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探究

2018-02-27 05:34王明杰
新课程 2018年8期
关键词:布置任务驱动小学生

王明杰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城关学区中心学校,安徽 亳州)

任务驱动法是指教师将新知识融入到某种任务中,然后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该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进而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合理开展任务驱动教学,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布置适合学生接受的任务

在开展任务驱动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应该进行的环节是布置具体的任务内容。小学生的年纪普遍较低,多数在7~12岁之间,此阶段的学生具有较为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好动心理,所以当教师在布置任务时,一定要注意任务的趣味性。倘若任务过于枯燥无味,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此外,教师应该注意,所布置的任务应该紧扣教学内容的主题,切忌只顾布置任务的趣味性,而忽视布置任务的根本目的。最后,教师应该注重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以此培养小学生的心理认知以及认知规律,进而促进其形成正确的内在驱动。

举例说明,当教师在讲解与PPT制作相关的知识时,可以先为学生营造合适的教学主题以及教学氛围,比如,教师可以将主题设置为“郊外一日游”。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任务:首先,由一部分学生收集郊外的资料,比如郊外有哪些可以观赏的风景,以及有哪些危险的区域[1]。随后,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制定游玩的路线,时间活动的安排以及出示人员的名单。当学生调查完这些信息之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其进行PPT的制作。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在完成游玩攻略任务的基础上学习PPT的制作,在不同知识的碰撞中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辅助学生制定学习方案,确定任务实施

前文提及,小学生的年纪较小,所以其各项能力的发展并不完全。因此,当学生在为自己制定学习方案时,需要教师的辅助引导。但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帮助学生制定学习方案时,教师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对全体学生进行调查,确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将其进行分层。比如,教师可以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为A组,将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分成B组,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分成C组。针对A组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制作PPT,并加入超链接等元素;针对于B组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为PPT设计合理的插图;针对于C组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其编写PPT中的文字。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网络查询的方式帮助学生提供学习的信息。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信息技术能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合作完成任务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并且其没有一套完整合理的学习方案[2]。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在提升其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能提升其思维能力,并推动任务能够顺利完成。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并为其提供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使其能够开展探究式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帮助学生开展任务,使其在合作的模式下进行分析探究,在培养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自身的合作能力。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行组成小组,并规定小组内成员的任务。随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进度,以便于任务的顺利进行。

四、对小组任务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评价总体任务

当任务结束并且幻灯片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成果展示,然后由自己以及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但是此处值得注意的是,当教师在引导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时,一定要先指出其中的优点,然后再指出其中的不足,以此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以及学习热情。在此情况下,学生会虚心接受教师以及同学的建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3]。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早已无法满足当今的社会需求。在当今的社会形势下,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各大院校亟待解决的任务。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摆正自身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促进其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布置任务驱动小学生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开展协作共思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
浅谈任务驱动法在《塑料模塑工艺与塑料模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我是小学生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