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丽
摘 要:本文对西充县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试探讨加快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措施,助力现代农业建设,以期为西充县的农业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233149
想要更好地服務现代农业建设就必须加快农机化发展,而想要加快农机化发展就必须将农机技术推广落实到位。随着西充县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于农机购置又有了相应的补贴,正是农机技术推广的好时机,虽然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农机技术推广的问题,但农机部门要善于转变思想,“变则通,通则活”,抓住当下农机化发展需要的新趋势,全力服务现代农业建设。
1 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农机化的发展方式转变与大力深入推广,有助于现代农业的建设。试想,如果农业的耕作依旧依靠传统的人力耕种,而没有使用机械耕种,或着机械设备陈旧、缺乏,那就不存农业机械化。进一步设想,如果没有农业机械化,那现代农业建设便成为空谈。由此可见,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前提。
农机的广泛使用,不仅减轻了耕种时耕种者的劳动强度,还使多人的工作被一人一机所替代,大量的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而被解放的劳动力又可投入到其他作业中去,如此一来,同样的人数,却可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故农机化的发展还可大量解放劳动力,提升农村劳动力价值。
农业化的开展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机器的速度是人工的几倍,所以,同样的面积,机器可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如此一来,缩短了复种的时间,令许多从前仅可收获一次的农作物变成了多季多收,有效提升了耕地的产量。
2 目前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设备陈旧
随着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使用,机械设备的使用规则需要农民了解和熟知,但目前很多部门的农机设备较为陈旧,甚至没有办法使用,更无法展现演示教学的功能,这使得农民无法学习和使用农业机械,阻碍了农机化发展的脚步。更有一部分地区,即使拥有农业设备,但依旧固守传统的耕种模式,大量依靠人力,令农业机械使用率低下,完全没有发挥农业机械应有的作用,违背了农机化发展的初衷。
2.2 农机设备价格较高
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其自家拥有的耕地面积并不大,每年耕地的产量有限,除去耕种过程中的各种投入,其剩余价值更是微薄,而一台农机的价格相较于他们的收入而言,过于昂贵,即使政府对于购买部分农机有所补贴,但补贴力度亦有限,因此很多农民选择继续使用人力耕种。面对有限的资金,农民不愿意在设备上进行大量投入,特别是农业机械的收益并不明显,短期内难以见效,所以,农民宁愿把有限的资金留在手中,也不愿购买设备。
3 加快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措施
3.1 合理运用资源
想要将农机技术推广做好,就必须整合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辅助。比如运用宣传手段扩大影响,吸引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的目光,使其加大对农机化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然后通过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给予的补贴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机化发展的进程。
3.2 增强培训力度
农机站的工作人员要适当抽出一些时间,组织进行培训。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大家能够针对农机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沟通,将大家各自的困难或良好的经验分享出来,困难大家一起讨论解决,经验大家相互学习,这样所有人的专业技能都会有提高,继而也加速了农机化的发展。
3.3 加大政策补贴
对于购置农机的农民,政府要给予更加优厚的补贴,加快农机化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帮助农民实现农机化,在农机的类型选择与研发上,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所有型号机械的需求要有合理的配比,力求在满足农民实际需要的前提下不让农民多花一分钱。
4 结语
农业对于我国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不仅是我国经济的保障,也是我国民生的保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农机化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为了能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加快解决问题的脚步,促进农机化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松志,安艳萍.把握发展机遇加快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J].现代农业,2013(10):82.
[2]祝华军,刘小伟.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模式比较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1):96-102.
[3]钟力民.坚定发展信心转变思想认识齐心协力重塑农机系统良好形象——在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录)[J].南方农机,201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