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服务的困境与突围

2018-03-01 05:59谢海欧陈焕之
图书馆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书单纸质图书

谢海欧,陈焕之

(1.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湖南 岳阳 414000;2.湖南商学院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205)

1 引言

互联网与高新技术融合发展以及在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的环境、空间、资源、服务在变化,用户需求在改变,催生了图书馆新业态。新业态环境下,新媒体数字化阅读变得越来越便利和普及,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服务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各种纸质图书借阅量直线下降,阅读现状堪忧。图书馆如何通过服务转型来提高纸质图书阅读率,成为图书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来,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投入逐年增加,2016年校均投入为264万元,馆藏年增加近2万多种,但图书馆纸质图书的借阅量却呈下滑趋势。

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借阅量更是呈现“断崖式”下滑,2006年湖南理工学院外借图书为40多万册次,年均以20%下滑,到2015年借阅量仅为6万多册次。2017年12月面向湖南理工学院读者问卷调查显示:除专业书外,人均年阅读纸质图书的数量为0.4册;喜欢在图书馆查阅纸质图书资源的仅占总人数23%。究其原因,85%的读者想读书但不知道读什么书;90%的读者认为自己读书属于冲动型,身边人读什么书就跟着读什么书;65%的读者认为图书馆没有他想读的书。分析借阅数据发现,83%的书近三年从未被借出过,另一方面,数字化阅读量却在节节攀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读者从纸质阅读向移动阅读转移。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近几年来持续增长,接触率达到73.0%。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电子资源全文下载量从2012年的1 830.86万篇到2016 年的2 884.46万篇。

纸质图书借阅服务作为图书馆最基础、最根本的服务,在提升读者综合素质、拓展读者各种能力方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推广已成为当前图书馆界最火热的词汇之一,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在提升阅读率方面想方设法、竭尽所能。在新的业态环境下,读者产生新的需求,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读者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寻找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获得知识,不再仅依赖于纸质图书。业态的变化代表着图书馆行业的生命力,推动着图书馆创新发展变革。在新业态环境下,图书馆的首要任务就是抓住机遇,分析读者的新需求,利用图书馆新技术,提升纸质图书的利用率,努力构建书香四溢的阅读环境。

2 新业态环境下纸质图书的优缺点与新机遇

2.1 纸质图书依然是不可替代的资源

在互联网与高新技术融合发展推动形成的新业态环境下,纸质图书仍然是主流,依然是不可替代的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纸质图书依然是出版的重头。纸质出版业蓬勃发展,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2016年我国全年共出版图书40多万种,增长了5%,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出版电子出版物900多种,与上年相比下降2.53%。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没有进入以数字出版为主的阶段,2016年美国纸质图书销售增长3.3%,连续第三年上涨,销量达到6.74亿册,有声图书收入增长25.8%,电子书则下降了15.6%。由此可见,从源头来看,纸质图书依然是图书馆馆藏的基础,主导地位暂时不可动摇。

(2)纸质图书更加可信权威。纸质图书的权威来自出版发行的过程,由专业机构遴选,专业编辑把关。从选题到出版整个过程,质量和来源均可控。电子书根据来源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把已有的纸质图书数字化,另一种是机构或个人通过工具制作的数字出版物。从流程上看,电子书存在二次制作上的错误或误差,没有原版著作那么精准。此外,由于电子的出版会有延期,延期造成的数据、实例都会对科学研究造成影响。

2.2 纸质图书的不足之处

相比电子图书的方便快捷,纸质图书最大的不足是携带不方便,不利于查阅。此外,纸张取材于树木,不利于环保,而且价格偏贵,阅读起来太单调,只有静态的阅读体验,电子书则可以将影像插入其中,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2.3 移动阅读给纸质图书带来新机遇

(1)读者从PC端到移动端。4G网络的普及和流量资费的降低以及无线网络的全覆盖,为手机等新媒体移动阅读提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以手机为中心的智能设备,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截至2017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已达7.53亿,手机上网已成常态,手机和互联网成为大家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2017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0小时。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手机,手机是他们与外界联系的主要工具。在校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都很长,一天内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使用手机。据调查显示,61.3%的在校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而每天使用手机在3小时以下的在校大学生仅占据9.8%。

(2)移动互联网及时便捷。移动互联网能让读者与图书馆之间变得信息对称。移动互联网能充分利用读者的碎片化时间,能精准到每个手机用户的独特需求。再加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以记录读者的阅读轨迹。将一次性的图书借阅延伸到“二次”“多次”图书营销,延长了读者与图书馆的接触时长。自从2015年3月国务院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各行各业主动积极响应,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自动化能力提升传统服务。把图书馆借阅服务延伸到离读者最近的手机面前,将为图书馆转型升级带来创新性发展。

