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松福
(江苏省宜兴市楝树中学,江苏 宜兴)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发自如,可顾及到每位学生,不放弃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以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水平。学生英语知识基础各异,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更利于各层次、各知识水平学生的英语成绩提升,以实现针对性教学。但在教学中不能忽视与学生间的有效交流,注重学生主人翁意识的提升;加强各层次学生动态调整,为下阶段教与学奠定良好基础;应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注重各层次学生间的协调以及个性的保护。
英语基础知识与学习兴趣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同样重要,受思维、学习策略等因素影响,学生间的英语基础也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应当围绕英语基础知识掌握度与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如课堂表现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80分以上)分为甲层,成绩60~80分的学生为乙层,成绩不足60分的为丙层,定期调整分层情况。为带动班级整体学习水平提升,可促使甲层学生主动带动乙丙层学生,如在Successstory教学中,由教师布置小组讨论课题,包括A man’s famous history,A case of great success等课题,小组由甲乙丙三层学生组成,甲层学生引导其他组员分工收集资料,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取长补短,引导乙丙层学生思考与自由发挥,共同完成教学课题。教师应当积极肯定与鼓励学生表现,激发学生表现与成功的欲望,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与学习成绩[1]。
首先是课程标准,英语教学以单元为模块展开教学,把握单元整体目标,需要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能力与知识技能。同时了解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如何确定出文章重点、难点;如何用显性语言准确描述目标定位等。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对本文章教学目标展开整体性的把握。
其次是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学习习惯、语言素养、处理问题方式、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等。预设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确定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预设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等。通过目标精准定位,可对各层次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
最后是确定课程目标,通过分析教材明确定位课程教学目标,包括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英语语法以及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等,基于学情、整体目标把握紧密围绕教学内容设立教学目标。除此之外,还需确定教学目标的可行性、针对性,从而让学生更加明确本节课应该学习什么、如何去学、怎样解决问题等,教师主导作用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2]。
英语教学不能一蹴而就,应当由浅入深地进行渗透,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对英语知识理解也存在差异;对此,提问也应更加具备针对性、层次性。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不应当设计较难的问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应当提高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与知识拓展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在Hair care教学中,需要为学生布置相同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理解能力不同,提出 Tell me about your understanding of hair care products,What can hair care experts help you,Hair care process等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形容词+for+代词+不定式、形容词+enough+不定式、形容词+of+代词+不定式的学习重点内容,确保学生均能参与到英语教学任务中来,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与学习能力。
布置作业中,应本着学生能够完成、问题能够独立解决的原则布置;对此,阶梯状的作业布置尤为关键。合理布置作业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如在Going to the theatre教学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布置仿写It+be+形容词+that-从句
(主语从句)、形容词后接介词的句子,根据文章内容进行仿写,以及背诵文章等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除此之外,还需加强学生针对性辅导,补充学生的不足。教学评级环节,应施以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方式,让学生养成互帮互助、优势互补、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教师不应当吝啬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经常以物质与精神奖励的方式,鼓励丙乙层学生回答问题与质疑,积极指导与肯定学生想法,以带动班级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3]。
英语教学中,涉及多种语法等知识点,学生理解能力不同,学习成绩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对此,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反思与进取。借助课堂提问分层、教学目标分层等教学方式,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受到老师的照顾与指导,改善灌输式教学现状,以带动班级学生全面发展。