词4:乡村物流

农村市场无疑已经成为电商企业“攻城略地”的争抢点。但是,目前整体而言,全国性大物流企业的“神经末梢”只延伸到县级,在乡镇、村庄少有布点,且物流配送效率低下,配送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

农村市场正成为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的竞逐之地。2015年上半年,京东发展乡村推广员,推广村民代买服务。而苏宁云商首席运营官侯恩龙近日宣布,在中国发达的镇、不发达的县要建1500家直营店,未来五年自营达到1万家,加上授权的代理点计划达到3万家,代理员大概达到50万。

从2015年开始,支撑淘宝农村电商运作的物流体系——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按照阿里规划覆盖全国的物流骨干网络,菜鸟网络开始在农村搭建了一张覆盖1000个县、10万个村庄的配送网络,解决了从县城到农村的物流难题。

解读:据苏宁云商方面人士透露,苏宁在一、二线部分城市可以做到半日达或一日达,三、四线做到3天左右到达,村镇则要5天左右到达。与此同时,苏宁、京东基本没有在村一级布点。而且农村物流仍受到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影响。

“最后一公里”指的是整个配送环节中从“最下一级分拣中心”至“送货上门”之间的过程,困难之处在于覆盖面过大以及需求不足造成的高成本运营,因此这将是网络购物在全国普及开来的最大困难。

虽然我们说网购是从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后半程才开始起飞,但“最后一公里”的概念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出,那时正好是中国快递物流起步的阶段。最近几年,不少互联网电商企业正在进军农村,深耕农村市场。然而,目前除了邮政之外,大部分物流企业的物流线路、服务站点最多延伸至县城,乡镇、村庄触及有限。“跛脚”的物流成为电商下乡的“绊脚石”,也影响了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快递的最大难题集中在从县城集散中心发往各村点,由于村点分散,快递量不稳定,如何规划配送路线是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最大难题。

毫无疑问,物流网络的打造需要对货、仓库、物流中心、车辆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农村物流更具有一定特殊性。各家电商以及快递在农村的布局虽然如火如荼,但物流行业的整合才刚刚开始,农村物流依旧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菜鸟网络几大合作伙伴,尤其是快递公司之间的竞争依然存在,同盟之间的协调管理仍有困难,代理商的监管问题仍未解决。

布局农村物流网络不只是“快递”那么简单,也非一朝一夕,农村物流除了建设骨干物流网络,对农村这块特殊市场,需要拓宽触角,网状布局服务点,做好农村基础的建设,以此承担交通不发达处的配送与服务。

在农村电商中,农民既是工业品的消费者,也是农产品的生产者。专家指出,产品是品牌的基础,农产品上行要可持续,就必须在生产的组织化、标准化上下功夫。只有从源头细节抓起,才能取得消费者信赖,打通从田头到餐桌的链路。

电子商务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一条新路,让很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优质农产品,摆脱了封闭的环境、走向了广阔的世界。盼望这一“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有力助推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进程。

关键词5:乡村旅游

近年来,甘肃省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甘肃省乡村旅游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大中城市近郊的农家乐;二是依托农业科技开发的农业观光园,如武威西部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三是传统村落开发;四是依托少数民族风俗风情资源的民俗风情游。但是,由于急促扩张、规划引导不够,甘肃省的乡村旅游存在旅游资源开发面广但深度不足、同质化低水平竞争导致效益不佳的问题,加上经营者环境意识淡薄,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存在退化迹象,这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通过差异化整合、标准化经营、品牌化提升,来实现深度挖掘生态优势、促进乡村旅游升级的目标,对于甘肃来说,是有效释放“生态红利”以提高农民收入、形成市场化生态补偿以协调发展与环保的关系、缩小城乡差距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迫切需要。

解读:乡村旅游开发同生态保护之间有促进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展是大有裨益的,由于乡村旅游的核心就是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态环境,因此,环境的保护无疑促进了乡村原有风貌的保留。

同时,乡村地区人文环境的保护,如淳朴的民俗以及独具特色的民风等为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首先,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然生态的保护,村民在自身的经济效益获得提高之后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乡村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完善上,毕竟乡村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才能够吸引众多的游客;其次,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对人文生态资源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乡村建筑、民族服饰以及特色小吃等对于生活在都市的游客而言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就使村民意识到了人文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可以确定的是,乡村旅游必须沿着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明确这一发展方向是使之规范化、健康、高速发展的根本保证。文化因素本来就是乡村旅游得以兴起的根基。乡村旅游开展所依托的资源,不是先人遗留下来的、死气沉沉的、被称作凝固乐章的静景观,不是靠恢复、模仿而再现的历史场景,不是失去原有自然环境的高度浓缩在有限空间中的民俗风情,而是世代伴随人类繁衍、进化,充满生气与兴旺景象的能将游人融于其中的环境、氛围和活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贴近自然的才是永久属于人类的。文化旅游正是这一传统哲学思想在旅游业发展方向上的体现。

