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静 刘正华 刘胜海
摘 要:最近几年,望都县积极发展设施蔬菜种植产业,番茄栽培面积呈现扩大趋势。由于受到传统栽培习惯和对西红柿栽培高效益的追求,导致设施番茄轮作制度难以实施,番茄土传病害危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了番茄种植产业发展。利用嫁接技术,有利于培养健壮,无毒幼苗,避免土传病害在大棚的传播,一举多得。
关键词:番茄套管嫁接;育苗技术;问题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233031
番茄等茄科類作物在连续种植过程中,土传病害往往呈现严重发生趋势,对番茄幼苗进行嫁接换根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番茄幼苗的抗病性能。目前番茄嫁接技术应用较为频繁的方法主要有劈接法、靠接法、顶接法。番茄套管嫁接技术是从日本引进的全新嫁接方法,具有见效快,成活率高的特点。但由于对番茄幼苗径的粗细有着严格要求,需要注意适当分批播种,确保嫁接效果。
1 番茄套管嫁接育苗技术
1.1 砧木和接穗选择
望都县位于华北地区,而北方地区温度较低,很容易发生番茄根腐病,多年种植番茄的菜园地下根结线虫危害较为严重,因此应该结合实际需求,科学选择砧木,如北京市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最新培育的果砧1号砧木、托鲁巴姆等。接穗在选择过程中,应该选择和占卜亲和力较强的番茄品种,还要确保所选择的番茄品种适合本地区种植,抗病性能较强。
1.2 选择合适的穴盘和基质
番茄套管嫁接,主要选择在蔬菜大棚中进行,要确保蔬菜大棚条件适宜,排灌方便,地势较高,通风良好。番茄嫁接育苗使用72孔或50孔的穴盘。旧的穴盘重复利用时,可以使用漂白粉或石灰水对其进行全面消毒。基质最好选择无土固体基质育苗,这样能够有效确保在育苗过程中土传病害发生。一般情况下,基质是由草木灰和蛭石按照2:1的比例配合而成。配合而成的基质中,还要向其中加入钙磷镁肥1.5kg/m3,三元复合肥1kg/m3。
1.3 播种育苗
一般情况下,砧木要比接穗早播种一周。如果选择茄子作为砧木,一般需要提前12d左右播种。如果选择托鲁巴姆作为砧木,则需要提前20d播种。砧木采用人工撒播方式播种,当生长出2片叶子,新叶刚刚露出时,进行分苗,这样方便随后的嫁接管理。接穗按照每1cm2播种1粒种子的规格,均匀的播种在苗床上,播种之后不需要分苗,直接进行嫁接处理,还可以大大节约人工投入,提高工作效率。
1.4 套管嫁接
进行嫁接过程中要求砧木和接穗直径大小相近,长势基本一致。粘木幼苗高度要求在12~14cm,生长到3~5片真叶,叶子浓绿。接穗要求生长健壮,生长出2~3片真叶,叶子浓绿,不存在明显病虫害,高度在10cm左右。选择专用的嫁接套管,为了节省成本,可以使用气门芯塑胶管,按照嫁接长度,将塑胶管剪成1~1.2cm的套管。嫁接前的1d,使用清水,将接穗和砧木上的泥土杂质全部清除,然后使用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的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0.003%的丙酰芸苔素内脂水剂3000倍液,混合后喷雾消毒。然后将接穗横切放入到经过消毒的容器中,并在上方覆盖湿润的纱布保湿,每次采集50株,嫁接完毕之后再另行采集。将砧木5~7cm高处的头部去掉,保留1片真叶,叶子上1cm处使用刀片,沿30°向下切断,砧木切割方向相反,将切好的接穗插入到套管中,和砧木切口对齐。嫁接完毕之后,在大棚上覆盖遮阳网。
1.5 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完毕之后,应该向苗床迅速,增加苗床湿度,防止嫁接的幼苗脱水而萎蔫,然后在苗床上制作小拱棚保湿。嫁接完毕后,夜间温度维持在22℃,白天温度维持在30℃以下。大棚温度过高时,应该加大通风量。嫁接后前3d,大棚湿度控制在90%以上,3d以后下降到80%。嫁接后7d内一般不需要灌溉。嫁接前3d内要密闭大棚,禁止通风,如果温度较高,进行空气交换,可以打开大棚,通风口通风,10min后立即关闭,小拱棚要严格密封。一般嫁接3d后可正常通风。
2 番茄套管嫁接常见问题分析
番茄套管嫁接操作方便,成活率高,平均1个人每天可嫁接700株以上。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嫁接过程中经常出现幼苗茎秆偏粗现象,嫁接时很难将接穗或者砧木插入到套管内;现阶段适合番茄套管嫁接的专业生产企业较少,在使用气门芯作为套管嫁接时,常常会因为弹性不够,对插穗和砧木造成损伤。针对上述问题,就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技术,科学播种,密切监察番茄植株生长情况,采用分批播种,以确保番茄幼苗供给不受影响。在开展套管嫁接之前,应该提前采购适合的套管,嫁接之前可以使用套管进行试验,当套管能够套牢幼苗时应该及时进行嫁接。当番茄植株茎杆过粗,不适合采用套管嫁接时,应该及时转变思路,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避免造成损失。
参考文献
[1]许玉花,王丽萍,焦俊霞.茄子套管嫁接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J].中国瓜菜,2016(8):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