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浪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 韶关 512126)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出台《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就高等教育改革及高校办学水平问题中,专门提出要“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对成绩卓越的学校给予荣誉和物质上重点支持,办得不好的学校要整顿以至停办”。同时提出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这是自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国家再一次对高等教育体制的高度关注和重新审视,也翻开了我国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及学科评价的新篇章。
学科是指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人们根据自身的认识以及知识体系所固有的共性特征进行分类即形成学科。因此,学科分类带有一定的自主性,不同国家存在不同的学科分类。目前,我国的学科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医学和管理学等12个门类,88个一级学科。
而学科评价则是指遵循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资料,对某一学科的教育、教学、科研、贡献、效益以及学科特色等方面的价值判断。作为高等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以评促建,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增强学科建设的压力、动力和活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这是学科评价一经产生即被赋予的责任,但囿于评价认识论的局限性和学科结构的复杂性,使得学科评价研究尚未形成达成一致共识的理论和方法,而学科评价作为校验学科发展和佐证其管理绩效的手段,其结论往往会直接影响社会对学科乃至大学的理性看待。另外,从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可以清晰地发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建设思路,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双一流”建设实现了体制机制创新。因此,学科评价作为诊断和提高学科建设质量的手段,其研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需要在理论和实践是做更深的挖掘和更广的探究。
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高级检索“主题”中输入“学科评价or学科竞争力评价or学科竞争力分析”and“高等学校 or高校”,检索到1990—2018年相关文献共有236篇(检索时间2018年5月30日)。除去新闻类稿件,共有关于高校学科评价的论文231篇,其中博士论文14篇、硕士论文51篇、博硕论文合计65篇,期刊论文164篇,国内会议论文2篇,见图1。
图1 高校学科评价研究发文时间分布图
可以看到,国内关于高校学科评价的研究总量并不是很多。从文献的比较发现,博硕论文更加注重逻辑清晰、循证有力的整体性研究;而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因其短篇快发的特点,长于实证分析和方法创新,因而更加侧重某个专项或方法研究。而从时间轴线看,伴随着高校评估实践的逐步铺开和规范以及近年来日益升温的“双一流”建设,国内高校学科评价研究也经历了从起步到平稳发展、再到快速发展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90—2007年)。国内高校学科评价研究最早始于1990年,到2001年为止仅有2篇论文发表。这两篇文章缘起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逐步兴起的高等教育评价实践活动,阐释了学科专业评价的基本特点和意义,对评价的类型及特征做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并且初步建立了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和专业特色在内的学科专业评价体系。2002 年开始,才有连续的成果出现,这些研究多以全域性的学科及学校竞争力评价为主的基础研究。他们从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入手,深入细致地阐释学科制度和学科结构的内涵、剖析影响学科竞争力的要素并初步构建学科(竞争力)形成与评价的分析模型。这个阶段学位论文多于期刊论文,呈现出主题研究起步阶段典型的特征。
(2)平稳发展阶段(2008—2015年)。早在2003年,教育部提出“五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到2008年,高校评估从理论到实践走过一个轮回,再加上各种版本的高校排名接踵而至并逐步深入地影响人们对大学的认同和判断,相关研究有了更多成果。谢亚兰详述了世界大学排名实践活动的发展历程,筛选出16个大学排名进行系统分类和多维度分析,提出排名的指标体系应向反映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化特征及高校自身功能与内涵特征方向靠近,排名体系才能更趋完善。这个阶段,学科评价中还出现一些学科交叉、方法迁移的研究,拓展了学科评价的应用和研究。王洪礼等利用数学与管理学交叉研究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将分式规划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用于学科建设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有助于学科合理布局;董政娥等将衡量产业在区域内的集聚度及集聚规模优势程度的“区位商”概念迁移用于学科集群、结构及规模优势的计算和分析,以服务学科及科研的布局和决策。
(3)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底,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全面推进,学科评价研究出现井喷式的快速增长,众多学者围绕“双一流”建设倾注了自己的研究热情,并为我国“双一流”建设建言献策。张伟等从学科的角度和社会大众的视角阐释了世界一流学科的内涵,提出实现一流学科评价的可量化、可比较,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前提。为使一流学科建设落到实处,宣勇提出要实现三个转变,即学科遴选从单一的竞争选优转变为择需布局、从单纯的经费投入驱动转变为制度供给的创新驱动和学科组建从被动组合转变为自觉组织。为推进“双一流”建设,梁传杰主张创新评价体系,要兼顾国际与国内标准,确保学术评价与社会评价的有机结合。当然,更多的还是关于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的研究,例如:曹志峰和汪霞从投入、过程及产出的纵向维度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的横向维度,对国际上四大影响力大学学科排名体系进行比较,并提出强化人力资源投入和推进学科特色建设的对策;何文静、邱均平对大数据时代计量学在学科评价中的应用,从方法、工具、对象和结果等四个角度做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刘雪立等则应用ESI和InCites数据库,以论文产出的质和量来对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等等。