如果不能明确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要发展好恐怕很难。一时的利益很难带来长久的发展,乡村旅游需要有更多的聚焦,需要更多地去感受乡村,感受一个不断生长当中的,有文化积淀、有人文情怀的空间。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是要把乡村的文化挖掘出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和任务,就是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来带动这个地方文化的持续增长。但在原生性这个问题上,很容易导致乡村文化发展的停滞,让乡村文化停留在很久以前的历史状态当中。实际上,文化的原真性应该遵循在环境变迁中延续着文化自我生命的“文化自然变迁”。只有在尊重乡村,尊重乡村人的选择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是愉悦身心、增长见识,更重要的可能是在发展过程中,推动城乡的互见、互谅,这样的乡村旅游发展才是真正有市场依托的,又能推动乡村文化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容易造就两个极端:一端是希望看传统风貌却享受着现代设施的“矛盾的”城里人,另一端则是不能按照内心追求去改善生活的“无奈的”乡村人。我们不禁要问,发展乡村旅游究竟是为了验证旅游者心目中那个想象的乡村世界意象,还是为了乡村人对更美好的生活目标的追求?实际上,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去建造一个想象的过去,而更应该去满足、去适应、去呼应世居在这片乡村土地上的人们真实的生活空间。在真实生活空间之上的旅游空间的营造,才是一个真正可能持续的旅游空间。其实,乡村的变化与更迭从不曾间断,只不过它的发展路径和速度与城市有所不同,也与城市人想象中的乡村有所不同。只有正视了乡村的转变与成长,认识到追求美好生活是城里人和乡村人共有的追求和权利,乡村旅游才可能获得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

文化性是乡村旅游的一个根本的属性,乡村旅游地所蕴含的丰富的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规划开发的基础和灵魂,若为了极度的利益性而失去了乡村旅游的文化性,抑或是为了利益而编造曲解乡村文化,都是得不偿失的。以乡村文化为切入点,构建由乡村旅游主题、乡村旅游产品和乡村意象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规划模式,对维护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促进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6:职业农民

2017年1月29日,农业部《“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规划提出,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教育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这是由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的鲜明特征决定的,要做到“教育先行、培训常在”。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对种养大户等骨干对象,要通过教育培训使之达到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二是对经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开展从业培训,使之更好地承担相关责任和义务;三是对所有新型职业农民,要开展经常性培训,使之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能力。

为此,甘肃省各地县相关部门都不同程度地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做了培训教育,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解读: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职业”,后者是一种被动烙上的“身份”。现在,大量的农村青年外出打工了,主动选择离开农村的土地。这是大多数“身份农民”脱贫奔小康的道路选择,是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必然。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冯仕政说,“职业农民”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农民”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被赋予的身份。

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可以加速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要根据不同层次需求,有针对性分类开展教育培训。

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基础和保障,只有通过认定,才能确认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扶持新型职业农民。一是明确认定条件。二是制定认定标准。三是实施动态管理。

制定扶持政策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环节,只有配套真正具有含金量的扶持政策,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打造一支用得着、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主要包括土地流转、生产扶持、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

政策扶持,说到底还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民的收入提高,自然会促进更多人向新型职业农民的方向转型发展。

2017年,《甘肃省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收入激励,以此带动全省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教育培训发展规划,支持相关高校和职业学校办好涉农专业。改进培训方式,完善助学和培训补贴政策,实行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将职业农民培养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县级培训基地和农业田间学校建设。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

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意味着农业需要专业和分工,原来自给自足的农民可以独立完成农业的一条龙工序:开荒翻地,购买种子,积肥买料,播种插苗,除草施肥,松土除虫,收割储存,市场

销售……再细化下去,一些农具都是农民亲手制作,养牛以便提供

畜力,养猪或鸡鸭可以换取流动资金。一个人身为农民,就得身兼数职,像是一家无限责任的公司,它与气候争夺产量,与同行争夺价格,与市场争夺份额,责任与风险都近乎无穷大。

如今提倡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把一条龙的流程简单切割,有人买种子化肥、耕田种苗,有人锄草施肥、撒药收割,有人收购运输、存储销售,看起来专业化了,但协同性则要求更高,没有规模效应更加无从做起。尤其是这里的专业分工面对的也不再是熟人社会,而是陌生人社会,讲究的不再是人情世故,而是法律规则,这恐怕也是未来的难点。

