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蚀损伤对环肋圆柱壳极限强度的影响

2018-03-01 02:53,,
船海工程 2018年1期
关键词:肋骨圆柱载荷

,,

(海军工程大学 舰船工程系,武汉 430033)

潜艇长期服役于环境复杂、盐度较高的深海中,加之其自身结构复杂特殊,腐蚀问题相比水面舰船更为重要[1- 3]。探寻环肋圆柱壳受腐蚀损伤后的极限强度,对于评估潜艇的承载能力,保证潜艇的安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受点蚀损伤的环肋圆柱壳为研究对象,考虑其在静水压力下,点蚀坑的深度、直径、分布位置及密度对环肋圆柱壳极限强度的影响,并分析结构破坏机理,为潜艇结构的检修提供参考[4- 6]。

1 计算模型建立

壳体与肋骨均采用ANSYS中的shell181单元。左端边界固定支持,右端边界仅放松轴向约束,右端边界处节点施加轴向集中载荷F,壳板上施加均布载荷P。集中载荷F的方向指向壳板内部,载荷值为

(1)

式中:n为圆柱壳周向节点个数;p为静水压强。

为验证单元尺寸对环肋圆柱壳极限强度计算的影响,选择不同的单元尺寸计算同一环肋圆柱壳极限强度。由于点蚀在环肋圆柱壳点蚀坑处有网格细化,这无法对比单元尺寸大小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考虑无腐蚀处的环肋圆柱壳以下4种网格划分的最优方式,见表1。

表1 结构模型的4种网格划分

由表1可见,当单元尺寸小于100 mm时,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变化不大。且网格2与网格3的极限承载力相差1.52%,网格3与网格4的极限承载力相差0.85%。综合考虑本次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本文选取网格3作为模型网格。

2 腐蚀坑几何尺寸对环肋圆柱壳极限强度影响

以含点蚀损伤的环肋圆柱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改变单个腐蚀坑的深度、直径建立系列计算模型,使用弧长法分析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定性讨论腐蚀坑几何尺寸对环肋圆柱壳极限强度pu的影响。

2.1 腐蚀坑尺寸变化范围

大量实艇勘验数据显示,点蚀坑的最大直径不超过100 mm,而且点蚀直径和深度基本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此外,根据现行规范,耐压船体肋骨间壳板凹凸度允许值为0.2t,否则考虑更换板材或者及时修理。大量研究表明[7- 10],对于圆锥形和半球形点坑可以根据等体积变换为圆柱形蚀坑。结合以上分析,将点蚀坑简化为圆柱形,相应的尺寸如表2所示。

表2 腐蚀坑尺寸

2.2 腐蚀坑深度变化对pu的影响

图1为极限强度随蚀坑深度的变化。

图1 极限强度随蚀坑深度的变化

由图1可见,保持蚀坑直径为80 mm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跨中区域单个蚀坑的深度,深度范围在0~0.2t内取值,环肋圆柱壳的极限强度pu在15.587 MPa左右,基本保持不变。

2.3 腐蚀坑直径变化对pu的影响

假定腐蚀坑保持深度h0=0.2t不变,将腐蚀坑固定在跨中位置,改变腐蚀坑直径d0的数值,在20~100 mm范围内等间距取值。

图2为蚀坑直径。

图2 极限强度随蚀坑直径的变化

由图2可见,保持蚀坑深度为0.2t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跨中区域单个蚀坑的直径,直径范围在20~100 mm内取值,环肋圆柱壳的极限强度pu在15.587 MPa左右,基本保持不变。

3 腐蚀坑分布密度对pu的影响

为了阐明腐蚀坑密度对环肋圆柱壳极限强度的影响,常常使用参数耐压壳表面受蚀面积与原始面积的百分比(degree of pit corrosion,DOP)表示,即

(2)

式中:n为腐蚀坑的数量;Api为单个腐蚀坑表面积,对于圆柱形腐蚀坑,

(3)

式中:rpi为腐蚀坑半径。

本节选取蚀坑尺寸最大的工况(即λ=0.2,d0=100 mm),改变腐蚀坑的点蚀分布密度(纵向数目不变,周向数目均匀增多),为避免点蚀坑的分布方式对结果产生影响,本节沿周向将环肋圆柱壳平均分为4块,在每一块的肋间壳板中央部位取1、2、3个点蚀坑,建立3种均布点蚀模型,蚀坑总个数为n,分布方式如图3所示,蚀坑细节如图4所示。

图4 蚀坑细节

腐蚀类型极限强度/MPa分布一(n=56,DOP=2.38%)15.4067分布二(n=112,DOP=4.76%)15.3862分布三(n=168,DOP=7.14%)15.3324

表3表明,相同蚀坑几何参数下,均布多点坑的极限强度较单个点坑有着明显的下降。但是随着均布蚀坑密度的逐渐增大,环肋圆柱壳极限强度虽然略有下降,但是幅度不大。对于在腐蚀坑处产生局部破坏的环肋圆柱壳结构,腐蚀坑密度分布变化对该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不大。

4 腐蚀坑位置分布变化对pu的影响

环肋圆柱壳所受局部腐蚀是随机的,既可能出现在肋骨及其周围的壳板位置,也可能只出现在肋骨之间的壳板上。选取腐蚀坑的位置时,考虑如下2种最具典型性的危险状态[11]。