2.3 纸质图书与移动阅读的融合发展成为未来趋势

(1)纸质图书阅读需要升级。根据统计,2017年我馆纸质图书零借阅率近68%。进一步研究,很多图书符合读者需求,图书品质也不错。零借阅率的主要原因是纸质图书的最大不足——查找不便,读者没有及时找到这本书或者懒于去找这本书。我国每年出版近40万种图书,作为普通读者,也无法在浩瀚的书海里准确知道自己需要的那一本。在新的业态环境下,图书馆的任务就是如何帮助人找到书、帮助书找到人。

(2)智慧图书馆是对纸质图书缺点的有效弥补。智慧图书馆是纸质图书和读者的中介。目前,很多智慧图书馆都是被动地作为一个工具在使用,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智慧图书馆应作为一个中介,在图书馆和读者“供需两侧”协同发力,积极发挥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帮助师生读者了解图书馆,快捷高效地获得所需的纸质图书,较好地克服纸质图书查找不便地缺点;另一方面,能将此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图书馆纸质图书的利用率。基于此,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提出智慧图书馆APP纸质图书自助服务构想,以期从移动阅读的兴起来推动纸质图书的阅读。

3 新业态环境下湖南理工学院纸质图书自助服务探索

3.1 纸质图书自助服务的提出

一切信息资源都是有用的,纸质图书利用的重心应该是为读者提供简便、快捷和满意的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提出构建智慧图书馆,以之组织资源,提高纸质图书的利用,推广图书馆业务,提高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

目前,除重庆大学图书馆等少数高校图书馆自行设计外,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是直接选用超星移动图书馆、书生移动图书馆等成熟移动产品。这种通用的成熟移动产品,无法充分体现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更谈不上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鉴于此,基于Android的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等)提供纸质图书自助服务,不但能提高用户获取纸质图书的效率,而且能增加图书馆用户的忠诚度,促进图书的流通。

3.2 图书自助服务功能模块的设计

借鉴茆意宏的观点,读者对图书馆移动智慧服务的需求次序依次是:检索图书、查询借阅状况、图书续借、挂失解挂、电子图书借阅下载、活动讲座和文献传递。湖南理工学院智慧图书馆APP图书自助服务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APP客户端功能模块图

馆藏图书检索:OPAC系统与豆瓣等网络书目数据关联,可以实时更新。输入图书相关信息或者对图书拍照、扫扫条形码,就能对图书馆书籍分类查阅,获取书籍信息、馆藏位置、在馆状态、书评等,如果在书店或者其他地方发现好书,能便利地向图书馆进行荐购。

馆藏图书转借:读者不必到图书馆,两名读者面对面,就可以在馆外完成转借。

图书提醒:借助友盟消息推送SDK,建立与用户直接沟通的渠道。将在借图书预约、在借图书到期信息推送给读者。同时根据读者阅读兴趣偏好,提示读书的阅读进度,推荐新书、书单,有效提升用户活跃度和忠诚度。

分享阅读书单:每个读者拥有唯一一张图书馆名片,可以将自己入校以来在图书馆的一些阅读行为记录分享给其他读者。

为了弥补APP服务的不足,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仍然保留SMS短信服务。

3.3 智慧图书馆APP图书自助服务模块

3.3.1 线上书单导读,线下图书借阅。我校一名学生党员曾提出建议,建立一个书单推荐系统进行导读。在2017年度读者问卷调查中,此建议得到了1 432名读者响应。书单推荐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主题,采用新颖活泼的形式,向读者进行书单推荐,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引导读者到图书馆去借阅纸质图书。

3.3.2 查询借阅不限地点,简化借阅流程。传统的图书馆借阅服务中,图书馆是读者找书借书的场所,读者和图书都必须到图书馆来,图书才能被借阅。相对而言,借阅时间成本高,尤其是对于冲动型的读者,繁琐的流程会消磨他们对图书的兴趣。在智慧图书馆APP的纸质图书借阅流程中,读者通过手机查询,对馆藏纸质图书定位,拿着手机寻找图书,方便快捷。转借方面,只要两名读者面对面,拿出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完成图书的转借流程。这是对传统图书借阅服务的补充,不仅减少了图书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而且为读者提供了分享阅读的机会,丰富了读者圈。