英国历史法学派代表人物梅因在《古代法》中提出,“迄今为止,一切进步性社会的运动,都是一场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这个150多年前的观点至今仍然有振聋发聩的效果,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就是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进步。它不仅意味农业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更意味着农牧产业、农村社会、农民阶层的分流分化分层,新型职业农民的涌现会助力现代化对传统产业、乡村社会的改造升级。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行政决策,还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的大事件。

关键词7:立草为业

近年来,立草为业、引草入田,草当粮种、羊当猪养,草田轮作、良性循环的观念被广泛认可,“立草为业”逐步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快捷、有效的途径。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草产业,“草牧并重,草业先行”,逐步改变传统的单一农业结构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努力探索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甘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必然选择。

2017年,甘肃省农牧厅研究制定了《甘肃省草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甘肃省草品种培育和良种繁育规划》,提出新增1000万亩商品草基地目标,并启动草品种繁育体系建设,力争“十三五”末把甘肃建成草牧业强省。

解读:草业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绿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已经不再是传统认识的资源性自然再生产,它同牧业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协同并进的关系,同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草产业,“草牧并重,草业先行”,逐步改变传统的单一农业结构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努力探索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甘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甘肃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草原补奖政策、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和退牧还草等工程的机遇,不断加大对草产业的政策引导,促进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以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草产业发展的意见》,发布了《甘肃省草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了甘肃省草产业快速发展,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甘肃草业经过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和甘肃丰富的草业资源和良好的发展基础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草产业社会化组织程度和服务能力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存在企业单打独斗和恶性竞争的现象;草产品品种单一、草畜结合不紧密,行业标准体系尚未建立;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种子生产企业竞争力弱,草种资源的效益不能充分发挥;草产品运输成本高,制约产业发展;基础研究与产业脱节、技术创新不足、成果转化能力低、产学研推机构资源共享不够;院校之间技术融合程度不够、联合不紧密等。

为了进一步发挥甘肃草业资源和科技资源优势,解决全省草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突破行业关键技术瓶颈、建立行业标准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抢抓当前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甘肃省农牧厅研究制定了《甘肃省草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甘肃省草品种培育和良种繁育规划》,提出新增1000万亩商品草基地的目标,并启动草品种繁育体系建设,力争“十三五”末把甘肃建成草牧业强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甘肃省农牧厅把机制创新作为重要突破口,通过成立甘肃省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甘肃省草产业协会来凝聚全省的草业资源和技术力量,全力推进甘肃草业发展转方式、提效益、上水平。

关键词8:质量安全

2016年12月,农业部命名甘肃省永昌县、靖远县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17年3月,农业部将甘肃省凉州区、临泽县、陇西县、西峰区纳入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试点单位。紧接着,甘肃省命名凉州区等16个县区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命名金昌市、嘉峪关市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同时,认定玉门市等9个县区市为第二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走向深入。

解读:2014年11月,国务院食安委在福建厦门召开全国治理“餐桌污染”现场会,为建立责任明晰、监管有力、执法严格、运转高效的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能力,提出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即“双安双创”活动。农业部积极贯彻本次会议精神,于11月底启动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印发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方案》,制定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经过严格考核评审,首批在全国创建了10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4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甘肃省永昌县和靖远县被纳入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范围。

2015年初,甘肃省成立了由农牧厅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甘肃省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启动开展了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2015年5月,通过创建试点单位自评申报、市州初评、省级实地核查和第三方群众满意度考核,申报永昌县和靖远县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并将凉州区等16个县区和金昌市、嘉峪关市2 个市纳入省级第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范围。2015年11月,甘肃省农牧厅在金昌市召开了全省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推进会,全面总结了全省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了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对下一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甘肃省具有独特的农产品发展优势,形成了马铃薯、蔬菜、中药材、苹果、牛羊肉五大生产基地,已经建立起粮油、蔬菜、林果、中药材、畜产品、花卉、水产、茶叶等8类45个特色优势农产品标准体系,是我国重要的食用农产品供应基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十三五”期间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

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开展两年多来,甘肃省各创建县(市)认真贯彻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创建工作目标,狠抓生产标准化、发展绿色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监管法制化“五化”建设,创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践证明,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已成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有效抓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载体,对于建立责任明晰、监管有力、执法严格、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具有示范引领效应,对于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工作任务。

关键词9:农博会

2017年9月8日至11日,2017甘肃农业博览会在兰州举行,打开了一道展示和推介陇原特色优势农产品的新窗口。通过这场特色农产品“擂台赛”,甘肃将进一步培育品牌、开拓市场、增进交流、促进农产品流通,通过展销结合、农业技术交流与项目对接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一场立足甘肃、辐射西北、面向全国,围绕“一带一路”开展农业交流合作,推动互通互赢的农业盛会。

