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汨罗 414408)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存、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有一定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从这个培养目标出发,《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既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也要让他们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转变思路,采取新的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课程的核心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目前《电工与电子技术》各个版本的教材很多,大多是根据电类专业的基本要求编写的,没有细化到具体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内容,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近期编写的教材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但是专业针对性不强。
《电工与电子技术》作为中职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理论性强,实践操作性强,知识的更新比较快。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这门课程的教学很大程度上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毫无生气,学生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传统落后的电工电子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但是,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仍然采用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教知识,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法去讲课。电工电子工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基础课。它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往往被忽视,不能体现其自身的价值。传统的落后教学模式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挑战。
中职学校的学生受招生条件的限制,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都有所欠缺,如果不能采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对于《电工与电子技术》校本教材的开发,我认为应该突出安全教育,突出实用实践性教学,突出基础理论的学习,浅显易懂,便于操作。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很快,这对现代教学提供了便捷,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新的教育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比如在课堂上,PPT可以用来解释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具体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微型课可以显示重点和难点,教学直观、生动、形象,便于学生接受。例如,在三极管放大教学中,一些学生发现很难掌握电流的分布和放大。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容易理解其中的概念,这时老师就应该通过多媒体动画直观地展示电流在三极管回路中的流动情况,让学生对三极管内部的电流方向及电流放大作用有感性的认识。
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适应不了课程教学的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其中专业技能培养是重点。《电工与电子技术》中,如理论教学部分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教学环节完成,电动机控制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完成,突出学生主体的作用,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项目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涉及的实验、实习内容多,像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电功率、电能、三相电源及三相负载的连接等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展示;像电动机控制、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集成运算放大器、触发器等都可以让学生动手去操作。要完成《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所有的实验实习,必须配备高标准的实训室。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要融入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我。
电工电子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课,有其独特的重要性。但有些学校还不够重视,而目前电工电子教学确实有很多问题,学好电工电子学习也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因此,各个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继续探索新的学习和教学模式,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最后,最重要的是增加实践性课程,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都会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