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资源的开拓和利用

2018-02-28 00:25刘东超
东岳论丛 2018年1期
关键词:时代资源文化

刘东超

(国家行政学院 社会和文化部,北京 10008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带来了诸多历史性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转变将带来文化生产和物质生产的重大调整。文化资源的开拓和利用将会出现更大的规模和升上更高的层次。这是新时代凝筑中国精神、积聚中国力量、展示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的必然环节。

开拓和利用文化资源,必须把握好文化资源的内涵形态和价值特征。文化资源泛指服务于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多数时候人们强调它能够产生直接和间接社会经济利益的特征。从整体上观察,我国的文化资源包括具有一定贯通性但又表现出巨大形态差异的文化内容。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就说明,我国文化资源既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近现代的革命文化,也包括建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者的内在结构和外表特征非常不同,前者具有前近代色彩,中者具有战争年代的色彩,后者则有距离我们甚近的当代色彩。但是,这三者都具有清晰的中国面貌和华夏特征。

有必要说明的是,这三者的形态差异导致不同学者和从业者对某一部分的重视和强调,并因此形成对其他部分的较低评价。比较典型的是,有人宣扬传统文化的价值而贬低革命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地位,比如有人甚至认为传统儒学可以解决当代社会的一切问题。也有人极大地贬低传统文化资源,比如有人认为中医90%是糟粕,只有10%是精华;还有人认为中医是“伪科学”,把脉是中医里最大的“谎言”。也正是存在这些价值认知上的巨大差异,有必要对于三种文化形态给予基本的价值判断。首先,这三种文化形态都具有巨大的价值和现实意义。这是对三种文化形态进行价值判断的基本出发点和认知核心点。其次,由于创造和生产时间长短不同,在规模和层次上必然有差异。一般来说,数千年时间创造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规模比较大,达到的层次较为可观,在某些特殊领域的深刻度、精致度、严密度有出人意料之处。比如中医、武术、佛道二教都是如此。但是,由于传统文化是传统社会生产出来的,整体上深深打上了生产水平较低和社会制度落后(相比于近现代)的烙印,因而其整体特征具有不适应今天时代的特点,或者说,其对今天时代的适应实际上是建立在深刻改造的基础之上。再次,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由于建立在蒸蒸日上的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文明提升基础之上,目前已经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程度和反作用程度大大高于传统时代的文化,其达到的客观高度自然更是传统时代无法比拟的。更为重要的是,未来它有巨大的创造空间和辉煌远景。只有清晰把握这三点基本价值判断才能更准确有效地保护好和开拓利用好各类文化资源。

开拓和利用文化资源,必须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此有必要区分基本生活需要和美好生活需要两个概念。基本生活需要主要指人们对温饱或衣食住行简单生活材料的需求。美好生活需要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提升,是对高品质物质产品、文化产品、洁净优美环境、公正合理制度、坚强有力保障的需要,是对舒适优裕生活状态的需要。文化资源在提升物质产品的品质、改进文化产品的层次、建立公正合理制度、美化生活环境诸方面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适切地调整人们身心、满足高品质生活方面更具有正面的价值。因此,相对于以前对于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文化资源在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更为强大。也正是因为美好生活需要在新时代的彰显和呈现,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运用的紧迫性更为强烈。

开拓和利用文化资源,有必要和文化产业结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文化部等四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在履行好公益服务职能、确保文化资源保护传承的前提下,调动文化文物单位积极性,加强文化资源系统梳理和合理开发利用;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促进优秀文化资源实现传承、传播和共享;要充分运用创意和科技手段,注意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既传播文化,又发展产业、增加效益,实现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5/16/content_5073722.htm。这里明确讲到要把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从而创造新的文化生产业态。在新时代的条件下,这一结合涉及的环节和问题非常多,在此我们关注四个问题。第一,让文化资源得到妥善保护。过去由于商业利益牺牲、破坏文化资源的例子非常多。福州三坊七巷被拆掉一部分,就引起很大的非议。保护先于、高于开发利用应该成为基本的原则。由于文化资源类型不同,保护的措施和手段差异很大。书画、木器等易损文物要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历史文化街区则需要疏导商业人流注意维护其原貌,一些地震多发地区文物古迹则需要配置适当的防震加固设施。这些都需要在产业开发之前做好至少规划好。第二,文化资源的开拓和运用必须体现当代特色。通过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文化企业参与或主导文化资源的开拓,通过广泛的民意渗入生产、创意和经营过程,可以让文化资源转化为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并展现出浓厚的现当代色彩。第三,文化资源的保护和运用可以考虑多种多样的融资方式。以前文化资源的保护和运用大多依靠政府的财政经费。在新时代,可以通过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的形式来融资。这些形式的施行自然会得到众人的监督,从而增加透明性和效率,推动文化资源的社会化发展。第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运用可以考虑走国际化的路子。这一是因为某些文化资源具有国际性,“一带一路”上的许多文化遗产就是如此。二是因为文化资源的保护可以借助国际的科技力量和资金力量,文化资源的运用可以开拓国际市场。

开拓和利用文化资源,有必要借助现代科技。在新时代无论是我国的科技水平,还是调动国际科技力量的能力都极大地提高了。在保护和运用文化资源时自然需要运用现代科技力量甚至高科技力量。这至少表现为下面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现代科技基础上的文化装备建设。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任何文化资源都要有合适的载体,都要有保护的设施、传送的媒介和运用的工具。这就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打造各种文化装备,常见的文博装备、图书设备都要更新换代、改造升级。越是先进的装备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运用效率越高。第二,充分应用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形成更广泛的文化资源开发运用新形态。这里面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的数字化,也包括各类数字文化资源库的开发。在《文化部“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中便提出:“有序推进艺术鉴赏、全民阅读、知识讲座、实用科技、健康生活等基础性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形成国家全民艺术普及基础资源库和全民阅读基础资源库。”①《文化部“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http://zwgk.mcprc.gov.cn/auto255/201708/t20170801_688980.html。第三,开发运用VR/AR技术,形成基于文化资源的动漫、游戏、影视作品。如学界周知,近年来VR/AR技术应用强势来袭,这是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重要方向。把文化资源与VR/AR结合起来,肯定会带来业界的巨大变动。动漫、游戏、影视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易体现的领域,文化资源的现实功能借此得到更具现代意义的发挥。

无论从需求类型的转变还是从社会技术条件的变化来看,社会主义新时代都将为文化资源的开拓利用带来新的机缘,并推动新的文化建设态势的出现。这将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步步实现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时代资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谁远谁近?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