农博会参展农产品有十大类、上万个品种,参与企业达千余家,既有全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型农产品经销企业、采购商和专业观众。这次农博会展销一体,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将甘肃省农业结构全面展现在人们面前,是对甘肃省农业发展现状的一次报告和展示,也为参展商提供了展现自己产品的机会,更为消费者创造了重新认识甘肃农业的一次良好契机。

解读:此次农博会展出面积3.4万平方米,将集农产品、畜产品、林产品、生产资料和农业机械于一体,参展农产品有十大类上万个品种,参与企业千余家,荟萃了甘肃各地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内容涵盖甘肃特色优势农产品、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农业科技前沿技术、农产品加工贸易、农业信息化、农资农机等农业全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和产品。

据介绍,本次博览会推介农业项目总数170多项,其中,种植类40多项、养殖类18项、加工类72项、金融机构投资授信和其他类项目40多项。这些推介项目具有项目实施区域广、项目种类多、参与名企多和产业扶贫项目多等特点,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类的项目达到了60%以上。

近年来,甘肃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各企业、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提高收益,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发展,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据悉,在开幕式结束后举行的“农博会招商引资项目对接洽谈签约仪式”上,甘肃省共推介农业项目总数170多项,其中,种植类40多项;养殖类18项;加工类72项;金融机构投资授信及其他类项目40多项。现场签约的重点代表性项目共有20个。经各地、各部门积极对接洽谈,本届农博会将达成一批战略合作及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其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项;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5项,为甘肃省农业企业、合作社发展带来了良好效果。

此次农博会无疑是甘肃提升其农业品牌在全国影响力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实践:充分展示展销甘肃特色优势农产品,全面展现了甘肃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突出品牌提升推介,进一步宣传了甘肃特色优势产业,提高了甘肃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了甘肃的农产品,拓宽了甘肃农产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路子。

对于甘肃而言,农博会是一个宣传推介全省农业的重要窗口,更是一个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市场拓展、加强合作、共谋发展的大平台。此次农博会除重点举行品牌农产品市州长推介会、“金奖”产品和“甘肃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评选等活动进行品牌推介外,还特别安排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峰论坛、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对接洽谈签约等意在引导省内外企业、加强客商横向交流、推动深度合作的一系列活动,着重突出了博览会作为“交流平台”的作用。

本届农博会以高水准、种类多、品牌优等特点向省内外参观人员展示了近年来甘肃省农业生产的发展成效,也为甘肃省的农业发展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关键词10:绿色发展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也是指导当前和今后农业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担当,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维系当代人福祉和保障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发展。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对此,甘肃省各地区也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尝试,加快“三品一标”认证,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减少农业污染源排放,完善农产品追溯体系,使得绿色有机农产品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解读: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顺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绿色发展为方向,以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经营结构,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不断提升农业供给效率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对于农产品而言,只有生态绿色的,才是健康优质的;只有健康优质的,才是有竞争力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农产品是日常消费的必需品,但并不是奢侈品,一个鸡蛋的价格是1元还是3元,在消费支出中占比都极其微小,消费者更在意的是其质量、口感、安全性。所以,好的农产品尽管价格偏高,但往往供不应求;而大路货尽管价格便宜,但往往积压难销。抓“三品一标”农产品,就是要提供更多安全优质、市场紧俏、不愁销路的农产品,尽量满足市场供给需求。

从资源因素来看,绿色农业发展需要更加先进的农业技术、生产标准和装备水平,比如发展各类实用农业机械、各种节肥节水设施、集中育苗等,都能客观上优化农业基础,促进农业现代化。从环境因素来看,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的标准生产农产品,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有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消除有毒物质,改善农村环境。从产品质量来看,“三品一标”作为优质农业的代名词,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营销、提高经营主体营利能力,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

20世纪初,美国国家土壤局局长富兰克林·金专程来中国考察农业。他感到惊奇的是中国农民用一英亩土地养活了一家人,而同样地块在当时的美国只能养活一只鸡,他撰写《四千年农夫》一书,总结了中国农业以豆科作物为核心的合理轮作和使用有机肥的八种农法,希望西方农业学习和借鉴。

《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强调善用自然资源、反对竭泽而渔的重要性,也是一种朴素的绿色发展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产方式的调整和优化是重要一环。在生产方式的调整上突出“绿”字,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体现了为子孙后代着想、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定力。坚持绿色发展,坚守绿色本底,才能保护好绿水青山。

猜你喜欢
甘肃省三农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