(1)蚀坑位置1:腐蚀中心位于跨中肋间壳板位置,该跨肋间壳板边缘的跨端均无腐蚀损伤。如图5所示。

图5 蚀坑位于跨中肋间壳板

(2)蚀坑位置2:腐蚀中心位于跨端肋骨位,置相邻两跨肋间壳板均未发生腐蚀。如图6所示。

图6 蚀坑中心位于跨端肋骨区域

表4为不同点蚀位置下的极限强度。由表4可见,在相同腐蚀坑参数下,加肋圆柱壳的腐蚀发生在跨端肋骨区域与腐蚀发生在肋间壳板相比,极限强度偏小,且跨端腐蚀坑随着几何尺寸的变化,其极限强度变化也不明显。

表4 不同点蚀分布位置情况下的极限强度(λ=0.2)

5 不同点坑位置对加肋圆柱壳破坏机理分析

采用理想弹塑性材料,采用Mises屈服准则,边界条件及加载方法同上,运用弧长法追踪点蚀损伤下,加肋圆柱壳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实际的载荷、位移关系,分析其结构破坏机理。

5.1 工况一:蚀坑在跨端肋骨区域

选取加肋圆柱壳蚀坑中心、蚀坑边缘及壳板位移最大点,分析其载荷增加位移的变化。图8为加肋圆柱壳蚀坑中心、蚀坑边缘及壳板位移最大点的载荷- 位移曲线图。

从图7蚀坑位移云图可知,受点蚀损伤的环肋圆柱壳在静水外压作用下,破坏模式为局部失稳破坏。破坏区域主要集中在蚀坑两侧壳板处,对称分布,离约束端较远壳板变形更大。蚀坑所在跨端肋骨处变形很小。

图8选取环肋圆柱壳上蚀坑中心、蚀坑边缘及壳板上3个位移最大的节点所作的载荷- 位移曲线,曲线峰值点对应的极限载荷约为15.53 MPa。节点位移变化表明,在同一载荷作用下,蚀坑中心的节点node1所发生的位移小于蚀坑边缘node2所发生的位移,表明在逐渐增加的外载荷作用下,蚀坑中心的刚度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破坏变形。除此之外,蚀坑附近离约束端较近的壳板节点位移node3明显小于离约束端较远的壳板节点位移node4,这说明在纵向弯矩影响下,远端壳板率先发生位移,进而带动近端壳板沿径向变形[12]。

图7 蚀坑在跨端处结构的位移云图

图8 蚀坑在跨端处结构的载荷位移

5.2 工况二:蚀坑在跨中壳板区域

从图9点蚀坑位移云图可知,受点蚀损伤环肋圆柱壳在静水外压作用下,破坏模式为局部失稳破坏,破坏区域集中在蚀坑附近。

图9 蚀坑在跨中处结构的位移云图

选取环肋圆柱壳上蚀坑中心和蚀坑边缘上2个位移最大的节点所作的载荷- 位移曲线见图10。

图10 蚀坑在跨中处结构的载荷位移

可见,曲线峰值点对应的极限载荷约为15.58 MPa。且在同一载荷作用下,蚀坑中心的节点node1所发生的位移小于蚀坑边缘node2所发生的位移,表明在逐渐增加的外载荷作用下,蚀坑中心的刚度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破坏变形。

6 结论

1)在工程实际背景下,研究跨中壳板区域单个蚀坑对环肋圆柱壳极限强度的影响时,发现随着蚀坑尺寸(λ≤0.2,d0≤100 mm)变化,极限强度变化并不明显。

2)均布点蚀下,对于在腐蚀坑处产生局部损伤的环肋圆柱壳结构,腐蚀坑密度分布变化对该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不大。

3)对于受点蚀损伤的环肋圆柱壳,在逐渐增加的外载荷下,跨端肋骨区域受点蚀损伤比跨中壳板区域受腐蚀损伤相比,极限强度稍有降低。从破坏机理研究分析可知,蚀坑中心的刚度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破坏。

4)在工程实际背景下,对于环肋圆柱壳结构,改变腐蚀坑的尺寸、分布位置和密度对于整体结构极限强度影响并不明显。

[1] 白雪飞,郭日修.带有损伤凹陷的环肋圆柱壳应力和稳定性分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0,22(3):76- 83.

[2] 吴梵,王金,刘勇,等.几何参数对环肋圆柱壳内置式肋骨的侧向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舰船研究,2015,10(4):59- 64.

[3] 徐强,万正权.含坑点腐蚀的壳体有限元方法[J].钢结构论文集,2010,14(1- 2):84- 93.

[4] 张二,吴梵.初始几何缺陷对锥- 环- 柱结合壳力学性能影响研究[D].武汉:海军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5] 江晓俐,吴卫国,梁志勇,等.点腐蚀作用下非穿透低碳钢板的极限抗压承载能力数值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3(6):1167- 1170.

[6] 林振东.腐蚀影响下海洋平台结构的极限承载力研究[D].镇江:江苏科技大学,2014.

[7] YAN Zhang, YI Huang, QI Zhang, et al. Ultimate strength of hull structural plate with pitting corrosion damnification under combined loading [J].Ocean engineering,2016,116:273- 285.

[8] 王燕舞.考虑腐蚀影响船舶结构可靠性极限强度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9] 杜晶晶,杨平,崔冲,等.点蚀板在纵向压力作用下的极限强度研究[J].船舶工程,2016,9(38):89- 94.

[10] 张静,吴梵.点蚀损伤板在复杂受力状态下的极限强度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7,39(1):37- 40.

[11] 孟凡磊.含点蚀损伤加筋板结构极限强度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

[12] 孙洁.随机分布点蚀损伤下平台圆管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研究[D].镇江:江苏科技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肋骨圆柱载荷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新一代卫星AIS验证载荷”成功发射
高速列车构架载荷解耦降维标定方法及试验验证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飞行载荷外部气动力的二次规划等效映射方法
肋骨缺失应重视
迷人肋骨
日安,白天
肋骨四位像应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