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庆国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30.62
摘要 目的:探討藻酸盐联合白玉膏在肛肠术后伤口中的应用。方法:收治行肛肠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藻酸盐促进创面修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白玉膏。结果: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肛肠术后,在应用藻酸盐基础上联合白玉膏能提高创面愈合率,促进创面更快地愈合。
关键词 藻酸盐;白玉膏;肛肠术;伤口
混合痔、肛裂等肛肠疾病常需手术治疗。临床实践中,因肛肠术后开放性创口,解剖结构特殊,易受机体排泄物感染,或因局部血液循环丰富等因素,导致局部炎性水肿、创口出血等,不仅加剧术后疼痛,不利于创面愈合,更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进程。2015年3月以来采用藻酸盐联合白玉膏促进肛肠术伤口愈合,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应用经验分享如下,旨在进一步完善肛肠术后创口愈合方案。
资料与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行肛肠术患者80例,按分层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7.28±23.14)岁;合并肛裂27例,混合痔10例,混合痔并肛裂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6.97±22.63)岁。合并肛裂25例,混合痔11例,混合痔并肛裂4例。两组一般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医嘱,包括便后创面消毒,并给予藻酸盐敷料填塞,具体换药频率依据患者排便次数而定,一般为1~2次/d。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白玉膏均匀置于创面(药物覆盖厚度1 mm),换药次数2次/d。
观察指标:分别统计两组不同时间(术后10 d、15 d、25 d)的创面愈合率(采用“格子法”计算)、不同时间(术后20 d内、21~30 d、>30 d)内创面愈合比例。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对本研究所涉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标准,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段的创面渗液面积对比:观察组在术后3 d、10 d、20 d、30d时,创面渗液面积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不同时间段创面愈合比例对比:观察组术后≤20 d及21~30 d内创面愈合患者分别占比24.00%、56.00%,显著较对照组的8.00%、32.00%高;观察组>30 d创面愈合病例仅20.00%,显著较对照组的6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与一般外科手术比较,肛肠手术创面部位、解剖结构特殊,术后一般不给予常规缝合,加之该部位受排便因素影响易感染,故肛肠术后伤口愈合相对困难,愈合时间相对较长,给术后康复带来极大负面作用。藻酸盐是肛肠术后常用的促进创面愈合敷料,具吸收胜能佳、蒸发性能良好等优势,不仅止血、生肌效能佳,还能维持良好的愈合环境,促进创面愈合,因而在临床应用得极为广泛。但患者创面愈合速度及效果仍未尽如人意。
既往较多的文献指出,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外用,不仅具有湿润、酸化创面作用,还能营养创面,能够杀菌、抑菌、调节免疫等。生肌白玉膏由多种成分组成,除熟石膏及炉甘石外,还富含紫草、当归等多种中草药成分。为进一步提升肛肠术后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将其与藻酸盐联合应用于肛肠术后伤口修复。结果显示,采用藻酸盐联合白玉膏的观察组患者术后3 d、10 d、20d、30d时,其创面愈合率均较对照组高;且其术后20 d内及21~30 d内创面愈合患者显著较对照组多,>30 d创面愈合病例显著较对照组少,提示藻酸盐联合白玉膏联合应用更利于肛肠术后伤口愈合。究其原因,白玉膏中熟石膏与炉甘石不仅能共奏收湿生肌之功效,还能敛疮止血;紫草、当归不仅具清热解毒、活血生肌、止痛作用,配伍冰片还能强化其功效,同时具抗感染机制;其他成分,如蜂蜡不仅具收涩、敛创之功效,其止痛生肌功效亦不可忽视,白玉膏对高温、高湿润状态的耐受性更强,上述成分归于白玉膏,则能共奏活血生肌之功效。白玉膏的现代药理学亦证实其具良好的抗菌、抗炎机制,并可有效抑制细菌生长,通过对创面感染的防治机制、对局部微循环的改善机制及其滋润创面皮肤的作用,最终达到促进创面血管生成、改善创面愈合质量、加速创面修复进程的目的。
综上所述,藻酸盐联合白玉膏应用于肛肠术后伤口,较单一使用藻酸盐,能显著提升创面愈合率,对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