这些文献从不同的视角,记录着学者们各自不同的思考和实践,汇聚起来形成了关于学科评价研究的丰硕成果,为“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了丰富并且有益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南。
关键词是作者对论文核心内容的提炼和概括,因此对某一主题(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可以反映出该主题(领域)研究的研究热点。对上述231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到国内高校学科评价研究的高频关键词排序,见表1。
表1 高频关键词排序表(前20位)
续表1
可以看到:1)学科评价研究是高等学校在学科建设与学校竞争力评价双重任务背景下的思辨和探索,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构建适用的指标体系,充分利用ESI等资源作数据支持,进行学科探测和学科评价,引导学校各级教学科研机构提高科研能力、完善学科结构,进而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与学科集群,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在高频关键词中能够得以充分反映。2)ES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开发的、收集主要学科论文被引情况的权威数据库,能够充分体现机构的论文质量与科研的国际影响力,大量的研究涉及ESI数据库表明国内相关研究逐步对接世界一流大学(学科)评价,其努力和实践具有较高的起点和一定的高度。3)学科评价研究热点形成了包括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引文分析、一流学科、学科结构、学术评价及专利评价等在内不同的研究方向,都成为了本主题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对上述231篇文献的内容进行初步的识别和区分,大致可以分为整体研究、专项研究和方法研究三个大类共8个小类(见表2),同时列出不同类别研究的高被引论文。
表2 高校学科评价研究分类表
续表2
从表2可以看到:第一,整体研究是指针对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或学科进行的学科竞争力全方位的研究,一般都包含办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水平及绩效评估等环节,是集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等于一体的全过程的研究和分析。从发文数量来看,整体研究占比最大,其中全域性学科(学校)竞争力研究方面发文94篇,占总发文量的40.7%,单学科评价发文26篇,占比11.3%;两者相加占比达到50%,表明大量研究注重全流程分析,而且博硕论文中这个倾向更为明显。同时其研究亦形成了一批相当影响力的文献,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李健宁的博士论文《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就是相关研究中发表较早、影响力较大的文献,被引62次。
第二,专项研究和方法研究是与整体研究相对而言的局部研究,与研究的选题和侧重有关。虽然他们研究的重点各不相同,但在不同的小类中也很难说是泾渭分明的,如科研竞争力评价、绩效评价等都涉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因此,专项研究和方法研究呈现既有区分、又有交叉的格局。在发文量上,方法研究中指标体系研究和模型及方法研究远多于比较研究,而专项研究中三类研究发文量基本相当。从类别之间的比较看,在局部研究中方法研究多于专项研究,说明学科竞争力评价正处于方兴未艾的研究阶段,其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亦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相较于个人研究,机构的研究会更加全面和系统,他们往往从学科评价入手,通过各自的指标体系实现从学科到大学的综合评价。国内外关于学科和大学的评价体系甚多,以下就国际和国内主流的评价体系做简要的梳理和分析。
当前国际上权威的学科排名机构及评价体系有四个,分别是QS世界大学排名(QS)、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科排名(THE)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学科排名(USNWR),其中USNWR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综合性的大学排名,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83年发布的“美国最好的大学”排名。这些排名或旨在为大学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信息和参考,或为公众提供信息、帮助学生择校,在指标设定上都共同关注大学学科的科研水平,通过论文被引量及高质量论文情况等指标加以表达。但出于自身的目标需求和对学科评价的理解,不同的体系又有自己不同的考量:QS还关注同行评议和雇主评价,ARWU关注获奖校友、教师及高被引科学家,THE则辅以教学水平、产业收入及国际视野等来衡量,USNWR还包含同行评议、学生选择、学生成功以及资源情况等要素。由于指标的选取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的体系所形成的榜单会有明显区别,但在榜单的前列(比如前1%)的大学出入就不会太大,毕竟世界一流大学之优秀是全方位的。
在国内,官方的大学评估认证由来已久,包括“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的认定,以及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已经实施四轮的学科评估,这些以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评价核心的评估在不断实践和改进中已逐步形成了完善的体系。除此之外,学术机构和媒体实施的高校评价也是我国大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有:上海交大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广东管理科学院的《中国大学评价》、武汉大学的《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和浙江大学的《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同样的,虽然他们各自的评价体系都是客观公正的,但指标的选取上差异较大,从而得到结果迥异的评价。具体来看:
(1)《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由上海交大高教研究院从2003年开始(之后每年更新一次)在网上分布的大学学术排名体系。排名最初的目标是找到中国一流大学在全球高校体系中的位置,因而只是对一些满足标准的大学进行的排名,并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排名、分领域排名和分学科排名等不同的体系。这是针对大学学术地位的排名,设计的五个指标也主要是关注国际获奖和高影响力论文产出情况,并通过第三方数据进行比较和验证,因而一经推出就受到国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
