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北平
(浙江省温州市第五十八中学,浙江 温州)
因为学校管理者对反思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过低,主管部门政策制定有着明显漏洞,使得教职工在课堂教学环节没有可以参照的规范制度作为指导。再加上课程设置环节片面强调与关注正向思维,无法掌握教学学习的规律,错失了高中生反思能力培养的最佳机会,并且制约了高中生人格与思维健全发展。
结合目前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在讲授新课以及总结考试等方面均是由任课教师占据整个学习活动的主导。而受到学习效果的影响,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善没有透彻与充分发挥出应有作用。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更是无法全面激发高中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造成高中生反思能力长期处于被动地位。
高中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更是反思能力的培养对象。但是在高强度学习压力与紧密的课程安排下,基础课程的学习已经耗尽了高中生的学习时间与精力,使得反思能力的培养无法得到有效落实。此外,部分高中生过于追求和重视好成绩,而忽视反思能力的培养。而这也是高中生与任课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反思能力对学习的积极作用。
高中数学实际教学环节应该严格要求高中生进行课前预习,正确指导高中生预习环节应该注意的运用技巧,并且自己进行提问与总结。比如:预习函数单调性内容中运用什么定理、公式以及概念、主要研究的是什么、定理和公式是否证明和应用了已学知识、通过预习掌握多少知识、能否自主推理和运用例子等。通过这种系统训练,逐渐培养高中生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进一步增强高中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且了解怎样学习。要求学生有计划和有意识地对自己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展开反复推敲与自我评价,提高学习效果与质量,进而在后续实际课堂讲解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培养高中生学习技能。
得当的课堂小结的设计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充分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从而勇于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重视课堂小结设计,帮助高中生进行自主思考、质疑、测试、总结、提炼以及延伸,最终形成自主反思的意识与培养反思能力。例如:在《指数函数》课堂教学即将结束的前十分钟或五分钟,可以要求高中生对本次课堂知识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今天学习到什么知识、运用哪种数学思维?学习内容中哪里比较感兴趣,哪里觉得理解困难?采用什么方法来解答课中问题?”通过递进式提问,实现任课教师与高中生共同举一反三,在无形之中帮助高中生树立反思意识与习惯。
课堂教学环节任课教师要求高中生在课后对本堂课程内容进行回顾,对下次课堂内容进行预习。任课教师设定几项反思问题“掌握的新内容、数学公式与定理的学习情况、自身理解与教师讲解的区别都有什么、新知识与已学知识是否融会贯通、学习了哪种新方法、课堂教学没有充分了解的内容以及后续学习过程中应该重视什么等”。通过上述问题来引导高中生梳理课后检验流程,保障高中生在课后学习环节能够准确且客观评估学习效果,反思自身学习能力的不足,进而逐步培养高中生反思习惯。此外,任课教师应该针对性展开教学工作,总结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设置相对应的思考问题,引导高中生积极思考。深刻理解数学公式与定理由发生至形成的全过程,研究和挖掘数学思维与习惯。把知识内容进行垂直连接,科学对比,夯实自身数学认知结构,从而增强反思能力。
任课教师应该全面认识到数学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固定、单一的模式,而是需要进行不断完善和调整的,因此理解反思尤为重要。科学处理整个解题过程中的问题,对多元化解决和认知能力进行锻炼。因为高中生数学认知结构与非认识因素水平的限制,即便是进行大批量数学问题的练习,可是如果没有对问题解决的过程及时反思和总结,难以形成适合自身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概况来讲,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后进行适当的反思,正确了解和掌握学习活动中失败或成功的主要原因,不断积累与吸取教训经验。认真夯实数学基础,熟练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概念。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推广与总结数学策略,进而高效解答问题。同时,分析问题的关键点与本质内容,优化、促进以及深化自身所掌握的问题解决技巧,选择最佳解决方案,最终找到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科目教学过程中要求任课教师必须重视反思意识的培养,引导高中生把反思当做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总结数学学习知识、经验、方法以及策略。高中生实际进行问题反思环节,应该严格按照重新思考后再次认识的学习原则,确保高中生深刻掌握数学基本理论、定理以及方法等知识。由感性认知至理性认识,科学优化数学结构,进而培养与提升高中生思维水平。
[1]樊扬扬.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7(7):199.
[2]秦亚玲.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14):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