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萍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开展特色兴趣小组活动,能调动班级管理中的一切积极要素,营造和汇聚成班级的一股正能量。特色兴趣小组活动同样能给学生的学科学习带来不可小觑的源动力。
班级管理特色兴趣小组众所周知,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班主任工作的重心也是,衡量班级管理工作的风向标是一个班集体的整体学习氛围。许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面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往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即班级管理的要素之一学生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肯定要从把握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入手。笔者在长期担任高年龄段学生的班主任工作中,尝试以建立特色兴趣小组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到班级社团中,以激活班级学习氛围为目的,最后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观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性格及兴趣偏好
为了实施兴趣小组的活动,班主任的前期工作是不断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兴趣偏好。通过详细记录一段时间的观察数据后,进一步经过正面或者侧面了解实际观察的出入,最后,分析汇总所得数据,为进一步制定工作方案提供科学参考。
二、民主确立活动的指导思想
特色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是班主任事先设计的一套方案。可是,具体的参与主体是学生。因此,计划能否实施,实施过程中会否受到欢迎,一切都是未知数。接下来,班主任应召集班干部和个性鲜明的代表们民主讨论草案,最后确定。活动既要保持多元性又要兼顾求知特色。
三、拟定时尚的班级兴趣小组方案
作为高年龄段的学生,不仅生理和心理在跨越式的发展,还有个爆发式思考的头脑,堪称人生之中思想世界的一次“出埃及记”。在权衡时间和精力的条件下,全班可以组织“美剧达人团”“体育达人团”“心灵鸡汤沙龙”“理工达人团”和“动漫cosplay”等特色兴趣小组。这些兴趣小组都是采用志愿参加,学生可以同时参加几个小组,经过组员的民主选举轮流产生小组主持人。最后,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定位自己的兴趣,并且不愿意勉强加入的。班主任可以把这几名学生编制为“兴趣观察员”,观察员可以评比其他各个小组活动的水平和质量。这样基本达到了“全员参与”的局面。
四、特色兴趣小组开展的若干片段侧记
特色兴趣小组的开展时间一般约定在每周的“团队活动”和“班会”,目的是让每个个体的兴趣潜能找到释放的时间和空间。另外,选择在学校的规定时间里活动,一方面是方便所有参与者都有机会和时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班主任引导监督,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安全。下面将侧记各个兴趣小组部分精彩内容:
1.“美剧达人团”是该活动中气场最强的小组。该小组在老师的指导和推荐下,选择语言难度较小,生活化强且能够引起中学生关注的“英美剧”。首先出场的是美式家庭喜剧“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此剧因为获得了2012年美国电视剧的最高奖——艾美奖(The Emmy Awards),在内地从来不缺粉丝,甚至有个别家长都跟该兴趣组提供各种参考建议。接下来,学生喜闻乐见的喜剧大戏—破产姐妹(2 broke girls)。该剧的语言轻松幽默诙谐,成为高年龄段学生学习口语的绝佳材料。經常看见观看的学生开怀大笑,完全把沉重的学业压力释放于无形。另外,还上了一部学习英式口语的“物质女孩”(material girl),令兴趣组的参与者们大胆学习教科书之外的鲜活语言。由于,美剧团的人气和才气都超强,部分学生在课余和课间经常模仿“The American Idol”的歌曲片段和“Britains Got Talent”中的精彩桥段。此举既强化了英语的学习又满足了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望。
2.“体育达人团”也是独领风骚的兴趣组。体育达人团给体尖生们找到了释放正能量的机会和空间。同时,那些爱好体育,但是水平和技能差强人意的学生也找到了很好的玩伴来提高自己。体尖生的文化成绩一般稍逊一筹,因此达人团的活动给他们彼此一个双赢的理由。比如,有我国选手李娜等人参加的网球大满贯赛事,组员们从官网收集了抽签分组详情,大家分享英语媒体对各位种子选手的点评。尤其是,李娜首次进入美网“U.S Open”的四强之后,西方媒体对李娜精彩的点评,让参与组员带着兴趣瞬间秒杀了教科书之外的英语词汇。无论体尖生还是爱好者,都积聚了无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往常,对英语不敏感的学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蜕变——成为英语爱好者!
3.“心灵鸡汤沙龙”可谓逆袭了学校的传统心理干预模式。这个兴趣组的参与者大都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可惜许多中文读物所讲解的内容要么太抽象,要么非专业人士不具备应用的可能。班主任给这个兴趣组力荐前几年的美剧——lie to me,意外的发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局面。该剧是根据美国行为心理学家——Paul Ekman的长期的研究成果改编而来的。当该小组学生逐渐了解和喜欢上这种行为科学理论之后,班主任恰逢其时的给他们介绍了Paul Ekman的研究成果和产品Training Courses和Online Tools的试用版。当学生们在学习使用之后,不仅这个兴趣组成员迅速暴增,还有人励志非美国不去了!
4.“理工狂人团”可谓高手云集的地方。该组的成员大都是既对理工科特有兴趣,又是数理化生成绩较好的主。刚开始大家仅仅囿于学习方法和技巧的交流探讨。鉴于中文的科普读物偏少,经典的作品更少。班主任尝试给学生推荐了维基百科(wikipedia.org)和大众科学(The Popular Science),让教科书上面全部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在网络世界里面得到无限延伸。小组成员们终于明白那句至理名言——学一门外语如同给心灵开了一扇窗!
5.“动漫cosplay”在高年龄段学生当中绝非小众的节目。许多学生从孩提时候一直由动漫伴随其成长,到大孩子时还童心未泯。该小组让具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倍感亲切和励志,不仅同学和老师都赞扬,家长们也渐渐放心。美术特长生们在小组里面找到了更多的自信,还更加严肃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学习前途。
五、总结与反思
首先,作为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充满艺术性的事物,每一次尝试,如同管中窥豹略见其一斑而已。此次,笔者也是遵循了高年龄段学生心理和生理正处于瓜熟蒂落的时间节点上,根据学生现状出发,因势利导。从长期开展该活动的观察总结看,绝大多数学生从兴趣中找到了快乐,兴趣又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和励志。兴趣令他们找到了成就感,愉悦感。传统的学习模式和氛围在某种意义上得到了破除。学生基本认为,原来兴趣爱好和学习是可以互惠互利,形式和内容都可以多元化的实现双赢。
当然,爱好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倘若没有老师的监督引导,很有可能发生此活动如同一根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反之,深入开展多元化的特色兴趣小组,大大满足了高年龄段学生心理潜在的爱好诉求,最后汇聚进班集体中的正能量也就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齐学红.新编班主任工作基本技能训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田恒平.班主任理论与实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