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丽娜
在初三物理教学中,升学备考是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在冲刺阶段怎样提升初中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是教师们重点关注的实际问题。面对物理基础参差各异的初中学生,教师要采取最佳方式整合教学方式及策略,以提升初三物理的总体教学质量。以初三物理的教学方法为主要探究对象,希望为物理教学提供相应的策略借鉴。
初三物理有效教学策略初三阶段对每位学生而言,是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物理教学既要完成中考备考任务,又要实现素质教育核心目标,积极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因此,初中物理在课程教学中,要明确教学任务,采取适宜方式开展课堂学习,让学生的物理思维、自主意识、综合技能均得到培养和提升。
一、营造物理教学的问题情境
情境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旨在通过创设恰当情境,激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渴望,并结合实例展开课堂探究。这种方法在初三物理中的教学呈现可理解为“情意原理”的具体运用。在教学中,情境教学应以“调动学生兴趣”为首要任务,继而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思维,掌握自主解题的快捷方法,加快做题速度。问题情境的创设涉及四方面内容:①结合实际经验;②着手实践操作;③开展物理实验;④整合新、旧知识。例如,在复习“串联电路相关故障”专题内容时,教师可围绕例题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如果将题中R替换作0.35A保险丝盒,那么,当干电池为4节时,合上开关后看到灯泡亮了一会儿,然后又熄灭。请问灯泡熄灭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例题的探究点在于,灯泡“先亮后灭”,多数学生认为是电压、电流增加致使灯泡被烧坏,但当教师把电流升高至保险丝的设定限度值时,灯泡依然完好,这就让学生感到了困惑,进而对此项命题的探讨产生很大兴趣,使理论化的习题讲解即刻变得妙趣横生,为物理课堂增添了许多活力。
基于此,物理教师可按照具体的讲解内容,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以全面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升教学效率。
二、采取适宜学生的有效精讲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讲,初三物理的实际任务较重,且教学实践较紧,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要点知识难以快速掌握,容易误入“题海混战”当中,即相同类型的题目重复练习,然而收效甚微。针对这样的实际教学难题,教师要清晰认识到各个学生的物理基础及知识掌握能力,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教案设计,以“有效精讲”为目的,坚持“多法并用”“分层次讲解”等原则,力求引导学生切入解题要点。当学生掌握了理论方法后,教师应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实践探索,以实现“举一反三”的学习目的。例如,讲授有关“比热容”的课程内容时,教师首先对“物质比热容”的理论定义加以概述,并讲解相关例题的解答技巧。之后,举例:“有一种液体溶液,其重量是600克,当液体温值由18℃升至28℃时,总共吸取热量2.52×104J”,请计算该液体比热容,并写出液体名称。”此题主要训练学生对细节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在点拨学生时,要从已知条件的细处入手,让学生明确解题需求,借助已学知识解决题目问题。
“有效精讲”可使物理教材内容“由厚变薄”“由深变浅”,经提炼、整合、系统讲解,可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纵向、横向层面的物理知识。
三、对物理实验的深度思考
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由物理学科的本质属性所决定。教师借助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可将一些理论化的书面知识展示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形成过程。此外,实验教学能够形成“一边听讲、一边实践”的课堂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有效提高。例如,在对“电阻测量方法”展开探讨时,教师将“伏安法”作为主讲内容,首先把全班学生划分作几个组,各个小组采取伏安法检测、推算电阻值,在实验的具体操作中,需要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等器具。当学生按顺序连接好线路并完成测量任务后,教师取走电流表(或电压表),在缺少测量工具的情形下,要求學生完成相同任务。此时,各小组按实际操作展开相关分析,这种方法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技能,也可激发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起到综合提升的复习目的。
四、基于学情反应的课后反思
教学结束后,学生获得怎样的教学成果,是教师最需关心的问题。为检查学生当堂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要及时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力图实现“当堂显效”。换言之,每堂课接近尾声时,教师要对全班学生的表现作综合评析,对表现好的学生、环节进行激励表扬,对存在问题的环节加以讲解、纠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物理探究方法。
对初三学生开展物理教学时,教师需要考虑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既要照顾到中考备考的实际需求,也要体现现代教学的先进特征,促进全体初三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轻松面对中考压力,并达到现代教育的本质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希芝.物理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与信息化手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