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实践研究

2018-02-27 08:24管赋胜
新课程(中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参考模型微课课堂

管赋胜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江苏 苏州)

教学系统的诸要素中,教学媒体的变化最为直接。教学媒体上的变化直接导致了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师把教材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精心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学习,老师在课堂上主要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师生间、生生间互动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在追求教育改革的人群获得了积极的试验。大家把教师录制的“微视频”和“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学习,教师课堂集中答疑”的组织流程称为“微课程”。这一形式迅速在国内某些城市流行。

“微课程”一般指5~8分钟以内,以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短小的内容,集中讲解一个知识点的小课程。微课主要载体是“微视频”,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学科和不同授课情境的需要,采用其他的媒体。微课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微课研究和使用,收到较好效果。下面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例《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介绍一下自己的实践。

一、自主学习任务单达成目标

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要求,制定目标如下

通过观看微课中“两封信的旅程”及“邮政系统分层模型”两部分内容完成“学习任务”中“任务一”,了解信件发送过程中“分层”“共同约定”的体现。

通过观看微课中“数据在OSI参考模型中的流向”及“OSI参考模型及TCP/IP概念层对比”两部分内容完成“学习任务”中“任务二”,了解OSI参考模型及TCP/IP协议的基本知识。

通过观看微课中“三种数据交换技术”完成“学习任务”中“任务三”,了解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理解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体验通信技术在网络互联中的重要地位,感受人们智慧地解决问题的精彩。

注意达成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一般采取这样的描述“请通过浏览自学视频(或相关阅读教材,或分析教材例题)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任务,然后接上谓语、宾语”来表述;旨在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强化学习目的,指向明确、具体。

二、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本栏目的设置,一般是为了图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知晓自己学习的新知识与老师课堂需要讲解知识的关系,当然也可以不采用流程图,采用文字、图表方式都可以。

三、学习任务设计与分析

通过观看教学资源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观看微课中“两封信的旅程”及“邮政系统分层模型”两部分内容,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写信经历,分析归纳一封信从寄信人手中到达收信人手中的各个环节,思考并完成相应匹配题。

任务一设计意图:由于本课题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强,我们在设计这个任务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基本原则就是这个任务一定要贴近生活,让学生用生活的经验来完成这个任务。所以,我们结合教材采用了邮政系统作为题目模型。

任务二:观看微课中“数据在OSI参考模型中的流向”“OSI参考模型及TCP/IP概念层对比”,分析归纳QQ聊天过程中TCP/IP协议的体现,完成排序题。

设计这个任务的意图首先也是因为QQ对学生来说是最常见的网络应用,有利于学生利用平时使用QQ的经验完成任务。另外,这个任务中用QQ发送信息结合到TCP/IP的四个概念层中,从四个选项基本了解这四个层在传送“你好,好久不见!”这句话的时候各自发挥什么样的功能,总结出TCP/IP概念层的原理和作用规律,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通信技术在网络互联中的核心价值,体验人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

任务三:观看微课中数据通信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的数据传输过程,参考“火车运输”专列专线、专列非专线、非专列非专线的三种运输方式,分析归纳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优缺点。

任务三意图:我们给出的这个任务是教材后面的习题,这个题目初看很简单,但真要学生能归纳出这三种交换技术的优缺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据书本上的内容,学生只能很浅层次地了解三种交换技术的工作方式,因此我们在配套教学资源中用动画的方式进一步形象化了这三种交换技术的工作过程,并在填表之前,给出了一个火车运输货物的三种方式对比,学生在阅读这个例子后,通过类比就可以很轻松地得出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优缺点。通过这样一个与生活相关的非常浅显易懂的例子让学生在评价和总结归纳的技能上得到了提升。

任务四:结合微课资源,完成相关选择题。

任务四主要是5个形成性测试题,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后需要有这样的一个自我评价过程来检测自己的自学效果。这几个选择题包括了本节课的两个重难知识点,学生在完成前面三个任务的基础上再通过理论测试题强化巩固自己的薄弱环节,如果觉得某些题目做起来比较吃力,那么还可以回过去看配套教学资源和前面三个任务,帮助学生基本掌握知识点,为课堂上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做知识储备。

学生的自主学习借助微课进行,可以使得“以生为本”的理念更好地得以执行,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微课大面积的应用还亟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也依赖于教师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和微视频技术上的突破。没有教师自主学习任务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会乱了方向,甚至沉迷于网络世界;没有微课,学生的自主学习将仍然局限于静态的文字和图像,失去媒体的刺激,导致有效的支架缺失。希望以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更多微课自主学习的实践,分析总结微课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实践成果。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猜你喜欢
参考模型微课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参考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基于环境的军事信息系统需求参考模型
适应性学习系统的参考模型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