(2)广东管理科学院的《中国大学评价》是以武书连为组长的课题组从1997年开始、以学术论文的方式每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其基础假设是“不同类型大学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之后改为“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为2个一级指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4个二级指标(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以及33个三级指标,通过加权计算得到大学的综合得分和排名。由于评价采用的数据有些取自高校的报表,使得学者们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但不管怎样,它都是影响较大、针对国内大学评价的评价体系。
(3)《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估研究中心从2005年起、每两年对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现状所进行的综合评价。它是基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和科研发展力四个要素的评价体系,具体有:论文发表数、论文被引数、高被引论文数、进入ESI排行学科数、专利数、热门论文数和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等7个定量指标,数据来源包括ESI数据库近10年的数据和《德温特专利引文索引数据库》(DII)近5年的数据。这是基于权威数据库的定量分析,适合对易于量化的科研竞争力进行评价,可以得到明确、可比较的数据结果。
(4)由浙江大学牵头组织的大学评价国际委员会实施的《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遵循“SOCIAL”原则,即科学性(Scientificity)、客观性(Objectivity)、可比性(Comparability)、创新性(Innovation)、可获取性(Availability)、合理性(Logicality)等六大原则,设置了创新实力、创新活力和创新影响力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通过师资结构、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等量化指标,经归一化处理后加权计算最后得分。这是首个将创新力与大学评价相结合、以世界知名大学创新力为评价核心的评价体系。
无论是大学评估、大学排名的研究,还是学科评价方法或模型的创新和实践,其根本目的,一是客观反映学科(或学科群)的现实状况及其所处地位,二是对学科发展诊断把脉、建言献策,因此,这些研究最终的着力点都要落在“学科”上。然而,目前学科评价研究有时过于注重方法和体系的改进,抑或是过于关注应用对象的需求,反而忽略了评价的真正目的,给数据的不当使用和数据造假提供了机会,造成结果的偏离甚至背离。所以,需要我们对学科评价研究做进一步的思考。
首先,要切实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统筹推进学科评价和学科建设工作。
(1)要处理好“简”与“繁”的关系。要根据评价内容和目标确定适用对路的评价方法和简繁适度的指标体系。对单因子的专项评价,要化繁为简、切中目标要义,比如基于论文产出的科研竞争力评价,大量的学者都直接引用ESI和InCites数据库对国家和地区、科研机构或个人进行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绩效及竞争力评价,取得简洁明了的研究结论。而对多因子的综合评价(如大学评估及大学排名等),不能只凭一两个指标就简单地对比排序;要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针对评价内容特性、因“的”制宜,在指标设置上,既要体现包容性,又要抓住要点、突出重点。
(2)要处理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定量研究是对研究对象数量关系、特征及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对于可以量化的指标而言,定量研究无疑是最直观可行的。但学科评价的学科间非可比性和层次化差异性决定了其研究的复杂性,适量的定性评估和专家咨询就必不可少。同时,定量研究必须具备的前提是数据的权威性和适用性,即便是ESI数据库,由于未纳入人文艺术和工程领域的数据,其适用性也是有限度的。因此,为了保证学科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可以在定量指标的基础上将一些重要非量化指标引入到体系中来,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从而形成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
(3)要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几乎所有的研究在对学科评价和建设的问题上,都会开出“要加大经费投入、夯实基本条件”的方子。诚然,必要的投入是学科建设的基本保障,但“产出”和“投入”不是简单的正比例关系,人才、研究精神、人文环境往往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看看前辈们的“两弹一星”,哪一项不是站在世界科技之巅,又有哪一项拥有一流的研究条件?因此,在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经费投入的同时,应该大力弘扬崇尚科学、笃实求真的大学文化,要有相当一批“我研究、我热爱”、沉浸研究的纯粹学者,才能拱卫大学学科发展的基础。另外,基础学科是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石,是应用学科开发的前提和后盾,也是催生高科技成果和创造“传世之作”的本源。不能因为基础学科“产出/投入”比低就忽略甚至放弃对它的投入和发展,而应该以国家战略的站位,大力开展基础学科研究,夯实学科发展基础。
其次,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与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差距大;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最近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从规模到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逐渐地缩小。但不管怎样,与综合国力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实力还是处于明显滞后的状态。从教育的发展规律看,某个学科可以因为少数几个顶尖人才的聚焦,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并冲击到一流水平,但要在一个大学、乃至整个国家加以复制显然是行不通的,毕竟顶尖人才对每个大学、每个国家而言都是倍加珍视的稀缺资源。因此,当前正在稳步推进的“双一流”建设工程,是契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提升我国学科建设水平的重大实践,必须长期、坚定地执行下去。
最后,要大力开展涉及学科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建设,瞄准ESI、DII等权威数据库,实行错位发展,让更多的、像CSSCI这样的国内引文数据库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和使用;同时,要以战略眼观布局专业领域国际奖项,引导科研成果及国际人才流向中国,使我国逐步从世界科技的跟跑者转变为领跑者,也让各种各样的学科评价或大学评价指标体系中,不断增加中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