3.3.3 阅读分享丰富读者社区,连接读者。通过书单分享、读书活动、图书转借、读者阅读偏好关联等方式形成读者社区,让相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进一步促进知识的流动。书单分享中,读者可以将自己的阅读书单分享到微信、QQ、微博等外部社交软件,吸引好友的关注。在这里,读者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读者在分享过程中也与相同阅读兴趣者一起交流,形成一个新型的读者社交圈。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可以从提高图书读者粉丝量、增加读者阅读流量和增强读者黏性等方面开创新型服务模式,进一步扩展图书馆服务范围并提升服务质量。借助社交网络,实现了线上导读与线下借阅模式的有效结合。

3.3.4 大数据助力“帮书找到人,帮人找到书”。智慧图书馆APP能记录读者的使用图书情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图书馆根据需要采购、推荐纸质图书资源。借助图书管理系统,同时结合读者的年级、学科专业、生源背景等因素可对零借阅读者和高借阅读者进行对比分析,主动向零借阅和低借阅的读者推荐相同专业在不同年级的借阅图书,吸引他们到馆借阅图书。

帮助人找到书。通过对读者的借阅等阅读行为数据的分析,与其学科专业的课程相关联,为读者推荐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形成学科专业、课程书单列表,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

帮助书找到人。开展更多形式的导读,让馆藏的每一种图书都有自己的导读页,并从多角度展示图书的相关信息,让众多用户以自己感兴趣的形式分享图书和贡献导读内容。

3.3.5 借阅信用积分,享受超长借阅期。传统借阅对读者的借阅数量和借阅期限有一定的限制,若有违规,就无法继续借阅图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体验感。取消带有约束性的滞纳金,实行积分信用制度,是鼓励读者借阅图书的新探索。建立积分信用制,将读者借还书的数量、在借时长、借阅频率、参与阅读活动等都转化为积分,当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延长借阅期限、扩大借阅册数。开通图书提醒服务,在图书即将到期的前5天,每天提醒1次。对于初次违规者,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在线学习规章制度等方式,提供免罚机会。在读书月等活动中,设置图书超期免责日,为违规地读者免责。同时,将读者在图书馆的信用积分情况数据,以列表的形式提交给响应的院系,可作为重要的学风衡量指标。

4 湖南理工学院智慧图书馆APP开发方式与运营成效

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技术团队从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出发,借助该馆创客空间,让大学生深度参与,并与其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在自制开发的同时,也使用了超星移动图书馆。自2014年10月推出在智慧图书馆APP第一版以来,历经多次改版,现有到期提醒、续借、预约、查询等基本服务。

2017年底,在智慧图书馆APP投入使用一周年后的问卷调查中,一共收到了2 243份来自不同学院的读者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90.59%的读者最主要的阅读方式依然是纸质图书,手机上网阅读的是46.38%,可见读者的首选是纸质图书,第二选择是手机上网阅读。96.53%的读者认为纸本资源能满足需求,其中“非常满意”占55.2%、“基本满意”占29.13%、“满意”占12.2%;99.42%的读者认为纸本资源借还方便,其中“非常满意”占66.41%、“基本满意”占27.29%、“满意”占5.72%。

表1 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实施前后的图书借阅对比表

此外,2017年智慧图书馆APP共被登录1万多次(不计一周内重复登录),拥有2千多万的浏览量。

尽管图书馆移动APP服务还存在不少问题,但从数据看,智慧图书馆APP使用人多、频率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体验,促进了读者纸质图书的借阅。

5 结语

本研究中,服务渠道上只采用了移动APP,存在需要安装、推广成本高等不足之处,因此需要结合别的渠道提升服务,如与短信、微信公众平台等互通互联。技术应用上,可进一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比如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图书馆外随时借阅。

另一重要启示是借阅服务应融入整个图书馆服务体系。要更加重视后续的宣传与服务质量,提升服务的有效性,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服务的需求。基于在线化和云计算的“APP+Data”模式,将是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基础。

当今,大数据在各行业掀起了风波,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如火如荼,移动化已成趋势,图书馆需要对读者进行深耕细作才能获得更多的图书馆效益。将大数据置于图书馆服务的运行体系中,数据的采集是重要的一环。基于Android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系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开发的,让大学生开发满足自己需求的项目,可以从大学生的移动生活获取更多的数据,为图书馆积累多渠道的小数据,使图书馆能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改进图书馆服务,为将来基于数据的用户忠诚、精准营销、个性化服务等图书馆服务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书单纸质图书
月度荐书单
月度荐书单
月度荐书单
为什么要读纸质书
名家推荐:2018暑假阅读书单(下)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电子疲劳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