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旗等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大多发生在老年群体,患者会伴随相应程度的心功能下降。本病致死率极高,减弱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当前,国内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持续增加,使得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呈现出逐步增加态势。在为患者治疗的同时要施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以舒缓患者的各种症状。本文探讨舒适护理运用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7月-2017年3月收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66~76岁,平均(71±2.89)岁。对照组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68~82岁,平均(75±3.99)岁。对比两组年龄及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和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全部患者都依据有关标准确诊,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是呼吸困难、水肿与咳痰等。本次试验探究通过医院医学委员会、患者与亲属签字同意。②排除标准:排除伴有其他基础病症的患者,排除罹患精神类病症及意识模糊的患者。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含检测疾病状况、健康宣教与出院引导等。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具体如下:①住院环境方面的舒适护理:患者在住院以后,医护人员要进行面谈,并指导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同时,医护人员要以平和、温柔的言语给患者向亲属解释医院的规定及规章、探访时间与休息时间等,并告知患者的主治医生与其余医护人员,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另外,医护人员要维持病室环境的舒服及温馨,随时开窗透风,维持病房处于适当的温湿度。②体位方面的舒适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要卧床静养,可以减少身体的耗氧总量,增加肾脏的供血。所以,医护人员要辅助患者处于准确的体位,如维持半坐卧位。另外,医护人员还应依据患者具体的疾病状况来调节床头的高度,使患者体会到舒适。③吸氧方面的舒适护理:老年患者身体脏器衰退,住院以后大多要予以吸氧治疗,故医护人员要认真予以患者吸氧方面的护理,如一次性吸氧管道要用无菌剪刀把其剪开才可以插到脏器套管处;同时,要于套管口放进无菌纱布。医护人员要依据患者实际的缺氧状况调节氧流量。肺心病患者要连续吸氧,氧流量要保持于1~2 L/min。④输液方面的舒适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输液速率及总量应严格把控,防止输液速率太快,增加患者的负担。另外,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亲属开展健康宣教,嘱咐患者不可自己调整输液速率。⑤心理方面的舒适护理:慢性心力衰竭病期长,较易多次发作,患者会产生焦躁、不安、悲观等负面心理。医护人员要用平和、易懂的言语开导患者,告诉患者病症产生的原因与负性心理给疾病状况带来的影响等,从而舒缓或是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同时,医护人员还要给患者构建舒服、愉悦的住院环境,从而使患者得以放松。另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本身的记忆力、身体功能逐步衰退,故在心理方面的护理要更为细心与认真,注重同患者交谈,加强其心理抚慰,使患者有安全感。⑥服药方面的舒适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要长时间服药,故于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要依据患者具体的疾病状况科学分配服药时间与剂量,如利尿剂应于白天口服,并随时检测服药后1 d患者是否出现脱水、疲乏等症状;不同的患者洋地黄的总服用量会有所差别,特别是老年患者,在选取这一药品开展治疗期间,要从较小的剂量开始,并随时观测患者是否发生头痛、食欲下降或视觉减弱等不良反应。⑦生活方面的舒适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多伴随水肿、气促,故医护人员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予以生活方面的舒适护理,如维持患者皮肤部位的干净,予以患者富含蛋白质及热量的清淡食品。另外,医护人员要给患者制订相应的运动计划,从而增强患者身体的免疫能力。运动期间,要把控运动总量,防止运动过多增加心脏负担。⑧饮食方面的舒适护理:医护人员要鼓励患者多吃维生素、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较多的食品,并嘱咐患者要少吃多餐,从而减小其心脏功能的压力。另外,医护人员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予以其个体化的饮食,如嘱咐患者多吃瘦肉、香蕉以补足钾元素。
效果评测:记录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心室射血评分(LVEF)、6 min步行距离。借助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测评经过护理以后两组患者的总满意率,包含心理状况、环境、护理心态与护患关系等。总分100分:≥85分即满意;64~84分即基本满意;<64分即不满意;总满意率即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之和。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护理前后两组心功能改变状况对比:两组护理前的心功能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兩组经过护理后的心功能改变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护理后两组总满意率对比:两组护理后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即由心脏排血总量降低或不能满足身体的代谢需要而产生的组织灌注不够,是引发肺循环及体循环静脉淤血的多发类病症之一,是各类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患者各大脏器功能都出现了相应的改变。
舒适护理于临床获得了广泛的运用及患者的认定,提升了护理的成效及质量,加速了患者的恢复。给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舒适护理,不但能够使患者以更优的身心状况接受治疗,还能够使患者于较优的环境内接受治护,并给予患者全方位的输液护理,故舒适护理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的最优方式之一,具有较优及明显的护理成效。
总之,舒适护理运用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内具有比较明显的成效,同时也有临床方面的运用价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